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當代學生的競爭壓力很大,幾乎是從幼兒園開始,就發起了無休止的“戰爭”。很多家長千方百計的,幫助孩子戰勝其他人。殊不知,真正能夠決定孩子成敗,除了學校的教育,還有來自家長的教育。有些孩子即使和別人上同樣的幼兒園,也會有很大的差距。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家長本人。

​晴晴和小瑤都是上海某幼兒園的學生,前不久,這兩個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一點摩擦,動了手腳。隨後,老師把雙方家長叫來,想要協商解決問題。得到通知後的家長,紛紛來到了學校。

晴晴的父母先到,看見自家女兒臉上掛彩,頓時間火冒三丈。當即便開始質問老師,為什麼孩子會這樣。老師說晴晴跟別的同學打架了,話音未落,晴晴父母就開始大吵大鬧,揚言要找對方家長的事兒。老師還未安撫好他們的情緒,小瑤的父母也趕到了學校。

​晴晴父母看到小瑤父母來了,就開始衝其發火,甚至還口出狂言。任老師怎麼攔,都沒什麼效果。小瑤的媽媽臉色顯然不好,但也並未還嘴。只是先問自家女兒,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小瑤告訴媽媽說,因為晴晴弄壞了自己心愛的玩具,還不肯道歉,所以才會吵了起來。而且,也是晴晴先動手的。

聽完女兒的敘述,小瑤父母便去向老師求證,看女兒的話是否屬實。確認女兒沒撒謊後,就開始和晴晴父母理論,說:“首先,是你們女兒先弄壞了我們的玩具,而且還不肯道歉,最後又先動手打人。其次,我來之後什麼都沒說,你們就開始對我大放厥詞。於情於理,今天你們都應該給我和女兒道歉。”

​晴晴父母一聽,不僅沒有感到羞愧,還理直氣壯的反駁:“弄壞玩具怎麼了,不就是一個玩具嗎,又不值錢。再說了,你們女兒把我們家晴晴的臉都弄花了,我還沒找你們要賠償呢,還讓我們道歉?想得美。”縱使老師在中間勸說調解,晴晴父母仍舊不肯為這件事道歉,甚至沒有絲毫羞愧之心。

小瑤父母覺得多說無用,但又必須給孩子討個說法,於是建議報警。晴晴父母一聽,瞬間就慫了,再也不敢大吵大鬧。最終,只是很敷衍的說了些客套話,便帶著孩子離開了。

​雖然這件事情解決了,但是卻也給全程圍觀的兩個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在後來的成長中,晴晴即使在犯錯時,也會趾高氣揚,絲毫不覺得自己有錯。而小瑤卻成為一個勇於擔當,又敢於認錯的孩子。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小瑤的人緣總是比晴晴好得多。

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而像晴晴父母這樣也大有人在。其不良行為對於孩子的影響,我想不必多說。也希望各位父母在做事之前,能夠三思而後行。即使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家長對其的影響,也會決定孩子未來的好與壞。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4歲孩子學舞蹈會不會太早了?原來家長都有這樣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