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裴炎是武則天時期的宰相,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宰相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伴隨的政治風險也是很大的。裴炎就沒能得到善終,被武則天判處斬刑,家產全部抄沒。然而這一切只是一封書信引起的,信上只有兩個字——“青鵝”。

裴炎出身於河東裴氏,父親是折衝都尉裴大同。裴炎從小勤奮好學,又是名門望族出身,長大後自然就讀了貴族子弟學校——弘文館。

能入弘文館的學生基本都是官二代、富二代,那年代的二世祖們跟現代的一樣喜好攢局,常常一起登山臨水、吟詩作賦。但裴炎這孩子卻非常不合群,從不參與弘文館的團建活動,只知道關起門來勤學苦讀。

弘文館作為那個年代的雙一流,學生們不用參加科舉,是全員保送入仕為官的。裴炎他偏偏不走尋常路,多次婉拒了朝廷的徵召,稱自己學業不精,還要繼續深造。最終裴炎“十年磨一劍”,在同學們都早已為官多年之後,他跟寒門學子擠獨木橋,參加了科舉考試,並以優異的成績明經及第,先是外放濮州司倉參軍,後來一步一步進入政權中心。

裴炎晉升速度很快,除了自身工作能力突出之外,還得益於他的“會做人”。裴炎不僅得到唐高宗的賞識,還獲得了武則天的青睞。

當時唐高宗身體不好,武則天開始參與國事決策,這至親至疏的夫妻倆並稱“二聖”。儀鳳四年(679年),為唐高宗治病有功而得到唐高宗和武則天寵信的術士明崇儼遇刺身亡,武則天懷疑是太子李賢的手筆,於是派裴炎去調查李賢。

太子李賢人如其名,非常賢能,曾經三次留守長安監國,期間他展現出了處事公允、英明果斷的政治素養,深得唐高宗的讚許和朝臣們的頌揚,唐高宗曾經特意下詔表揚他。

然而術士明崇儼卻向武則天進言說,太子不堪承繼皇位,英王李顯相貌最像太宗,相王李旦面相最尊貴。李賢聽說以後就不太高興。這回明崇儼被刺殺身亡,武則天就覺得李賢嫌疑最大。而且李賢過於優秀,是武則天攬權之路上的絆腳石,就算李賢與這件事無關,武則天也要安在他身上。

武則天派人大肆搜查,在東宮馬房裡搜出幾百具鎧甲,以此作為憑證認定李賢謀反,命薛元超、裴炎、高智周審理此案。裴炎摸透了武則天的心思,就順著“聖意”給李賢扣了一個謀反的罪名。

但是唐高宗非常喜愛李賢這個兒子,他不相信李賢會謀反,想要赦免李賢,武則天卻堅持要“大義滅親”。當時唐高宗說話已經沒什麼分量了,最終李賢被廢為庶人,幽禁起來。

裴炎正是在這場太子李賢謀逆案中站隊正確,迎合了武則天的意圖,才會在第二年被拜為黃門侍郎並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成為宰相。所以說在這一時期,裴炎與武則天達成了統一戰線,是親密戰友。

不久唐高宗病重,臨終前命裴炎、郭正、劉齊賢三人為顧命大臣,輔政唐中宗李顯。裴炎是首輔大臣,國家大事三人決策之後再報由武則天批准才能生效。

然而唐高宗看人一向不準,裴炎是趨炎附勢的炎,他在高宗去世第三天就主動上表,說李顯政治經驗不足,奏請武則天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

裴炎這個奏摺可是正合武則天本意。武則天正想攀上帝國權力的頂峰,裴炎就給梯子支起來了。有了首輔裴炎牽頭,滿朝文武也沒話說。武則天客氣了幾句就趕緊同意了。後來武則天大權獨攬高處不勝寒,裴炎可謂居功至偉,裴炎在這時候給予的支持,使武則天的掌權之路少了很多荊棘險阻。

其實裴炎並不是武則天忠誠的小迷弟,他有自己的盤算。老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李顯繼位時已經二十七歲,有自己的政治主見,那麼裴炎的政治地位就很危險了。清朝乾隆皇帝不就把他爹雍正留下的四位顧命大臣都搞下去了麼。

相比於成年的皇帝李顯來說,裴炎認為武則天這個“弱女子”更容易掌控,能夠確保自己的權勢地位不動搖。而且裴炎和武則天這一對盟友在之前的太子李賢謀逆案等事件中也有過很多合作,裴炎認為他們雙方已經建立了很深的默契。然而裴炎根本想不到,武則天這個老孃們兒就是活強盜,口甜心裡苦,殺人不用刀。

武則天臨朝稱制,再加上狗腿子裴炎的助力,把剛繼位的唐中宗徹底架空。但是唐中宗不是小孩子,他當時都二十七了,當然不願意被人牽著鼻子走。可是母親武則天已經把他的路都給堵死了,他只好想借妻子韋皇后孃家的勢力以求翻盤。

韋皇后的父親韋玄貞當時已經是豫州刺史,唐中宗想把老丈人提拔為侍中。這個“侍中”是多大的官職呢?

唐朝的宰相是群相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一把手,以及同中書門下三品的二三把手,都算是宰相。裴炎就是中書省的一把手“中書令”。李顯要提拔岳父韋玄貞做門下省的一把手“侍中”,這是要切裴炎的蛋糕呢。裴炎一聽這話,危機感立馬就起來了,於是他趕緊站出來反對。

按照唐朝的法律規定,皇帝的聖旨必須由宰相的複核簽章才能生效。現在裴炎堅決反對,唐中宗也沒有辦法,於是情緒就比較激動,一怒之下就說了句氣話——“天下都是我的,我就是把國家讓給韋玄貞又如何?何況區區一個侍中。”

裴炎轉頭就一字不落地彙報給了武則天。武則天對於這個不聽話的兒子早已經非常不滿,現在就更加生氣了,於是就要廢掉唐中宗。

嗣聖元年(684年),宰相裴炎和羽林將軍程務挺帶著武則天的太后懿旨,率領禁衛軍入宮,廢除了唐中宗的皇帝之位,降為廬陵王。剛做了55天皇帝的唐中宗李顯就被廢了,武則天第四子李旦繼位,是為唐睿宗。

唐睿宗親眼目睹三個同胞哥哥被母親武則天殘害(武則天的四個兒子中長子李弘英年早逝,後世懷疑是武則天所害,次子李賢被廢后賜死),繼位之後謹小慎微,努力減少存在感,做起了傀儡皇帝。

裴炎在廢唐中宗以及武則天攫取最高權力的過程中出了大力,武則天非常滿意,賜予裴炎男爵的爵位。

不過,裴炎和武則天的蜜月期沒有到白頭。武則天掌權後大力提拔武氏族人,大肆封王封爵,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更是上書請求追封武則天的先祖為王。

這時候,裴炎才發現原來武則天野心極大,本來以為她只是想要權力,可是看現在這個形勢,這大唐江山以後姓李還是姓武可說不準。

裴炎也不願意跟武則天撕破臉,只是委婉地勸諫她不要追封武氏先祖。可是武則天根本不聽,對裴炎的信任也出現了裂痕。

不久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又奏請武則天處死唐高祖李淵第十一子韓王李元嘉和第十九子魯王李靈夔,這是向李唐皇室揮起了屠刀。這就踩到裴炎的底線了,裴炎看著低眉順眼不敢發聲地滿朝文武,毅然決然地站出來反對。可是當時的朝堂已經是武則天的一言堂,裴炎無法抗衡,最終李元嘉和李靈夔還是被逼自盡。

到這個時候裴炎覺得不能再姑息了,他決定武力逼宮,然後擁護唐睿宗李旦親政。裴炎暗中與大將軍程務挺商議,準備趁武則天出遊龍門的時候動手,把武則天捉拿並幽禁起來。可惜那幾天天氣不好,連續陰雨,武則天取消了出遊計劃,躲過了這場腥風血雨。

與裴炎一樣不滿武則天專權和殺戮李唐皇室的,還有唐朝開國名將英國公李勣的孫子李敬業。裴炎的武裝鬥爭沒能成行,李敬業卻在揚州起兵了,他打出“勤王救國、支持唐中宗李顯復位”的口號,由謀士駱賓王撰寫《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公告各州縣,很快就聚集了十萬人馬。

駱賓王這篇檄文雖然文采斐然,卻充滿了人身攻擊和胡謅歪咧,說武則天出身貧寒低賤,作為太宗後宮侍過寢的才人,又在太宗晚年與太子李治亂來,後來又瞞騙李治,假裝“沒吃過豬肉”,以此獲得唐高宗李治寵愛成為皇后。又說武則天掌權後殺害姐姐和哥哥,毒死母親,甚至害死了唐高宗李治,包藏禍心、竊取帝位、罪大惡極。

李敬業還找了個長得很像已故太子李賢的人,對外聲稱李賢沒死,逃亡在自己這裡,自己是奉李賢命令起兵的。

這李敬業是吃竹子拉筐,真能編。武則天也沒慣著他,李敬業起兵之後,武則天褫奪了他家世襲的英國公爵位,連他的家族賜姓也一併剝奪,恢復了他本來的姓氏徐氏。

武則天召集群臣商議平叛的事情,她先問計於裴炎,裴炎回答說:“天子年長矣,不豫政,故豎子有辭。今若復子明辟,賊不討而解。”

這意思就是,天子已經成年,卻沒有親政,這才讓小人有造反的藉口。如果讓唐睿宗親政,這樣一來徐敬業反叛的藉口就不成立了,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讓叛軍自行瓦解。

站在過山巔的人,是絕對不願意下來的,尤其是武則天這樣強勢的人。因此她聽了裴炎的建議之後非常憤怒,可裴炎的分析卻很有道理,她也不好直接反駁。正在武則天騎虎難下的時候,大臣崔詧站了出來,他斥責裴炎作為顧命大臣不想辦法平叛,反而催促太后還政唐睿宗,簡直其心可誅。

武則天當即對崔詧表示讚許,下令將裴炎下獄。大將軍程務挺和唐高宗留下的另一位顧命大臣劉齊賢都上書為裴炎求情,武則天十分不滿。這時候有人趁機誣告程務挺,說他與裴炎和徐敬業暗中勾結。最終程務挺被斬殺于軍營,並株連全家。顧命大臣劉齊賢也被下獄,不久在獄中自殺。

裴炎一案的搜查審理過程中,武則天截獲了一封裴炎寫給徐敬業的書信,信中只有兩個字——“青鵝”。這兩個字完全看不出什麼有用的信息,朝中大臣們也很費解。最後還是武則天給眾人解了惑——“青”字拆開來看就是“十二月”,“鵝”字又可以拆分成“我自與”。這就是說,裴炎與徐敬業約定,將謀反的時間定在了十二月,到時候徐敬業在外面起兵,裴炎會在城內作為接應。

“青鵝”兩個字把所有的信息都交代清楚了,也坐實了裴炎與徐敬業勾結、圖謀不軌的罪名。裴炎知道自己這次是必死無疑了,他在獄中對來探監的朋友說:“宰相入獄,再無生理!”

裴炎就這樣被武則天以謀反罪斬殺於洛陽都亭驛,沒收家產,滿門抄斬。

其實這封“青鵝”信很可能是武則天安排的,故意把裴炎與徐敬業扯在一起,好除掉這個反對派。但是要說裴炎冤枉呢,也不盡然。

裴炎執宰多年,在高宗李治的支持下,籠絡了胡元範、唐之奇、程務挺、蔣儼等一大批小弟,勢力不小。李治臨終指定裴炎為顧命大臣輔佐李顯,是想以裴炎與武則天這兩方勢力相互制衡,以保障李顯的皇位穩固。

想法挺好,可惜李顯太缺乏安全感,想讓岳父出面培植自己的勢力代替裴炎,於是裴炎與李顯倒先對立起來。那麼裴炎只能投靠武則天,借勢搞掉李顯。廢李顯而立李旦也並不是因為裴炎多麼忠於李唐皇室,而是因為裴炎跟李旦有親戚。裴炎的妻子劉氏,是李旦的正妻劉皇后的姑姑。這個關係被史書隱去了,但在後來出土的裴炎寫給亡妻的墓誌銘上有記載。

裴炎野心很大,據《朝野僉載》記載,有一天裴炎外出遊玩,聽到路邊小孩唱兒歌——“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他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就找人詢問。這不是裝傻麼?兩片火就是“炎”,緋衣是宰相官服,“當殿坐”就是坐在金鑾殿正中的皇位上唄。正巧好話一籮筐的駱賓王路過,對他說:這是個預言,是說裴大人您將來會當皇帝。裴炎聽後深受鼓舞,於是以駱賓王為中間人,與徐敬業勾結在一起。

現在很多史學家認為,裴炎對於李唐中衰要負很大責任。如果裴炎按照高宗李治的託付,一心輔佐李顯,估計武則天只能做個普通的廣場舞老太太。

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在兒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的扶持下復位為帝,這時候武則天已經去世,武氏集團也基本瓦解,唐睿宗想起當年因為勸說母親還政給自己而被冤殺的裴炎,於是下詔為裴炎昭雪,恢復了裴炎的名譽,稱他“名跡崇高、功效名著”,賜諡號為“忠”。這個“忠”字安在裴炎頭上,可以說是黑色幽默了。

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諸葛亮是否有取劉禪而代之的野心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