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本文導讀:P2P平臺跑路後,投資人往往會發現最關心的資金追回問題,是個大難題。那麼影響投資人資金追回的因素有哪些呢?其中的關鍵因素又是什麼?……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也滋生了其他一系列諸如網際網路非法集資等問題。本文來聊一聊大家關心的:

1、平臺跑路後影響投資人資金追回的常見因素有哪些呢?

常見因素有很多:

(1)報案難。

平臺的投資人往往遍佈全國各地,投資人很難及時前往公司驗證,更難到平臺所在地的經偵報案。

(2)經偵立案難。

一個是平臺性質的確定上;(比如平臺是否具有詐騙性質的認定問題)一個是投資人法律地位的不明確(比如非法吸存案件中投資人是參與者還是受害者的角色爭議問題)

(3)調查取證難

P2P平臺涉及人員多、資金大、範圍廣的特點;

跑路平臺老闆一般事先準備好了退路,標的不透明、不真實、弄虛作假等情形;

(4)資金追繳難

清查追繳工作本身工作量龐大;

再一個,多數平臺跑路前資金已被轉移挪用。

2、涉嫌非法集資的平臺,投資人資金(能否)追回的關鍵是什麼呢?

而除以上這些常見原因,涉嫌非法集資的平臺,投資者資金追回的兩個關鍵因素需要大家注意:

(1)投資人資金遲遲追不回,很可能平臺性質沒有被確定。

(2)平臺是否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投資能否追回。

關於這兩點,總體而言分析上比較複雜,舉例簡單作一下解釋:

——關於平臺性質上:

我們知道,一旦平臺滿足非法性、公開性、不特定性和利誘性這四個特徵,涉嫌非法集資,一旦被警方查處,進入司法程式最終被定罪,將有可能清退投資人資金。

但是實踐中,以網際網路金融涉非法集資案來看,近年來的眾多案例表明,網貸平臺涉非法集資的非法性、公開性、不特定性這些特徵都比較明顯,唯有“利誘性”這一點很難評判。

例如多數朋友是通過朋友或是親屬的介紹,介紹了平臺有怎樣的背景,又是如何的可靠,保證“還本付息”……

但也正是這個“還本付息”的說法,有可能讓投資人追回錢變得遙遙無期。

這是為何呢?

對於這些平臺而言,各種花式介紹往往十分隱晦,難以證明其有準確指向“利誘性”(是指本質上,而非虛假宣傳方面),而一般情況下在官方宣傳中不會明確提及這一點。

而在實際的投資理財行為中,如果這些投資在金融平臺是不承擔風險的,只獲一定的收益,那麼這種可能被判定屬於借貸行為,平臺不會承擔投資的退賠責任,那麼投資人追回投資可能就要等待漫長的訴訟追回。

——關於平臺非法佔有目的上:

還有一類影響資售資金清退情況的問題,就在於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是否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進行資金募集的。

有些平臺的非法佔有目的非常明確的:

比如一些平臺明知無力返還投資人資金,採用欺騙的手段吸納了投資人資金。

或者,如果網貸平臺屬中介性質,卻介入了融資業務,形成資金池,自己吸收或是借貸給明知沒有償還能力的借款人……

這些情況下,投資人的錢或仍有被追回的可能。

但是我們說,實踐中很多平臺的非法佔有目的隱藏很深很難明確,或者說,有些平臺募集款項後的資金用途,有用於合規經營的部分。那麼這些平臺的非法佔有性質也比較難以被確定。

就比如之前我專門寫過的一種情形:小心!即使是有相關運營資質的金融平臺,也有可能涉及非法集資。

最後,還是那句話,投資理財需要擦亮雙眼,理性投資,尤其不可為利益投入全部身家。

再一個想提醒各位投資人,資金投入容易追回難。尤其需要注意,投資者維權群體目前已經非常龐大,因此也出現了很多假借“幫你追回資金”名義,而實至再一次進行詐騙的事件案件,需引起警惕。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胡祖六“寄生”阿里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