首頁>健康>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中

露水結成霜,描述的正是這個時節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

儘管早已過了節氣上的立秋

但白露後氣溫會進一步下降

相信大家也都已經感受到了

最近早晚的天氣略有點涼颼颼的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醫專家提醒

白露後,重在潤肺、防秋燥

而今年由於南方超長梅雨季的影響

比起往年還要特別注意排溼

氣候開始向涼爽轉折

防秋燥、防呼吸疾病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也是一個與溫度有關的節氣。浙大一院中醫科副主任吳國琳主任醫師介紹,白露基本結束了暑熱,是天氣由悶熱向涼爽的轉折點,最大的一個特點是:早晚溫差大,晚上溫度下降比較明顯,能感受到秋季的絲絲涼意。

往期的科普中我們也提到過,風、寒、暑、溼、燥、火是6種自然界不同的氣候變化,被稱為“六氣”,而秋季正好對應的是燥。

“我有很多老病人,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就會出現口咽乾燥、乾咳、便祕等症狀,有些患者甚至有面板乾燥,都會到我這裡就診,根據辨證,結合季節氣候特點,我一般會開一些具有滋陰潤燥類的中藥治療。”吳國琳記得,前幾天就有一位老病人因為面板乾燥瘙癢、便祕前來就診,這位患者每年都會來“準時報到”,這次就診前已經3天沒有解大便了,經過問診後,給她開了中藥進行調理。

從白露一直到立冬前,秋燥會逐漸加重,人們常常會出現面板幹、口乾、脣乾、眼乾、大便乾等典型症狀,一定要注意防秋燥。

除了防秋燥,白露過後,呼吸道疾病、腸道疾病患者也會增加。這是因為中醫認為五臟中的肺主呼吸、主皮毛、開竅於鼻,與秋季相應、與燥氣相通;另一方面,晚上氣溫明顯降低、陰氣加重,陽氣容易受損,人變得更容易著涼,出現喉癢、乾咳、咳痰等症狀,患有慢性咽喉炎、老慢支的患者也會迎來“最難受”的時節。《黃帝內經》裡提到:“肺與大腸相表裡”,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因此秋季腹瀉等腸道疾病患者也會明顯增加。

飲食重在潤肺滋陰

漸漸恢復適當運動

防燥潤肺,食療是一個重要方式。在飲食上,白色的食物與肺相應,可以適當進食一些白果、百合、銀耳,但由於銀耳、百合性偏陰,因此脾胃虛寒、風寒咳嗽的人不宜過多食用或不食用。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脾胃虛寒?醫生也教了一招“自鑑”——如果吃了涼的東西特別容易拉肚子、腹脹的人可能存在脾胃虛寒的症狀。

多食橙子、梨、蘋果等當季水果也可以潤燥,但像榴蓮、橘子這類水果就不適宜在這個季節多吃了。

白露後,飲食上還要注意不能吃過於寒涼或者溫熱食物,溫熱食物會進一步加重秋燥,所以秋季要少吃大蒜、香菜、姜、韭菜、牛羊肉等食物,過多食用可能會出現大便幹、口腔潰瘍、溼疹等症狀,所以羊肉火鍋什麼的,還是等到冬季再去大吃一頓吧。

特別要提醒的是,今年南方經歷了超長梅雨季,高溫天持續時間不長,儘管已經進入白露節氣,但梅雨季節的溼性氣候帶給人的影響還是延綿存在的,所以在秋季防燥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排溼。

晚上涼快了,很多人憋了一個夏天的運動細胞,要在白露後盡情釋放,但運動雖好,可不要過度哦!中醫上,汗為陰液,運動出汗過多就會傷陰,陰虛會導致內熱,加重秋燥,所以白露後雖然氣候適合運動,但專家建議不能過度運動、報復性運動。

中醫專家也在吃的這道湯羹

“金馬勺”大廚手把手教你

最後,吳國琳副主任也給大家推薦了一款湯羹,幾乎每年到了秋季白露時節,他都會在家自己煮著吃——百合銀耳蓮子羹。

今天,我們也請來浙大一院膳食科第二屆廚師沙龍“金馬勺”得主——程洪江大廚教大家如何製作這款食品。程大廚曾在杭城知名餐館從業10年,最擅長各類蒸菜製作,現負責浙大一院“蒸心蒸意”蒸菜檔口。

首先準備好食材:百合、銀耳、蓮子、紅棗。

將銀耳泡發後清洗食材,蓮子去芯、銀耳去根。

將銀耳、蓮子、紅棗放進容器中,加水加蓋,放進蒸箱中蒸40分鐘。

40分鐘後再放入適量冰糖、百合,蓋上蓋放進蒸箱,再蒸10分鐘左右就可以食用啦。

除了“蒸”,程大廚也說,在家可以用煮鍋小火慢熬,操作步驟和時長跟上面介紹的都差不多。所以,趕緊收藏吧,這個週末不妨給家人做一鍋愛心百合銀耳蓮子羹。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今日白露,晝夜溫差大,朋友喝點小酒暖暖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