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天流雲708

    出自宋·戴復古《寄興》:“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和一點錯誤。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沒有十足之赤。人和萬物各有優點和缺點。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關鍵是人在這梳理事情的時候,要能吸收到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

  • 2 # 虯龍歧伯

    《道德經》之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其本意就是:最完美的事物,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

    這個跟道家哲學中提倡的“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有異曲共工之妙。

    王家衛《一代宗師》臺詞

    葉問: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強求全,等於固步自封。在你眼中,這塊餅是個武林。對我來講是一個世界。所謂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進步。真管用的話,南拳又何止北傳,你說對嗎?

    蘋果公司設計的LOGO時可能並不知道《道德經》為何物,然而,這個詭異的蘋果迷倒無數果粉同時,被中國網友拍案叫絕。被咬一口的蘋果,就是頂峰水平的蘋果。不過,敢於設計這樣的蘋果,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吃”的。老子《道德經》有“大成若缺”之語,意思很明白,就是成功者看似有缺陷的。而蘋果公司在行業達到了頂峰,所向無敵,屬於“大成”。大成者立足與世,不可傲立,需要自謙,故有缺陷的提示,加上“大成若缺”的文化理念,設計一個“被咬一口”的蘋果,可謂匠心獨運,文化深厚,異與同行。

    道法自然,天下萬物皆有陰陽利弊,人怎會有完人呢,借用王陽明大師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善惡只是一念之間,只有心中的良知引導者我們生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門的“放下屠刀”,並非指的是真正殺人的屠刀。這裡的“屠刀”,指的是惡意、惡言、惡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顛倒、分別、執著。還有阿羅漢,含有殺賊之義,殺賊不是真的把賊給殺了,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的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佛!

    “屠刀”的本質就是“人對自身”的迷惑;

    人使自我痴迷,並痴迷於自我,因此人才是成佛的最後一道障礙;只有超脫了人,捨棄了人,不再是人,才能是佛。

    佛祖統紀卷

    長安京姓本為屠。因善導和上勸人唸佛。滿城斷肉京嫉之持刀入寺。興殺害意。導指示西方現淨土相即迴心發願上高樹唸佛。墮樹而終。眾見化佛引天童子從其頂門而出(天童即其識神)。

    白話:唐朝長安京姓人,原為屠夫。因善導大師在長安弘法佈教,勸人深信因果、改惡向善,唸佛求生西方,漸漸百姓家家戶戶斷肉食素唸佛;京姓屠夫眼見攤上的肉一天比一天難賣出去,心裡不覺莫名其妙,跟人打聽,才知道原來城裡人是受一個名叫善導的僧人的勸化而紛紛吃素了,心生忿恨之意,提刀闖到寺院,要殺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心知對方得度之緣已經成熟,慈悲地為屠夫開示並勸其唸佛往生西方淨土。大師以其道力遙指西方天空,空中立現極樂淨土莊嚴景象。屠夫不由心中升起極深極切的厭離心,當即發願舍壽往生,於是爬上寺院旁一棵樹,合掌高聲唱佛,墮地往生。當時圍觀的眾人皆見阿彌陀佛親來接引,屠戶的神識從頂門出而隨佛西去。

  • 3 # 毛彥民

    何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悟了道的人,不會自滿。因為不自滿,所以能深藏不露,不會違背規律去張揚自我。

  • 4 # 朱八戒CC

    根據老子《道德經》的內涵,如何去深度理解“人無完人”這句成語,那就只能按道家的思想來回答這個提問。《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萬物,在表現上分為真、善、美和假、惡、醜,這兩個對立的方面。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都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美的一面可造成壞的結果,善的一面可造成惡的結果。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如果把某一事物當作盡善盡美,結果事與願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都有他的美中不足,都有他的不到之處。聖人的標準是一切完美,孔子是聖人,他能做到這一點嗎?肯定做不到。那麼封他為聖人,只是對他的尊稱。如果以十全十美去衡量一個人,世間上不可能有這樣的人。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通曉自然之道的聖人,他明知天地萬物之理,深明自然運化之規律,因順其自然,清靜無為。以德化民,不施酷政,正己化人,使人民不知不覺地處在渾厚的淳風之中。他創造萬物不據為己有,不居功自傲。他造福萬民不求回報,他的政績從不張揚。這樣的聖人可稱為“完人”,但是這只是道家的理想而已,無論透過《道德經》怎麼來教化於人,也不可能有這樣的完美之人。我的這種理解也能是不正確。

    如果從儒家的內涵去理解,也可能是這樣的認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錯了能夠改政,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既然人無完人,就一定要善待他人,不與人計較是非。對別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這就是一個人海納百川的胸懷。而對待自己又必須嚴格要求,時時反省自己的不到之處,儘量提高自己的境界和修為,不斷地完善自己。當自己有所過錯,就不能以“人無完人”來原諒自己,必須迅速改正,改正得越徹底,就越好。能做到這樣,即使不能稱之為盡善盡美,也算得上十分優秀。

  • 5 # 二木林

    我覺得,《道德經》第五章可以詮釋“人無完人”的說法。

    天地之間(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

    其猶橐龠乎(猶如風箱一樣)

    虛而不淈(虛空但無窮盡)

    動之愈出(越動付出越多)

    完人,應該是指一個人在身體、學識、道德素養和性情等各方面都完美無缺。即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所有。

    且不說人自呱呱落地,身體髮膚容貌健康就會有萬千差異,也絕不會有盡善盡美的軀體出現。

    只說在浩瀚的學識上,人作為一個有限的載體,掌握知識就存在極大的侷限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樣的人,我們只是在小說上見到過。

    在自然科學乃至哲學上,一直有個說法,就是,已知的越多,那麼未知的就越多。

    可以打個比方:把已獲取知識量多少的人分別比做胖子和瘦子,把與人身體接觸的空間當做未知,那麼顯然,胖子接觸的空間更大,也就是接觸的未知會更多。

    其實我們都知道,人可以有更完善的,但沒有絕對完善的。即是我們通常說的,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這正符合《道德經》中“動之愈出”的解釋。“動”,此處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的活動,比如旅遊,比如學習新的知識。“出”,則可理解為未知。你旅遊去的地方越多,會發現還有更多的地方等待你涉足。對於知識來說,你學的越多,那麼未知的就會越多。

    由此理論可證明,世間沒有“完人”,因為人不可能去到所有的地方,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

    人無完人,其蘊含的道理,即是科學,也是哲學。

  • 6 # 柒道友

    道德經中,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

    用普通話說,可以理解為,人的視覺能看到的光譜是有限的,人的聽覺能聽到的音訊是有限的,人的觸覺能觸到的物質是有限的,因此自然(或宇宙)的大部分是在人的感知、意識或知識之外的。

    總而言之,人的感官是天然殘缺的。

    故說,人無完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鼓勵學徒的勵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