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973275454

    楊儀極具才幹,為諸葛所喜。諸葛亮幾次北伐都是任用楊儀來制訂計劃,規劃行軍路線,籌措糧草,安排後勤。做事極有效率,又足夠細緻,是個讓諸葛亮省心的後勤人才。按理說楊儀的才華是很多人看在眼裡的,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中記載,劉備稱漢中王時便任命楊儀為尚書。不過同一章節記載兩年後劉備稱帝東征孫吳時,楊儀跟尚書令劉巴不和,改任遙領弘農太守。所謂遙領其實就是個虛職,畢竟當時弘農並不在蜀漢的勢力範圍內。楊儀是被貶官了,從這點可以看出他處理人際關係有問題的缺點已經顯露了冰山一角。直到四年後諸葛亮起用他為參軍(其時馬謖也同樣是參軍的職位)第一次北伐失敗後兩年,馬謖身死,楊儀升任長史。諸葛病重時,密奏皇帝安排自己的後續人選時,指出楊儀雖然有才,但是性情急燥,心胸狹隘,還是性情穩重的蔣琬可以擔任重任。蔣琬雖然也是在諸葛亮軍中擔任長史的職務,但是在楊儀當尚書時,蔣琬只是尚書郞,並且在北伐軍中,蔣琬負責的事務也沒有楊儀繁重。楊儀以為自己資歷老,長幹也比蔣琬高,以為自己會接過諸葛亮的大部分職務,卻沒想到被蔣琬取代,從此心懷怨恨,屢次口不擇言,最後無奈自殺。諸葛亮清楚他的才華,也清楚他的短處,他當尚書時跟上司劉巴搞不好關係,擔任長史時跟魏延勢同水火。同時也看不起同為荊州派的蔣琬等人,更不必說身為降將的姜維。有才而無德,只能擔任副手,而當不了領導。諸葛亮把權力交給他會讓國家陷入混亂,正如魏國大權交入曹爽之手,吳國權力交入諸葛恪之手一樣,德不配位,國必亂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發動機有機油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