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編者按:70年前,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北韓前線,不畏強敵,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撫今追昔,這樣的精神,永遠是激勵中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

本期推出88歲抗美援朝老兵——範登生,讓我們來傾聽他來自炮火中的抗戰故事。

67年前的11月,吉林省已經步入蕭瑟的初冬,發源於長白山南麓的鴨綠江江面也泛起一層透明的薄冰。一群二十歲左右的小夥子穿著嶄新的軍裝,揹著鼓囊囊的行軍包,排著兩豎列縱隊步伐快速又穩健的向前走著。有的說,有的笑,有的面無表情,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兒在午後Sunny的照射下格外生氣質樸,其中有一位體格挺瘦但很精神狀態很飽滿的小夥子顯得有些出眾,他的眼神堅定卻又充滿期待。顯然他們一行雖然知道要去的地方是哪裡,卻不知從當天晚上開始,他們的人生就會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而這一行年輕的隊伍就是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十二軍35師03團,年僅18歲的範登升就是其中的一員。

背靠枯木雪為床 十五個日夜嚐盡冬的苦

由於當時的國際情況比較特殊,所以這批隊伍入朝的準備工作全部是在高度保密的條件下進行的。要想在"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眼皮底下不知不覺的潛入北韓,不得不說在當時是一件棘手的事,需要加強保密和發揮反偵察手段。因此"白天休息,夜晚趕路"的行路戰略就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黑夜來臨的時候,大家都被嚴肅告知要注意防控,對於未知的戰場,範登升此時心裡有些納悶,但也只好先趕路,因為團長告訴他們"夜晚的時間最寶貴"。

星辰流轉,東方將白。經過一夜的徒步,戰士們的體力也消耗了不少,即使心中再熱血澎湃,此刻也都感覺到了陣陣刺骨的寒冷。本以為這個時候能放鬆一些精神了,沒想到卻下達了更加嚴格的警惕命令。一百多米看到人的時候就不能走了,趕緊趴下藏在雪裡把自己武裝起來,過了特別需要小心的地方就可以睡覺了。

"那個雪好深,我們把揹包一放,坐在上面,靠上一棵樹,就睡覺了。"這時候大家才知道有多辛苦,所謂的睡覺在那種情形下也不由自主的變成了暫時休息,每個人出於使命即使在睡覺的間隙也有人輪流看守。有戰友們充分的信任,哪怕是伴著寒風稍眯一會,也睡的香甜。

但這樣的時間是少之又少的,畢竟白天是敵軍最好的作戰時機。"成批成批的飛機從頭頂上飛過,一來就是上百架",戰士們忍著睏意,耐著寒風,繞著監視,防著空彈,餓了就吃一點凍成磚塊的壓縮乾糧,等待著夜晚的來臨......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樣的日子持續了整整十五天。

一日三班打造坑道 做不到"七防"就變墳墓

為堅守陣地,儲存自己,消滅敵人,從1951年底開始,志願軍和人民軍在北韓半島250公里防禦正面,掀起了大規模的構築坑道工事的熱潮。範登升當時所去的時候,正是工程進行到如火如荼的時刻。"一月不來二月來,二月不來三月來",範登升說這是當時很流行的一句打油詩,為了在美國士兵登陸的時候有安全的躲避地,戰士們不得不實行"三八制",每個人都排了班,一人工作8小時,每天三班倒。

"那是一座很堅固的大山,又要防守又要開工,一打就打個十次,一個山四個口。上面都是用釘子釘起來的大木頭,北韓的木頭多嘛。下面也用木頭頂起來的,就在那裡面住著。"講到這裡,範登升伸長了胳膊盡力筆劃著,跟著他的講解,我們的思緒彷彿也飛回了當時的場景。

暗無天日的坑道里,坑道戰如果行不得法,就會變成"墳墓"。戰士們就用自己辛勤的勞作和智慧的設計硬是把坑道品質做到了組織要求的"七防",也就是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按範登升的描述,小小的坑道空間裡幾乎應有盡有,從澡堂、食堂、文化室到辦公室,構建了一個能打、能防、能機動、能生活的完整體系。

翻山躲彈去報信 放開膽子與飛機"捉迷藏"

坑道戰拉鋸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物資也變得日益缺少,眼看著一缸缸的四川榨菜變成空罐子,連咬不動的壓縮餅乾也沒了,甚至於炒的油麵粉也剩的不多。部分戰士們的眼睛開始在這時候出現"夜盲"症狀。"吃菜就是花生米,有煮的,有炒的。其他的,沒有啥蔬菜。"範登升說這種現象就是因為那段時間美國士兵看守的嚴,物資不好運送,戰士們沒有足夠的菜吃,維生素跟不上,所以一個個變成了"睜眼瞎"。

這樣還算安全的狀況持續不久,該來的戰爭還是來了。據範登升介紹,有一次前線戰場打得激烈,需要通訊員晚上摸黑繞到敵後戰場上報信,同樣有點夜盲的範登升只好根據白天的記憶和腳踩的雪地石頭結構一路悄咪咪的溜過去。當時的情況很複雜,還需要翻過山,穿過槍林彈雨才能到達接信的地點。在剛剛上山的時候,突然頭頂飛過兩架戰機,投下炸彈在不遠處爆炸了。範登升拿起身上攜帶的槍就朝著飛機打,但無奈當時那把手槍射程較短,夠不著也打不到。於是他就趴在石頭旁的雪地裡躲了兩個小時,直到大片飛機走了才敢繼續起身趕路,這時他的四肢已經凍到冰冷僵硬。

問及範老當時心裡想的什麼,十八歲的他和很多戰友比年齡算小的,他有沒有一絲害怕,他是這樣說的,"那個時候年紀輕,思想好像沒啥負擔,就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家怕我不怕。為國家為黨嘛、咱們就幹一場去,管他呢!去闖一闖,闖闖世界有好處。"

槍林彈雨中肉搏 終於迎來勝利

一上戰場流血犧牲是常有的事,戰爭也是艱苦漫長的,戰壕裡無論白天黑夜都有橫七豎八地躺著的人。談到最難忘最痛苦的事,範登升說那就是1953年7月27日那天。那天從零點起,戰爭就在激烈的進行著,在敵人第六次反撲時,戰士們的手榴彈都用的所剩無幾了。當成群的敵人衝上來時,驍勇善戰的年輕戰士就紛紛從彈坑裡跳上去和敵人們肉搏。

"那個飛機特別凶,到處都是飛機,到處都是轟炸。有燈光的地方都要轟炸,美國飛機的炸彈,人不完不罷休。只有一個目標,它把它那個飛機上的炸彈全扔光,然後它才走",範登升這樣描述到。據記載,當時在山另一邊的陣地,場面可以說是震撼又慘烈。整個陣地上所到之處都是被炮彈炸翻的虛土,倒下的樹木在熊熊烈火中燃燒著,敵人與志願軍的屍體遍地都是,勇士們的壯舉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到了晚上,戰火停了,戰士們撤離了範登升所在片區去了別的戰區,只剩下作為通訊員在內的範登升和一些後勤工作人員,十來個人拿出僅剩的一點點餃子煮在大羅鍋裡準備當"最後一頓晚飯"吃。就在這時,幾架飛機突然掉頭回來給他們扔了三枚炸彈,一時間大家亂了陣腳,有跑到坑道里的,也有死在外邊的。

經過這次小型轟炸,他們就一直守在沒有物資、被炸的傷殘的坑道最裡面。黑夜中,大家越發的寒冷,三三兩兩的緊挨在一起取暖,把心拎到嗓子眼兒的眯著。突然電話響了,接罷電話的範登升高興的大叫的跳起來起來"停戰啦!停戰啦!"

回想起當時停戰的畫面,範登升眼裡泛著激動的淚花說"哎呀,一說停戰了,心裡不知道有多高興啊,那是說不出來的高興,眼淚也流出來了,我就站在那門口舉著手喊,停戰啦!趕快都起來!我們也起來了,北韓鄉親們也起來了。晚上大家又是跳,又是唱。北韓鄉親們幾家在一起做了'北韓打糕'給我們吃。大家一直歡呼到第二天天亮,沒人睡覺,也沒人打瞌睡。"

捨己一生為國家 耄耋之年再赴北韓"看戰友"

1954年,範登升奉命回國後,先後到三十五師一0三團警衛班和三十五師警衛排當警衛員,1956年他在十二軍六十六速成中學學習,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畢業後到三十五師炮三一六團一營二連當副指導員、黨支部副書記、團支部書記,1964年被授予大尉軍銜。在部隊20多年裡,他曾受到南京軍區嘉獎1次、十二軍嘉獎1次、三五師嘉獎8次,被評為優秀黨員3次、好指導員4次、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9次五好乾部2次、先進工作者1次。

1995年範登升退休後,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努力發揮餘熱、不要報酬,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所住小區的治安巡邏崗位上。他說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覺得許多戰友為了祖國的安寧而光榮犧牲在北韓戰場上,作為倖存者,就應該義不容辭地為黨為人民多做工作。只有這樣,心裡才能踏實一些。

2018年4月20日,範登升再一次跨過了鴨綠江大橋抵達平壤。4月25日,他身穿當年的軍裝,胸前佩戴著珍藏許久的"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徽章,頭戴綴有五角星的舊軍帽,手捧寄託無盡哀思的鮮花,來到雄偉肅穆的中朝友誼塔前。範登升一步步邁上臺階,將鮮花獻在友誼塔前。

"我去了以後,我就站不起來了,他們走的時候,都是十八九歲啊。前前後後,我從這頭一直摸到後頭。最後看看聯史花名冊,裡面也有我的戰友...當時是幾個人把我攙起來的,因為我激動的起不來啊!"當他拾起頭凝視著塔身上表現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北韓人民軍並肩作戰場面的浮雕時,終於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老淚縱橫失聲痛哭。

不能忘記逝去的人 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

訪談接近尾聲,問及對祖國母親的祝福,範登升說到"咱們中國現在越來越強大了,現在在世界上站的位置相當高,這是與我們前面這些老前輩們打下來的江山分不開的,沒有老前輩打下來的江山,不會有這麼偉大呀!"

說到激動的時刻,面對我們兩位年輕的記者,老人家拉住我們的手,眼含淚水激動的說道"我就經常在想,沒有我們當初在前面吃苦,我們現在的這些後代們也好不了多少。你們搞不好也還在掙扎呢,在苦難中掙扎,你們要好好珍惜啊。"

在他與老伴的談話中我們了解到,範登升一家有八個黨員,三代人,這可以說是一個革命的家庭了。包括範登升的父親也是老戰士,是原來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359旅"成員。範老在房間裡順著牆一邊慢慢走著,一邊摸索著牆上貼滿的一幅幅老照片,斷斷續續給我們訴說著,"現在我父親也不在好久了,我在這也挺好的,八十多歲了,也差不多了,我們兩個身體都不錯,平時心情放得寬。但是,我們不忘逝去的人,到現在我對逝去的人都不能忘記。"

說到這裡,範登升把房間的角角落落指了個遍,語氣緩慢又堅定的說到"你看看我這都是死去的人,永遠不要忘記他們。忘記了他們,就等於是背叛。"

2014年,北京電視臺創作的6集系列專題片《偉大的抗美援朝》3月上旬播出後,引起社會各界反響熱烈。2019年,中國發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最近中央電視臺又播放了該片。提起此事,範登升也同樣非常激動"現在就是有人想否定抗美援朝,所以最近中央就一直播放這個《偉大的抗美援朝》。但是我們國家現在偉大了,能站在世界的東方了!"

"抗美援朝可以說是聚集了抉擇的艱難與偉大、較量的慘烈與頑強、英雄的無畏與慷慨、後盾的堅強與堅實、復興的自信與蓬勃、和平的珍貴與雄渾。"《偉大的抗美援朝》總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李慎明在一次談話中如是說到。

正如《偉大的抗美援朝》所展示的:前方將士不畏犧牲,浴血奮戰;後方人民萬眾一心,積極支援前線戰鬥,熱情建設社會主義家園。

這場戰爭是漫長慘烈的,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們發揮了他們不怕犧牲、誓死抵抗的鬥志,激發了無限的愛國情懷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使我們後輩對他們的欽佩之情溢於言表。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程序中的一座豐碑。

凡是為民族和人民流過血、出過力的,永遠不能忘記。

(文 / 趙思夢)

#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週年# #紀念抗美援朝勝利七十週年# #紀念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抗戰時期,我軍犧牲的4位高階將領,請牢記他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