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晚輩李先生

    1 老子認識“道”的方法

    前言之,老子之學,是仿天道的。所謂的道,就是一種形而上的支配萬物的自然而然的法則,在我們如今看來,道是先驗的,所謂的“先驗”,其實是哲學的名詞,就是未經檢驗所提出的某種認識。但是,未經過檢驗的,未必就對我們的認知沒有幫助。比如理論物理的一些理論能預言的自然現象,雖然由於檢驗所要求的條件苛刻,故為未被檢驗,但是我們不能說理論本身是錯誤的。道也是這樣的,這是個抽象的概念,於是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不是能說出來的,老子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勉強的意思。雖然是如此的抽象,但是老子想描述出這個飄忽不定但又真實存在的道,老子便提出了他自己的方法,開篇第一章便言及“無,萬物之始;有,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說的就是“本質”與“表象”的事,接著他把“本質”與“表象”又統一了“同謂之玄”,“玄”就是“道”的意思。具體來認識老子認識“道”的方法,便是“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原文的意思是,把道比作母親,把由道生出的萬物比作兒子,母親生出兒子,因有母方有子,可以知道“道”的確存在,反過來,倘瞭解了兒子,因兒子必然和母親相似,故而就能更好的瞭解作為“道”存在的母親了。用他自己的話就是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為道紀。”道駕馭著現今的萬物,又因萬物都遵循著道,便又可以透過萬物來認識最初的道。這就是老子的認識論。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現象必然是本質的一種體現,具體來說,現象所展現出的性質,必然有一部分,是本質所憑藉現象呈現出來的。所以,老子才說“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就是說,從兒子來了解來母親,從小的“鄉”來看大的“天下”,從小的有形“萬物”來理解大的無形的“道”。因此才有,“樸雖小,天下莫能臣”,雖然是細微的,但因細微之中也含有“道”的一部分,所有老子又說“大小多少。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因此,才有了老子觀“小”的“萬物”所得到的許多“大”的“道”。

    2 老子所觀的具體的“萬物”

    所觀橐籥:

    1)所謂的橐籥,實則為風箱。天上地下,便為橐籥的上下。天地之間是空的,如風箱一般。風箱自然是要鼓氣的,因為其中空,故能鼓氣。但是,天地作為風箱,是一次性的風箱,開合是有次數的,鼓動的越多,剩的空間愈少,說話言語就是所謂的風箱鼓氣,所以才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正所謂言多必失,行多必謬。

    2)然而,以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觀點來看,“不如守中”並非提倡不言不動。如果用無奈的語境看待“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話,那麼就可以知道,老子的意思是在說“亂行動,不如不行動”。“亂行動”為下策,“不行動”為中策,“慎重的行動”為上策。

    3)如何動?天地之間必定是需要有“風”的,人的力量也必定是有限,所以應厚積而薄發,找準要害,所謂的“無為”,是在觀望形式尋找要害;所謂的“無不為”是痛擊要害之後的成功。言於應言之時,動於應動之處,不亂“開合”,風箱之中,空間是有限的,換言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越用越少,所以,應施行動於所謂的要害,方可有一鼓作氣效果一般的,一擊必中的奇效。

    所觀的水:

    1)老子說“上善若水”。水為何是“上善”呢?從表面上看,“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其實就是在說:水在天為霧露,水在地為源泉,不與萬物競爭卻滋潤著萬物;“處眾人之所惡”這句,如果在惡之後加上“之地”,就會更加明瞭,即使在泥澤之中,也還是水,也還是獨善其身,所以“故幾於道”。

    2)有人會說,江湖氾濫使得流民失所,這水也是上善的嗎?是,也不是。那麼如何解釋呢?“上善”就是“道”,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道是客觀的,是無有情慾的,天地又怎麼會對人又憐憫之心呢?水又怎麼會因有人居住,而不去氾濫呢?但《老子》這五千餘言,終究是為人做的,不是為道做的,所以,所告誡人的,都是人所應該借鑑的。人與石頭的區別就是在人有情慾;人與獸的區別就在於能夠反省,又因反省而有道德。老子的學說是為人做的,所以,並非是勸導人們如天地一樣的不仁,而是從不仁的天地中,別假設出一個道,“為人做事”的道。因此,使江河湖海氾濫成災的,是道,是無情慾,是天的道,而不是人的道。

    3)那“水”是怎麼“為人處事的呢”?老子說,“居善地,心善淵”。所謂“居善地”,什麼地方是善地呢?低的地方。因水向低處流,低處就是善地。這並非教導人們應消極處事,萬世後退。而是說,水已經可以“利萬物”,已有了大功德,而仍可以不驕不躁的甘於平平淡淡的放低姿態來對面自己、面對別人。因有了這樣的心態,如此的平淡卻力量無窮,那麼必定心胸開闊,包納百川,故而“心善淵”,又因“心善淵”,心如江海,所以有,百川入海的“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谷就是河流的意思),意思就是說:小河流向江河彙集,是因為江河的地勢低,所以才能“王”百穀。這正是“是故聖人後其身而身先”的道理。又譬如,“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是同樣的道理。

    補:

    道德經中,系統地所論述的,能窺見道的“萬物”中,具體的有二:橐籥、水。若是勉強再新增幾個“萬物”的話,應該是這句: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簡單來說,這幾句話都是在說“無”的用處。因“無”才有了空間,於是車輪能轉;器皿能容;房屋能居。並非是無則皆無用,無的作用恰恰是有用的基礎。

    3 老子從萬物中得到的“道”

    1)對立

    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這天下的是非對錯、曲直黑白不會孤零零的直白的顯示出來。因有對的,便知道錯的;因有黑的,方曉得什麼是黑的;因有清明之治之世,也就有得春秋的亂世。老子言“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慈孝;國家昏亂,有忠臣”。有消極的一面,同時,也有積極的一面。但始終,萬物是對立而生的。

    政治

    所謂亂世春秋,老聃便是這個時代的人。任何思想,絕不會獨立於周圍而獨立存在,即使獨立存在,於周遭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其本身無意義,那也就無法流傳下來了。古時的文人,是心懷天下的,老聃也是這樣的人。但是,正如胡適所評價老子的學說那樣,它是具有破壞性的。老聃因曉得了有美就有惡、有對就有錯,那麼反過來思考,如果沒有美,便沒有惡;沒有對,也就沒了錯。因此,與其禮樂崩壞已至如此,那麼全然不要,一廢俱廢,回到了原始社會,人們無慾無求,也就不會存在不好的事情存在或發生了,聖人應“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讓萬物自化。讓萬物自化,不加主觀的干擾,於是才說,“天地不仁”,“聖人不仁”,讓“萬物”與“百姓”,如同祭祀用的草紮成的“芻狗”一般,自己燃燒,不去幹擾。實際上,老子的治國之策,不僅僅是“小國寡民”至於“老死不相往來”的治國之策,更是一種對天然而然的原始社會的嚮往,他說“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君主聽從老子的教導,便應該“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只有“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這樣的“無為而治”方可“無不治”。同樣的啟示還有,“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因統治者有了私心,所以才會“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以至於社會動盪不安。

    個人

    佛家所言的六識,也就是所謂的“六根不淨”的六根,分別為眼、耳、鼻、舌、身、意。有此六識者,方有欲。若欲有所止,那是幸事,但人們往往毀於過多的慾望。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佛家於是講了一個字,“空”。若從“空”的方面來看,老子的“無為”也不失為一種空,但是,佛家的“空”是心的境界,是出世法,老子的“無為”並非是要一“空”俱“空”,而是在講“無為”但仍是要做到“無不為”的,是可出世也可入世的。更甚的是,老子在言及“寄天下”和“託天下”時所說的,因我有身體,所以能收到傷害,倘我無了身體,便沒有傷害之於我可言及的了,是謂“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何患之有”。忘我者,才是大智之人。“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懂得分寸,方“可以長久”。那麼為何有人會短命呢?“以其求生之厚”。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政治角度還是個人角度出發,老子所提倡的,就是迴歸原始,迴歸自然,迴歸本真,從廢除對立的倆極著手,根本性的一廢俱廢,故而無慾,又因無慾無為,本著一種自然而然的“無為”的方式處理問題,方可做到“無不為”。

    2)無為

    以柔克剛 ;以退為進 ,功成身退 ,獨善其身。

    老子言“柔弱勝剛強”。從何得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何為至柔?水也。水能在石頭上流淌,無形的事物能入縫隙之中,老子就是觀察這些,方曉得以柔克剛的。於是,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提倡無為。那麼具體如何做到無為呢?他接著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就是言及,不加干擾的作為一位旁觀者來觀察大“道”,並效仿它。那麼什麼是大“道”呢?老子說“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說的就是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這和儒家的《大學》中,提出的“三綱八目”很相像。前四目與修身便是獨善其身,後三目與修身便是兼濟天下。因此,老子的最終目的並非是“無為”,而是“無為”的循著天道,以至於“無不為”。正如河水向東流淌一般。為何向東匯入大海?因東方的大海地勢低,所以才有“江河之所以為百谷王”。由此,便可以延伸。天地為何相對於人來說,可以長久?就是因為“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聖人也如此,“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老子說,遇到外力壓迫時,彎曲自己才能保全自己,彎曲自己,是為了再次伸張;低窪的地方反而能積攢滿滿的水;東西過於陳舊才會被人更新和翻新。於是,聰明的人不去和人爭一些東西,而你自然會有所收穫。為什麼不爭而有收穫呢?因為你遵守了道,避開了與人爭的麻煩,若你的的確確的做得很好,便會清風自來。“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以退為進,以柔克剛,由是也哉。因此,老子方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4 結

    老子學說的現今意義

    老子的學說可以說,是一位悲觀人的吶喊。周室王道衰危,禮崩樂壞,常年的戰亂使得百姓流民時所。老子看見這些,無能為力,若是真如太史公所說的那樣,老子出西域,我想也是伴著淚的。老子是一位極端的改革者,認為當時腐敗的社會制度是使得天下不安的罪魁禍首,他痛恨統治者,痛恨不好的制度,於是,他甚至極端到認為,既然壞的制度是不好的,所幸不去尋找新的制度,而是廢除所有的現存的制度,回到安居樂業少私寡慾的原始社會中去。這應該就是老子學說的初衷。

    老子學說若是一味的按照極端的思想去思考問題,那麼他便不會偉大。老子對於統治,因見的芸芸百姓苦不堪言,於是痛恨統治者甚至制度,所以才極端。但是他在講“無為而無不為”時的種種論證,便是極有價值的。

    佛,空;儒,進;道,自然。何為自然?進退自然。道家學說是以一種動態的方式去進取的。這便是不同於釋儒最大的區別。

    如今,我們自然不能回到原始時代去,國家的建立使得人們的勞動力相對集中,對發展是極有必要的。因有法律,可以約束行為。無為而治終究是一種理想的社會,無為而無不為的社會所要求的,是人們對道有著統一的價值觀,並且嚴格的遵守道的規定行事。可誰又能將道講的清呢?即使能講清,那麼如何知道你的道和別人的道一樣呢?這便不如法律來得直接而又穩妥。但是,老子學說,的確給予人們一種別於釋家、儒家的修身啟示。以退為進。這是最值得說明的。

    漢時張良,蕭何,一個慘死,一個好活。為何?功成身退罷了。漢文時的衛綰,周亞夫,一個拜相,一個貶謫。為何?不懂得柔罷了。曲則全,枉則直,少則得,多則獲,兔死狗烹的結局並非不能改變,只是世人只知進而不知退。水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為何能天下莫能與之爭?是因天在看。莫能與之爭的結果,並非是你不爭的原因,更有你有利萬物的能力。致虛極,守靜篤,迴歸本真有容乃大。江河之所以為百谷王,是以下其身,禮賢下士方可更好的管理。還有如此種種,皆為大智慧。這也正是道德經雖只五千餘言但仍可有魅力如此的原因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含有幽默語氣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