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哪個本子更接近作者本意呢?近期與朋友發生了一次爭論,他認為我們研究《道德經》按照文獻學要求就要拿一手資料。
6
回覆列表
  • 1 # 桐鄉梧桐643

    老子對【道】本體的定義

    ——研讀帛書版《道德經》的新發現

    本文題目中的“本體”一詞是指“道”本身,是引申為根本的一個哲學名詞;“定義”一詞是指對“道”的本質特徵及概念的內涵外延的確切說明。

    自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老子帛書版《道德經》出土後,對各種傳統版本的《道德經》諸多文字差異做出了澄清。近古必存真,其中涉及道本體部分最重要的差異修正有兩處:

    一、“奧”與“主”(62章)

    傳統版作“道者,萬物之奧。”其中“奧”字:鄭玄注“奧,猶主也。田無主則荒。”《左傳》有“國有奧主”即謂國之主也。河上公注“奧,藏也。”王弼注“奧,猶暖也,可得庇廕之辭”。

    帛書版則作“道者,萬物之注也。”按整句理解,國內名家釋本作“注”與“主”通。“注”其實和傳統版“奧,猶主也。”意思一樣。有人將“注”釋義為“注入”不符原意,否則原句應是“道者,注萬物也。”

    其實,道作為“萬物之主”,已將河上公、王弼所釋“保藏、庇廕萬物”的意思涵括進去了。

    二、“甫”與“父”(21章)

    傳統版作“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以此。”其中“閱”作“順”解無異議,關於“甫”字:俞樾注“甫,父通”,河上公注“甫,始也”,王弼注“物之始也”。

    帛書版則作“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 其中“順”取代傳統版“閱”,“父”取代“甫”。另外,在北大藏西漢老子竹簡的此句是“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悅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哉?以此。”其句義與帛書版基本一致。

    在以上古語釋義可以看出“奧”與“主”,“甫”與“父”實為同義詞,但後者詞義更貼切、明晰、準確。採用帛書版“萬物之主”和“眾父”,有利於避免對老子原意的誤解誤釋。

    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道”,老子分別是從道本體、道屬性、道功用(法則、規律)三個層次或角度進行闡述的。由於帛書版對“主”和“父”的兩個主要基本概念澄清,所以對第一層次——道本體及其定義,解讀起來就變得比較容易。

    透過多年數遍研讀帛書版《道德經》,發現老子對道本體的定義使用了三個片語概括:萬物之主,天下之母,眾人之父。

    現舉證帛書版《道德經》中原句和相關同義的文字如下:

    (一)、萬物之主

    1、道者,萬物之主也。(62章)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

    3、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4章)

    4、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51章)

    (二)、天下之母

    1、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52章)

    2、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1章)

    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25章)

    4、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20章)

    5、有國之母,可以長久。(59章)

    (三)、眾人之父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21章)

    老子對道本體的定義,還可參考繼承老子衣缽的道家主要創始人莊子的觀點。在《莊子·雜篇·天下》一文裡,莊子按照老子的“道創論”將道本體定義為“造物者”,主張“上與造物者遊”。若將老子對道本體的定義“萬物之主、天下之母、眾人之父”歸納為一個片語,莊子的“造物者”是比較合適的。

    對道本體“萬物之主、天下之母、眾人之父”的外延展現,老子這樣描述:道本體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卻真實存在,“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14章)“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情呵,其情甚真,其中有信。”(21章)

    以上老子帛書版原文采用古文字專家北大著名教授高明先生校注本。未附譯文的原因,一是各種譯本釋義不一致,若採用那一種恐引起不必要的爭議。二是這些古文基本不需要譯文就能看得懂,尤其是老子對道本體描述很簡單也很形象,也很容易讓人懂。

    道德經區區五千餘言,難為了歷史上多少解經者。老子講:“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70章)究其原因之一是由於傳統版本中的“奧”與“甫”兩個關鍵字義含糊不明造成多解,導致後人難以將道本體把握住,沒有理解老子對道本體的定義應是“萬物之主、天下之母、眾人之父”。

    明確老子對道本體的定義極有意義。道本體是道之綱,其它涉及道屬性的,如:慈愛、清靜、虛無、質樸、柔弱、處下、平等、公正、無私、無慾等;道功用(法則、規律)的,如:生而不有、為而不爭、利而不害、善始善成、以柔勝剛、弱之勝強、物極必反、損有餘而補不足、無為而無不為等;以及“唯道是從”而生的人之“德”都是“道”之目。

    今天我們明確了老子對道本體的定義,綱舉則目張,那就為今後研究老子哲學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 2 # 漢字在人間

    《道德經》的傳世本通常指的王弼本、河上公本、傅奕本,也稱為通行本;帛書本是指1973年在湖南馬王堆漢墓發現的甲本和乙本;除簡本是指1992年在湖北荊州楚墓中發現的簡牘本。帛書本有19個較為正規的分章點,含有13個鉤鉤點點,雖然不太正規,但都標註在兩章之間或者應該重新分章的地方,另外還有82個顯然是斷句的符號。

    楚簡本分章多於帛本,其分章點為黑色方塊,一般標於每章之後也有標語之前的,或者標明其他符號空格等。

    帛本和簡本發現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通行本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後。通行本更接近道德經5000言的說法。帛本與通行本相比較有200多不同,固然有說帛本是隨葬品抄寫匆忙,還有許多字是通假字、假借字,但都不失為研習道德經的最佳讀本。

    王弼本的道德經,和河上公的註釋本在字意的解釋上和思想上,被人們公認為是最接近老子原始思想的版本。

    其實不管是哪個版本,都是對“道”的一種詮釋,本來到的形態形式就是千變萬化的,但道的本質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無而生有。

    道的思想一以貫之,通行本把它分成了八十一章,也是為了方便後人解讀。王弼本一共5476個字,其中“不”字出現235次,“無”出現100次,“道”出現72次,這些高頻率的出現都是為了詮釋一個字“道”,然後指導人們依道行事,稱為了德。

  • 3 # 清秋一族

    對此沒有具體瞭解,帛書或許不假,但未必就能絕對代表老子最原始版本。在那個年代,老子的原版《道德經》是不外傳的,只有被少數人所掌握。當原著被其他人抄錄或轉載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會產生遺漏或被擅自更改個別字意的情況出現。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正是諸子百家最鼎盛時期,有很多大學問家在那個年代相繼問世,可見能人很多。那些按自己的認知來理解老子原文字意的編著者應該還是大有人在,篡改原文並非沒有可能。如果是這樣,那麼有一些不同版本的《道德經》被後世流傳下來也就順理成章了。事實上,《道德經》古版本流傳下來的越多,正說明這種可能性就越大,也越是難以鑑別哪個版本更接近作者本意。如果一定鑑別它的真偽,或者說哪個版本可能更接近原意,那麼恐怕也只能從其本源入手才行。《道德經》的本意和內涵即源自老子對陰陽的深刻領悟而來。所以,要想真正解讀《道德經》的本意,抑或甄別各版本的真偽,唯有對陰陽的理解達到一定高度不可。除此,不能也!

    就扯這麼多吧~

  • 4 # 中華文化館

    通行本成書於三國時期,帛書本成書於西漢時期,楚簡本成書於戰國時期,三個版本的成書年代從近到遠,各本之間差異還是相當大的。

    從時間來看,自然是較早的版本與老子原本更為接近。從內容來看,能明顯發現後出版本對先前版本的修改、篡改或錯簡重排。俗話說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一字之差就能完全改變文意。但不知為何竟有那麼多所謂的公知、大師會說各本《道德經》沒什麼區別,自己一通百通了。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嘛?甚至某些人還喜歡言語攻擊別人,認為別人對文字的認真考證是愚蠢無知,就好像不管他們怎麼胡編亂扯都真理似的。

    估計是這些人曾經研讀過一兩本通行本《道德經》,然後想法就定型了,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而且他們無法接受自己花費精力研究出來的那點成果付之東流吧?但事實就是事實,能忽悠得了一時,但不能忽悠一世。面對現實,不斷修正自己的認知才是求道的正確態度。

    楚簡《老子》雖然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版本,但由於殘缺不全且文字古老,難以窺其真容。目前所能見到的楚簡本解讀問題較多,仍需深入研究才能更加貼近老子本意。到時大家就會發現,流傳了兩千多年的《道德經》原來並不是人們所說那個樣子。

  • 5 # 淡漠千里1

    傳世本、楚簡本、帛書本都不是原本。傳世本改動較多,部分改動已導致喪失原意;楚簡本時間最早,但只是部分摘抄本,缺失較多;帛書甲本雖有不少通假字、簡省字,也有一些殘缺,但相對而言更符合老子的原意。《道德經》原作者可以肯定是一個人。所謂多人分階段完成,正是不斷有人篡改形成的假象。

  • 6 # 阿覺

    從中可以看出華人與希臘人研究哲理方向的不同。華人研習帶有極大功利性,於我於人於家於國於世無益者,極力否決,反之極力往自己這邊扯。發展下來,中國哲學己完全背離宇宙法則,邏輯推導陷入人為概念陷阱,不能指導自然科學研究,千年下來導致技術落後於西方;這是不爭的事實。

    道德經以宇宙為準則,孔子學識所限,等而下之以人為準則,拜老子為師並非其謙虛,實不能窺透宇宙真諦。而儒家又分出兩派:法家和儒家(說法家以老子為師那是儒棍自我拔高本門智商),研究的頂點都囿於人性。所以有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惡之爭。其實人性無謂善惡,無非是為完成人生密碼DNA的延續,被迫採取的萬千形式的選擇。冠之以善惡之名,如勞蘭德所言:人類一思考,上帝便發笑。

    儒家即使等而下之只以人性為頂點,法家《商君書》役使華人行為兩千多年;儒家禮教操控華人思想亦近兩千年。

    單舉一例:道德經其中一句:欲滅強者先使其更強之,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搞不懂。范蠡是如何教勾踐滅吳的過程,大家想想都覺得厲害;任你儒學以人性善惡為頂點,無論如何也不會有這邏輯思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系統的學習藝術是否能搞好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