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今天我們為大家聊的,是發生在1943年河北唐縣的青虛山戰鬥。

今日青虛山

大家知道,抗戰時期,八路軍因為火力差、裝備差,所以經常採取遊擊作戰的方式。在運動戰中,在儲存自我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消滅敵人,並以麻雀戰、地雷戰等作戰形式牽制、打擊敵人。1943年的青虛山戰鬥就是一次典型的戰例。

話說,1943年秋季,日軍對我晉察冀邊區發動掃蕩。當時晉察冀軍區三分割槽二團(團長為李湘,江西永新人,後任解放軍第67軍軍長,在北韓作戰時犧牲)的四連奉命阻擊敵人,掩護主力部隊和群眾轉移。自9月27日到10月9日期間,連隊與敵人作戰十次,斃傷敵人近百,有效配合了兄弟部隊的作戰,讓敵人的陰謀沒有得逞。

當時,前來唐縣青虛山一帶掃蕩的,是敵人的大江大隊,加上其他配合部隊,計有700餘人。9月27日,四連二排首先對葛公地帶的敵人進行襲擾,並相機撤出戰鬥。嗣後,四連三排的部分戰士依託奶奶頂的山地地形對敵人進行打擊,而一、二排則在當地民兵的配合下,以冷槍、冷炮(擲彈筒)對敵人進行襲擾。同時,在夜間,我軍還會組織小分隊,對敵人駐地進行襲擾。

在作戰部隊的打擊下,敵人疲憊不堪。30日下午,接到敵人將派出小分隊經過張各莊到葛公之間的公路。八路軍一部即在此設伏,殲滅敵人一部後迅速撤出戰鬥。

第二天,敵人出動大部隊,以炮火為掩護,向唐縣的青虛山一帶進攻。四連的二排、三排憑險防守,伺敵進入較近距離後以機槍打擊。敵人不知我軍虛實,亦不敢戀戰深入。我軍斃敵一部後迅速撤出。

10月2日,一排接替了二、三排的任務,駐守在青虛山一帶警戒。3到4日,修整完畢的二、三排在齊家佐、慄園莊一帶襲擾敵人。到了10月5日到8日期間,日軍每天都會輪番出動小隊對青虛山一帶進攻。我軍依託有利地形還擊並復以麻雀戰、游擊戰打擊敵人。

一直到10月9日,四連在勝利完成了掩護任務後規建。

李湘團長

根據事後統計,這10多天的戰鬥,四連100餘名官兵在指導員王統的帶領下,對敵作戰10多次,斃傷敵人近百。四連有三名戰士犧牲。

此次青虛山戰鬥儘管規模不大,但是遲滯了敵人對八路軍主力部隊的進攻,有效配合了根據地兄弟部隊的作戰而且,在戰鬥中,主力部隊和民兵配合作戰,以運動戰消滅敵人,這是典型的山地游擊戰打法。

事後,李湘團長、裘永芳政委(河北順平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表揚了戰鬥部隊,軍分割槽給予了連隊表彰。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重慶談判期間的軍委通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