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機槍,能快速連續射擊,以掃射為主要攻擊方式

透過綿密彈雨殺傷對方有生力量(步兵、騎兵)、無裝甲車輛或輕裝甲車輛以及飛機、船艇等技術兵器

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被明文規定禁止研製任何水冷式重機槍

德國,在發展輕機槍的幌子下,研製了一種新型的機槍

改水冷為空氣冷卻,槍管裝卸非常簡便

用更換槍管的辦法,解決因連續射擊而發生的槍管過熱問題

供彈方式既可用彈鏈,又可用彈鼓,既可配兩腳架,又可裝三腳架

這種MG─34式機槍裝在兩腳架上,配上彈鼓,就是輕機槍(重12公斤)

裝在三腳架上,配上彈鏈,就是重機槍

若在高射槍架上,又可作高射機槍用

這是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

它後來改進發展為MG─42通用機槍,並還能安裝在坦克和裝甲車上

MG34的發展型MG42,生產於1942年

與MG34相比,MG42造價低廉,火力凶猛,最高射速超過每分鐘一千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生產100萬支

火力凶猛的MG42通用機槍,給盟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

德國的MG42機槍,德國人稱它為“德意志軍魂之利刃”,這把槍在當時被譽為二戰時期最好的機槍

德國的盟軍還稱它是“步兵的噩夢”,可見這把槍是有多麼厲害了,據說有兩把這樣的槍,就可以消滅三個連隊的人,威力之大不可小覷

二戰時“MG42”機槍,中國為什麼不仿造?

MG42通用機槍,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射速,每分鐘一千至一千五百發

這個速度可以說是非常高了,這也使它射擊的聲音類似於“嗤嗤嗤”的聲音,和其它的“噠噠噠”聲音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樣獨特的聲音,也是讓當時的盟軍部隊產生了很大的噩夢,因為有點兒像電鋸的聲音,他還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叫“希特勒的電鋸”,還有人說它的聲音像是用手撕亞麻布,所以叫它“撕布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步兵的戰略,就是以機槍為主要武器

步兵班,由機槍小組跟步槍小組組建而成

攻擊的時候,主要由機槍小組負責壓制敵據點,再由步槍組運用有利的地形接近據點,最後在近距離戰中,使用衝鋒槍或者手榴彈將敵人消滅掉

這把槍,是德軍最值得喜歡和信賴的武器

它的各方面效能都非常的可靠,不管是在零下四十度的蘇聯,還是在北非沙漠裡,它都可以穩定的發揮它的功能

正是因為這把槍的穩定性非常好,所以德軍在二戰時期,大量生產該武器。據了解,這把槍在戰時共生產了一百萬挺以上,不過也有人說生產了七十萬挺,不管是什麼,這個數量都已經是非常驚人了

德國還是戰敗後,大部分的機槍都落到了蘇聯手中

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並得到了蘇聯的援助,所以這槍就流入了中國

雖然MG42機槍的數量並不多,但是用來研究仿製應該是足夠了

但是,我們只是將他們配給民兵的手中,或者鎖在倉庫裡,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因令人唏噓!

第一點, 建國初期,一切百廢待興,緊隨蘇聯步伐,所以沒有必要去研究這把槍的技術

第二點, 射速很高,隨之帶來巨量彈藥消耗,在當時的新中國是承受不了的

第三點, 使用的子彈,和蘇聯的武器並不能通用

第四點, 這把機槍採用的金屬衝壓技術,新中國並不能完全駕馭

綜合各種原因,MG42通用機槍是好槍,但不適合中國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以色列F-16鎖定俄羅斯蘇57,飛行員數次想擺脫,現場一度十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