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這也是我們這些人為什麼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

這是電影《中國機長》中袁泉的一句臺詞,在短短95秒的電影宣傳片裡,這句充滿高度責任感的臺詞感染了許多觀眾的心。

扮演乘務長的袁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好多場戲在現場拍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想流淚,但是我知道,眼淚得嚥下去。

被各路媒體吹爆了演技的袁泉,有強大的職業素養的袁泉,竟然“忍住不哭”,這是源於《中國機長》的背後是一場真實的生與死的較量。

不需要做過多的渲染和煽情,只要原原本本地將真實事件呈現出來,它就足夠有力、也足夠好看了。

2018年5月14日,搭載119名乘客的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由重慶飛往拉薩。

劉傳健是這次3U8633航班的責任機長,飛行半小時後,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隨著“轟”的一聲巨響,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爆裂脫落。

隨之而來的是飛機劇烈抖動,巨大的噪音,瞬間釋壓立刻將副駕吸出機外,半個人飄在空中。

艙內氣溫迅速降到零下40多攝氏度,零度水就結冰了,而駕駛艙內的人都只穿了單薄的衣褲,強大的氣流抽打機長的臉,那感覺像是被撕裂變形,而副駕的衣服直接被割成了布條。

最可怕的是當時無線電失聯了,自動駕駛裝置失靈,儀表盤損壞,無法獲取飛行資料,甚至劇烈的動盪讓機長根本無法看清儀表盤。

絕望的程度好比眼前一輛特斯拉變成手扶拖拉機。

原本飛機執行需要的資料支援,現在全部出現故障。

我要操控住飛機,我一定要操控住飛機。

這是劉傳健緩過神來後唯一的念頭,從事故發生開始,留給劉傳健機長的反應時間以秒計數,每秒都異常珍貴。

看到“戰友”們都在死死地撐著,想到飛機上100多條生命正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劉傳健憑著強大的意志力,以及100次的飛行經驗,快速判斷出若想安全著陸,必須備降成都。

為避免整個機組進一步受到傷害,分兩次採取了減速迫降。

在其他自動裝置都不能提供幫助的情況下,完全憑手動和目視,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了返航迫降,機上人員完好無缺。

生死關頭,人的一切舉止都來自本能。

正因為具備超一流的駕駛技術、心理素質以及職業擔當,讓劉傳健做出的每一個操作都準確到位。

有人問暴露在那麼快的速度下是什麼感受,劉傳健機長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想想你在零下40-50攝氏度的哈爾濱大街上,開車以200公里的速度狂奔,開啟窗戶並把手伸出。這已經非常瘋狂了,更別說當時的速度是900k/h。

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

英雄機長劉傳健在創造奇蹟之前,經歷的正是超過一萬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光是重慶到拉薩這條路線,他就飛行了一百多次,他記得下面山巒河流的走向,記得城鎮的分佈,記得太陽的方向。

並且劉傳健一直有練習憋氣的習慣,這才能讓他在低壓低氧的艱難情況下保持頭腦清醒,遇到險情迅速找出應對方式,要知道當時的風速是超級颱風時速的3倍之多,並且環境極其糟糕,能鎮定地將飛機降落,這不僅需要超強的心理素質,還有極強的身體素質。

與憋氣和飛行經驗相比,劉傳健的另外一個舉動,不得不讓人對他產生欽佩之情,他一直堅持看航空題材的電影和紀錄片,並且從專業的角度,去剖析航空事件的相關原因,正是因為他這些良好的習慣和過硬的技術水平,才讓這一次事故得以解決。

劉傳健曾說:

儀表全壞了也沒有關係,只要發動機還轉,我就能把飛機開回去!

而他,真的做到了。

他說的最牛的一句話是:

不能耽誤早高峰!

開始的時候,他們只想著,不撞山就行;

安全出了山之後,他們心裡想著,返航成都時不撞到建築就行;

在接近機場時,他們想著,只要落到跑道上就行。

而真正落到跑道上之後,劉傳健想到的是,既然我們已經安全了,那就不能佔著跑道,很多飛機已經因為我們而延誤了。

劉傳健接受採訪時坦言:創造奇蹟的不是一個人,一瞬間,而是一群人一輩子,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職責。

的確,劉傳健的英雄之舉,離不開周邊塔臺的支援和所有備戰等待飛機降落的工作人員。

就像電影裡出現了無數遍“四川U8633,收到請回答”,當所有人都在呼喊只期待一個迴應時,才讓我們看到了眾志成城的中國式奇蹟。

這部電影是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獻禮之作,所謂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如是也。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有多少人能看懂《奪冠》?徐崢選對了小演員,片中還埋了一個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