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傑少說熱門

    你好,這裡是我根據各位史學大師以及自我閱讀之後的一些小小看法。

    關於曹操想不想當皇帝這個問題,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關鍵就是曹操說的那一句話‘如果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部分歷史學家認為這句話就說明了曹操不想當皇帝,也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是暗示曹操兒子當皇帝,根據部分歷史學家以及我自己的判斷,我認為曹操那個時候就是走一步算一步,因為可以根據曹操的《讓縣自名本志令》中可以看出,他對於自己的江山是沒有規劃的,他只有完成霸業的理想,他不知道後面的路該怎麼走,但是要說曹操不想稱帝,這是不太現實的,畢竟曹操有條件。但曹操本質上還是政治家,政治家是有所考慮的,這裡主要分析他的四個顧慮。

    第一條 不吉利 曹操曾在年輕的時候說過,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詳也,在他年輕的時候,無論是董卓廢立皇帝,袁紹另立皇帝,袁術自立皇帝,都在皇帝問題上犯了錯誤,他都是不以為然的,認為換皇帝這個事情很不吉利,這個觀念可能到了曹操晚年,仍然還有存在。

    第二條 受恩寵 曹操世受漢恩,曹操這個家族世世代代收到大漢王朝的恩寵,他報恩的思想可能還是存在的,至少不忍心下手。

    第三條 難改口 曹操一直信誓旦旦,說自己只是想做個晉文公,齊桓公,絕不會篡漢的,賭咒發誓了很多次,最後他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

    第四條 不合算 曹操太清楚劉備,孫權是什麼樣的人,他非常清楚只要他曹操一稱帝,劉備孫權馬上跟進,最後篡漢的罪名,曹操自己背上,他們安安全全去當皇帝,比較方便了他們。其次,曹操雖然現在不是皇帝,但仍然代表中央,劉備,孫權這些人,再怎麼稱王,也只是地方。如果曹操當了皇帝,他們也跟著當了皇帝,那雙方的關係便從中央對敵方變成了,對方對對方了,這樣很不合算。

  • 2 # 豫北老崔

    首先我們早知道當時的東漢雖然經歷了黃巾起義和群雄割據,但天下人並沒有認為大漢將亡。東漢之所以戰亂不斷不是皇帝昏庸無道而是臣子無得,先有外戚專權以及宦官當政和權臣當道才使東漢成了這副田地。可以說東漢皇室並沒有失去人心,袁術之前得玉璽貿然稱帝,曹操以天子詔書下令諸侯剿滅袁術,雖然多位諸侯並未奉詔,袁術還是敗的體無完膚。袁術的敗主要還是不得天下人的支援,曹操後來雄居北方實力最強,有一統天下的實力,可曹操並未得到天下人的心,貿然稱帝實屬不智,曹操一代梟雄焉能不知其中的道理。

    東漢承接西漢,西漢又承接於秦,當時的人們重禮法,對於出身也及其看中。曹操本姓夏侯,後過繼於曹家,曹操宦官之後人盡皆知,就是曹操的出身註定曹操無法稱帝。曹操如果貿然稱帝的話,不但士族看不起曹操,就連底層百姓也會不屑於曹操為天下之主,假若被有心人煽動,曹操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的。甚至自己手下也會出現反自己的局面,畢竟群臣之中也有心存漢室的,曹操加封自己為魏王群臣的反應可見一般。

    除了以上原因外,還有就是局勢不允許曹操稱帝。如果曹操稱帝形成一個政權,三國鼎立的東吳和蜀漢自然而然也就相繼稱帝,如此這般天下仍然是四分五裂的局面。曹操在之前明確說過自己不會代漢自立,曹操稱帝不但違背自己的誓言,還讓一個天下出現多個政權,曹操這個帝位也將要揹負千年罵名。

    通過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從多個方面來說,曹操不稱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曹操加封魏王完全可以說為後世稱帝做鋪墊,曹操有生之年沒有一統天下也就說明曹操並沒有收復天下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梟雄曹操還是深知此道的,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或許是曹操自我的肯定吧。

  • 3 # 奕天讀歷史

    之後,曹操舉兵南下,與孫劉聯軍大戰於赤壁。如果曹操能夠在赤壁之戰中取勝,那麼一統天下,就變得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可是,曹操敗了,三足鼎立之勢隨即形成。此時,即便是曹操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依然是群雄中實力最強者,曹操同樣有稱帝的資本。此時的曹操,還是沒有稱帝。

    其後,劉備取益州,得漢中,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起兵北伐襄樊。孫權背棄了孫劉聯盟,投向了曹操,襲取了荊州,殺死了關羽。襄樊大戰之後,孫權上書曹操稱臣,並勸曹操稱帝。曹魏的大臣,陳群、夏侯惇、司馬懿等人也勸曹操,可曹操再次拒絕了。

    曹操在襄樊大戰的第二年去世,終生沒有稱帝。曹操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應該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首先,曹操內心有英雄情結,希望做一名能臣。

    我們最熟悉的對曹操的一句評語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但是,按照《後漢書》所載,許劭所說的原話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曹操聽完大笑而去,非常的開心。

    東漢末年,恰逢亂世,黃巾軍紛起,群雄爭霸,曹操正好可以做一名匡扶漢室的英雄。這一點,在曹操自己所寫的《述志令》中,也有所表達:“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正是因為有他曹操在,所以,漢室才得以延續。而在他去世之後,曹操希望在他的墓碑上刻上“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就心滿意足了。

    其次,曹操知道天下大勢未定,還要籠絡人心,不能成為眾矢之的。

    同時,諸侯眾多,誰妄自稱帝,其他諸侯就可以憑此為藉口,討伐之,使之成為眾矢之的,而且結局都比較慘。比如有名的袁術,原本不稱帝的話,還可以得到一些幫助。結果,袁術一稱帝,很快就眾叛親離,成了孤家寡人,連戰連敗,最後悲慘的死去。

    曹操耳聰目明,為了籠絡到更多人的支援,自然不會貿然稱帝。

    再有,曹操握有實權,雖未稱帝,實權跟皇帝沒有兩樣。

    曹操雖然在赤壁之戰中失敗,丟失了本已到手的荊州大部分地盤。但是,曹操揮師西進,很快奪取了關中,涼州等地,並趕走了反叛的馬超。曹操以此為功,讓漢獻帝准許自己“參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一套,後來基本上成為了歷朝歷代篡位之前的標準流程。

    曹操接著又迫使漢獻帝封自己為魏公,封地達到了十郡國之多,遠遠超過西漢初期劉氏藩王的封地。

    曹操在收降張魯,得了漢中之後,又逼迫漢獻帝加封自己為魏王,同時,“加九錫”,並立曹丕為世子,公然違背了漢高祖所定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

    緊接著,曹操僭越使用天子禮儀,穿戴、儀仗、裝飾,以及居住的宮殿,全都按天子形制。此時的曹操,名義上還是漢臣,實際上已經是皇帝了,又何必急於一個皇帝的虛名。

    最後一個原因,曹操希望自己的兒子曹丕篡位。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襄樊大戰之後,孫權向曹操稱臣,勸曹操稱帝。曹操呢,將孫權的書信交給了群臣看。這其實是曹操的一個試探,群臣中的大部分都支援曹操篡位。

    此時的天下,劉備僅僅佔有益州和漢中之地,而孫權隨拒有江左之地,可是名義上是曹操的臣子。可以說,曹操從名義上完成了大部分疆域的統一。再加上群臣的支援,曹操稱帝的條件,已經非常成熟。

    事實上也是如此,曹操很快去世,曹丕繼任魏王后,逼迫漢獻帝禪位,登基成了皇帝,建立了曹魏。唯一讓曹操失算的是,曹丕偏偏將諡號給顛倒了一下,自己佔了“文”的諡號,成了魏文帝,反而給了曹操“武”的諡號。

    曹操雖然沒有篡位,但是還是被曹丕追為了魏太祖武皇帝,太祖是隻有開國皇帝才有的廟號呀。曹操到底是篡位了,還是沒篡位呢?曹操、曹丕,也是一對活寶父子呀。

  • 4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很多時候事情就是那麼有趣。劉備和孫權,想稱帝而沒實力。但曹操有實力卻不想稱帝。

    在劉備,孫權,曹操三人中。稱帝野心最旺盛的應該就屬劉備了。但劉備一直以來都實力不到位。所以稱帝在劉備看來就是一個虛無縹緲的事情。劉備漂泊大半生。直到赤壁之戰後,劉備才算是佔據了大半的荊州之地,有了棲身之地。後來劉備又奪取了益州。這個時候的劉備才算根據穩固。但此時劉備依舊無法稱帝,劉備身為漢室宗親,從他起兵以來,劉備一直都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只要漢獻帝還在一日,那就永遠沒有他劉備稱帝自立的一天。否則劉備立刻就會成為一個別人口中的亂臣賊子。其蜀漢勢力內部也會出現不穩。歷史上漢獻帝被逼退位後,劉備第一時間就稱帝自立。其著急的態度也足夠表明了劉備稱帝自立的野心有多麼的旺盛。很可能劉備內心裡對曹丕充滿了感激。

    孫權不稱帝,一是因為東吳勢力內部掣肘頗多,不論山越還是東吳內部的勢力都很不穩定。二就是因為孫權名不正言不順。歷史上曹丕稱帝可以說是禪讓得來的皇位。而劉備稱帝也可以說他是繼承了漢室的國祚。唯獨孫權,至始至終他都是一個臣子,他如果稱帝的話,名不正言不順。肯定會被世人所詬病,認為其是叛逆政權。所以孫權才會臣服於曹丕。直到曹丕稱帝九年後才背叛曹魏稱帝自立。

  • 5 # 小鴻哥

    曹操是三國之一的曹魏政權的奠基者,曹操一直到死都沒有稱帝。說他沒有那心思也不現實,他也有那資本實力稱帝。但他終歸沒有邁出那一步。後世指責曹操,是因為曹丕稱帝了。東晉人認為正統得自蜀漢,並不是曹魏。宋人更是指責曹魏篡位,蜀漢才是正統。請問西晉跟宋朝乾的事跟曹丕有區別嗎?他們原來不是魏臣、周臣嗎?五十步而笑百步。 人的野心是一點點成長起來的。一開始大部分亦是向善的,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小時侯老師問我們長大後想做什麼。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老師、警察、醫生、科學家等之類的。沒有那個小孩講以後要做小偷、騙子等的。就是曹操年輕時也是想拯救大漢於危難之中。曹操終其一生都沒有邁那一步,要從他的一生過程去看。

    曹操是曹嵩的兒子,太監曹騰的孫子。因為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據曹瞞傳和世語講曹嵩原來姓夏侯。而陳壽根本沒有查到原來姓什麼。三國志:莫能審其生出本末。祖父曹騰做到中常侍大長秋並封為費亭侯。這是太監能做到的最高官職,而且太監能封侯也說明非常受皇帝寵信。有曹騰這層關係,曹操進入仕途也更容易了。 下面講述下各個時期的曹操。

    公元175年—公元185年時的曹操:

    年輕時的曹操疾惡如仇,執法如山。可以說是一個富有正義的青年。公元175年曹操擔任洛陽北部尉。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首都北部區公安局長。據曹瞞傳曹操擔任北部尉的作為: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這時的曹操不畏強權執法如山。後來還把大太監蹇碩的叔叔殺了。曹操得罪了宦官集團,於是想整曹操。但是他們整不到,是因為曹騰在蔭護。續漢書:素以仁厚稱......在省闥三十餘年,歷事四帝,未嘗有過。好進達賢能,終無所毀傷。其所稱薦,若陳留虞放、邊韶、南陽延固、張溫、弘農張奐、潁川堂谿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伐其善。就是說曹騰為人仁厚,伺候過四任皇帝。還推薦了很多賢士。宦官集團於是給曹操升官調離洛陽。三國志:遷頓丘令。在這段時間漢靈帝寵信十常侍,引發暴發了黃巾之亂。曹操深感憂慮,獨自準備刺殺十常侍之一的張讓。(漢靈帝把張讓視為父親)孫盛異同雜語: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曹操刺殺時讓張讓發覺了,依然能舞著戟邊戰邊退。說明曹操的武藝也是不錯的。這時候的曹操是一個熱血的愛國青年。曹操多次上書為黨人仗言,陰指宦官集團是奸邪盈朝。漢靈帝根本不理會,曹操對漢靈帝失望。魏書: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復獻言。

    曹操二十歲左右曾不斷的詢問許劭他怎麼樣?許劭是東漢著名的品評士人,月旦評就是他創辦的。如果能得到許劭好的品評,那仕途更加一帆風順。(軍師聯盟就有月旦評的劇情)據魏書曹操多次詢問,許劭並不回答。最後逼的沒辦法了才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就說曹操在太平時是能臣,亂世就是奸雄。當時誰都知道天下將大亂,所以曹操只能做奸雄了。當時曹操的反應是:大笑。有人認為曹操非常高興,因為他想做奸雄。那是不對的,這時的曹操還是熱血愛國的好青年。至少為啥大笑,我認為曹操的想法是:我怎麼能是奸雄,無論是能臣還是奸雄都代表有能力。按照後漢書的說法是: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就是說在太平時曹操是奸賊,亂世就是英雄。曹操大悅而去。跟魏書倒過來了。

    公元185年—公元195年時的曹操:

    公元184年暴發黃巾之亂,地方又叛亂以涼州幽州最甚。三國志:金城邊章、韓遂殺刺史郡守以叛,眾十餘萬,天下騷動。東漢無力征討,只能讓各地自行徵兵平叛。於是各地世家大族紛紛成為軍閥,擁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大姓的私人武裝在三國仍然活躍。三國志:孫權已沒,大臣未附,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 東漢朝廷任命曹操為騎都尉,討潁川賊。後升為濟南國相(相當於一郡太守)曹操還是如當初做洛陽北部尉時一樣疾嚴如仇、不畏強權、執法如山。三國志: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於是奏免其八,禁斷淫祀,奸宄逃竄,郡界肅然。但是同樣也是得罪了很多人。據魏書曰:於是權臣專朝,貴戚橫恣。太祖不能違道取容。數數幹忤,恐為家禍,遂乞留宿衛。拜議郎,常託疾病,輒告歸鄉里。築室城外,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弋獵,以自娛樂。曹操不想違背自己的本心去討好那些權臣和貴戚橫恣。又怕害了家人,不得已稱病回家。

    這時一些人對漢靈帝越來越不滿,密謀廢掉漢靈帝另立新君。以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為首並連結豪傑。他們把這事告訴曹操希望得到支援,曹操拒絕了。理由:1夫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2伊尹、霍光行廢立之事能成,那是因為他的權力大,內外都有人支援。

    3諸君自度,結眾連黨,何若七國?合肥之貴,孰若吳、楚?而造作非常,慾望必克,不亦危乎!廢立天子是天底下最不詳的事,這個觀念可能影響了曹操的一生。

    公元188年漢靈帝招募壯丁組建西園八校尉。西園八校尉是:蹇碩、袁紹、鮑鴻、曹操、趙融、馮芳、夏牟、淳于瓊。不到一年漢靈帝駕崩。以大將軍何進為代表的武人集團跟宦官集團矛盾日漸加深。何進想除掉宦官集團,但何太后不同意。(坑兄呀)袁紹提議召邊將逼太后同意除掉宦官集團。曹操當時知道了認為是個餿主意肯定會失敗。結果太監先下手為強殺掉何進,袁紹再領軍盡誅太監。董卓入京廢少帝立漢獻帝,京師大亂。董卓想拉攏曹操,但他不願跟董卓為伍跑了。到了陳留招募士兵準備討董卓。三國志: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

    公元190年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等人同時起兵各帶著數萬人會盟討董卓,推舉袁紹為盟主。曹操也帶著他的人馬來會盟。孫堅率先攻到距離洛陽九十里處,董卓劫持漢獻帝往長安並焚燒洛陽。(孫堅進入洛陽後就退軍了)袁紹等人都不敢追擊。曹操對他們講: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袁紹等人不為所動。曹操獨自率領自己的人馬向西追擊董卓。只有陳留太守張邈派了部下隨曹操西行追擊。因曹操人馬少,所以大敗。曹操坐騎中箭,還是曹洪把馬讓給曹操才得已趁夜跑了。三國志:太祖失馬,賊追甚急,洪下,以馬授太祖,太祖辭讓,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這時候的曹操難道不是公忠體國的漢臣嗎?曹操回到盟軍處痛斥各諸侯,並離開盟軍去繼續招募軍隊。三國志: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當初在洛陽鮑信就勸袁紹攻打董卓,袁紹沒有聽從。鮑信於是回到家鄉招募人馬。曹操獨自追擊董卓的事給鮑信留下好感覺。後來鮑信迎曹操為兗州牧。所以曹操能得到兗州,鮑信是關鍵人。

    公元191年袁紹與韓馥謀立漢室宗室幽州牧劉虞為帝,並對外宣稱漢獻帝不是劉氏的種。袁紹又找他的老朋友曹操。曹操回書拒絕:今幼主微弱,制於奸臣,未有昌邑亡國之釁,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諸君北面,我自西向。就是說一旦另立天下將再次大亂。因為你袁紹能另立,別人也能另立別的漢室宗親。你們就在北面朝拜新君吧,我還是隻認漢獻帝。後來袁紹得到一玉印,故意秀給曹操看。在漢朝只有皇帝才能用玉印,其他人是不能用的。據蔡邕《獨斷》載:天子璽以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 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袁紹的其意就是想自立為帝。曹操對袁紹的行為感到非常討厭。三國志:太祖由是笑而惡焉。曹操都討厭這種行為,自然當時曹操也不會有那想法。

    曹操之後得到兗州的東郡之地,接著又掌控了整個兗州成為兗州牧。有了一州之地、有了立身的根基地、有了爭霸的資本。開始了匡濟大漢天下。先前曹操討董卓失敗就是因為人馬太少了,如果當時他有幾萬人未必不能一戰奪回漢獻帝。 這時的曹操的志向只是想為國討賊建功,希望死後能在墓碑刻上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這時曹操晚年所說的話。我認為這時的曹操志在於此。曹操還曾說過自祖父、父親到我,我們曹家已經三世受漢朝厚恩了。曹操還經常對他的老婆們講這事。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公元196年—公元206年的曹操:

    漢獻帝到了許昌後對曹操加官進爵,把能給的封賞都給了。下面列下漢獻帝給曹操的封賞:假節鉞、(代表皇帝行使權力)錄尚書事、(總領朝政)領司隸校尉、(監督百官)大將軍(最高軍事統帥,位在三公上),封武平侯(大臣能封的最高爵位縣侯。後漢書郡國志—豫州—陳國—武平)曹操地位在天下諸侯之上,地位可以說是僅次於天子。但是實際上並沒什用處。代表皇帝行使權力?總領朝政?監督百官?統帥全國軍隊?也就在自己地盤上而已。其實諸侯根本不會聽從的。但明面上諸侯還是會裝一裝的。漢獻帝認為有曹操大漢中興有望。

    但漢獻帝到許昌後跟曹操的矛盾了日漸加深,或者說是帝黨跟曹黨矛盾加深。原因就是爭權奪利。後漢書: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自都許之後,權歸曹氏,天子總己,百官備員而已。就是說漢獻帝到了許昌後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權力,身邊的近侍侍衛都是曹操的人。權力在曹黨那裡,漢獻帝身邊的人都非常不滿。就連漢獻帝的丈人伏完都不接受漢獻帝給的輔國將軍職位,因為有名無實。後漢書:建安元年,拜完輔國將軍,儀比三司。完以政在曹操,自嫌尊戚,乃上印綬。(國丈伏完)當時天下各諸侯擁兵自重,除此之還有黃巾軍和盜賊群盜。(其他造反的百姓)北邊有袁紹、東邊有呂布、南邊有劉表、張繡、袁術、孫策、劉繇、西邊還有韓遂馬騰。還有盤居在各地的眾多小諸侯。漢獻帝不過十五歲的未成年人,曹操能把大權交給漢獻帝嗎?再說自古以來的權臣那個不安排自己的親信的?諸葛亮不也把費禕、董允、蔣琬、郭攸之這些親信安排在阿斗身邊。就像周公和霍光不也受到別人陷害。當時周武王的弟弟們猜忌周公,燕王劉旦和長公主、上官等人狀告霍光。武王的弟弟們聯合紂王兒子叛亂,劉旦等人密謀先除霍光再廢漢昭帝。還好因為周成王漢昭帝英明他們才沒有成功。三國志:以周公之才,猶有管、蔡流言之變,霍光受任,亦有燕、蓋、上官逆亂之謀,賴成、昭之明,以免斯難耳。

    漢獻帝只是一個十五歲的未成年人,那裡受的住底下人的讒言。漢獻帝身邊的百官要是有能力就不會從長安跑出來了。曹操一邊要南征北討,一邊又要小心後方不穩。公元196年—公元199年曹操跟呂布、袁術、劉表、張繡、楊奉等人交戰,還要面對黃巾和盜賊。有誰考慮過曹操的艱難?於是曹操把那些進讒言的人都殺了。漢獻帝氣的不行於是直接對曹操攤牌。後漢書: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漢獻帝的意思是講你能真正輔助我就該還政於我,如果不能就把我拋棄了吧或者把我廢了。當時曹操大驚失色,退出後滿身大汗。從此之後曹操不再朝見漢獻帝了。原因後漢書也講了: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我認為曹操的心境開始產生了變化。曹操也許會想:當年不畏死刺殺張讓,為了誰?當年我獨自率軍追擊董卓差點死掉為了誰?當年袁紹等人要另立,我獨自向西為了誰?當年諸侯無一人護駕,只有我率軍前去。為了誰?

    公元199年漢獻帝把誅殺曹操的詔書藏在衣帶中讓董承聯合其他人誅曹。此事後漢書三國志都有記載。也有質疑董承衣帶詔真偽。資治通鑑的說法是稱受,就是董承自已說的而已。但董承誅曹操真的是為了漢獻帝?為了大漢王朝嗎?在我看不是的。董承是董卓女婿牛輔的部下,就是董卓餘孽的餘孽。根本談不上忠君愛國。當年曹操去迎接漢獻帝,董承還率軍阻攔。據獻帝起居注:承曰:舉事訖,得曹公成兵,顧不足邪?就是說幹掉曹操,他的人馬就歸我們了。根本不用怕他人了。事情洩露了,曹操誅殺董承一黨。權臣受到皇帝這樣對待,一般都會廢掉皇帝另立的。但是曹操並沒有這樣幹。當初劉備也是參與了董承誅曹操事的。也許是因為劉備認為董承他們不能成事才跑的吧。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時給漢獻帝的表章就講: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承見陷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曹操當時會放過劉備那是因為不知道。據三國志後漢書董承是公元200年正月洩密被誅的,而劉備在公元199年就已經率軍去阻攔袁術去找袁紹了。 公元204年曹操攻下冀州,任冀州牧。把自己的大本營遷往鄴城。從此每次征戰回來都不回許昌而是回鄴城了。三國志:公自淳于還鄴、公還鄴、公還鄴、公還鄴。

    公元208年—公元220年的曹操:

    公元208年曹操恢復西漢的丞相制,並廢除三公制把權力集中在丞相府。曹操把丞相府設定在許昌,而曹操不打仗時卻待在冀州鄴城。打完仗回來也是回到鄴城。曹操把大本營設定在冀州鄴城就是因為遠離許昌,要陪植自己的勢力和力量。原因曹操在述志令講明瞭: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所以要牢牢抓住軍政權。 公元210年曹操公開發表《述志令》講述自己從年輕開始到今天抱負和志向,也是一生的寫照主要有三點:

    1年輕時我想為國家討賊建功。能封個侯做個徵西將軍就滿足了。我的願望就是死後能在墓碑刻上: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

    2國家要是沒有我的話不知道有多少稱王稱帝。

    3有很多人不信我的話,要我把軍政權交出來到武平侯國終老。這樣的話我離死也不遠了。我是為了子孫和國家考慮。

    曹操之後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地方並封公、王建國。如蕭何故事、封魏公、位在諸侯王之上、魏王、設天子旌旗。這些都不是漢獻帝自願給的,是曹操及其部下逼迫的。很多人覺得曹操既然能做魏公、魏王,那麼魏帝也同樣能做的。曹操就是為了做魏帝做準備。我認為不是的,如果曹操要做早就做了。曹操做這些事其他就跟任冀州牧、丞相開府是一樣的。就是穩固自己的地位。曹操當時外有孫劉內有帝黨蠢蠢欲動。曹操做冀州牧也好做丞相也好,都是漢廷下面的行政機構。曹操要建立獨立於漢廷之外的行政機構,升拔自己的文臣武將。

    公元212年曹操從割河內郡、東郡、鉅鹿郡、廣平郡、趙郡等割了十幾個縣劃歸到冀州魏郡。皆是戰略要地。(魏郡一個郡頂幾個郡)公元213年以冀州十個郡為魏公國。公元216年又進爵為魏王還兼任丞相和冀州牧。獻帝傳載詔: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稱公稱王后曹操立馬建立魏公國魏王國行政機構。魏王國的官員:荀攸、毛玠、常林、徐奕、崔琰、何夔、王粲、杜襲、衛覬、和洽、袁渙、張範、涼茂、國淵、王脩、鮑勳、鍾繇、華歆、王郎、程昱、蔣濟、劉放、孫資、劉廙、傅嘏、桓階、陳群、陳矯、盧毓、和洽、常林、楊俊、高柔、徐邈等。上面這些多是文官,曹操的諸位將軍們都身兼魏王國職位,但史書並未記載明確官職,只知道夏侯惇是魏王國前將軍。魏書曰:時諸將皆受魏官號

    公元219年孫權上書向曹操稱臣。講天命在曹操這裡,勸曹操稱帝。曹操把孫權的上書給眾人看並講:孫權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烤呀。就是說曹操認為稱帝是非常不利的或者說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陳群桓階等人可是不管這些,他們太希望曹操稱帝了。曹操沒有辦法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很多人講曹操的意思是讓曹丕稱帝,因為周文王兒子周武王取代了商朝。我認為曹操的意思不是這樣的。曹操的意思是講天命如果在曹家的話,我就做周文王好了。因為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臣事於殷。周文王終其一生都是商朝臣子,周文王並沒有讓兒子取代商朝。所以曹操也想以漢朝臣子而終。曹操曾說過: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曹操是想做周文王,至於兒子是不是周武王那也不干他的事。周武王滅了商朝,但後世卻少有罵周武王和周文王。反而歷代對周文、武評價非常之高。西漢初儒家認為周武王取代商朝是順天命、承人心、是革命。黃老學說認為是弒君、篡逆。轅固生反問:必若雲,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高皇帝指的是劉邦)漢景帝下令不要再討論了。漢武帝時儒家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思想。

    曹操不敢稱帝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畏名義。司馬光講:以魏武(曹操)之暴戾強伉,加有大功於天下。其蓄無君之心久矣,乃至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豈其志之不欲哉?猶畏名義而自抑也。意思是說曹操有功於天下,早就對漢獻帝沒有君臣之心。(應該是自衣帶詔之後)不敢廢漢獻帝自立,難道是他不想嗎?只不過是畏名義而不敢。這裡的名義指的是儒家三綱五常思想。所以曹操才說孫權的勸進是想把他放在火爐上烤。當年的王莽就是前車之鑑,世代讓人唾罵,特別是在漢代。曹操一稱帝,劉備孫權就會跟著來。篡漢的罪名就由他來背。來看下劉孫稱帝告天文。劉備: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孫權:孽臣曹丕遂奪神器,丕子叡繼世作慝,淫名亂制。

    綜合起來就是三個原因:

    不祥:這一點在許攸等人密謀廢漢靈帝時就講過了。

    報恩:曹操在述志令講:昔樂毅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後嗣乎!”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過於三世矣。

    畏名義而自抑:至於不少人講的士族不支援是不對的。陳群桓階董昭等人紛紛勸進,怎麼能說士族不支援。曹操封公封王的時候又有多少士族跳出來反對呢?那個國家那個政權沒幾個刺頭。劉備稱帝時秦宓費詩等人不是跳出來反對嗎?能說益州士人不支援嗎?最先跳出來勸進就是益州士人張裔、黃權、楊洪、何宗、杜瓊、譙周等人。

    歷代帝王將相給予曹操的評價都是非常之高。自宋代開始曹操在民間的形象一落千丈。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 6 # 無敵紫荊

    不稱帝原因

    1. 曹操深受儒家文化忠、孝、仁、義等理念的薰陶,不想揹負亂臣賊子的罵名。 因此曹操在對外征戰的過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義出兵,以天子的名義對各地諸侯興師問罪,使自己站在正義的一面,取得了民心的支援。 董卓為何受舉國唾棄,呂布為何兵敗,歸根結底都是不得民心的結果,曹操如果廢掉漢獻帝,登基做皇帝,那與董卓、呂布等人有何區別? 曹操的人生智慧遠在董卓、呂布之上,是萬萬不會做那種受千夫所指、萬世唾罵的蠢事的。

    2. 從當時的政治形勢看,曹操對自己稱帝后的後果,還沒有絕對的把握,不敢冒險。 雖然曹操已經控制了漢室宮廷,但是他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北方,西南的劉備和東南的孫權一直對他虎視眈眈,天下還未大一統。 一旦曹操他有異心,貿然稱帝,就會受到劉備、孫權的聯合攻擊,也會遭到天下英雄的共同討伐,這樣就必然陷入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被動。 雖然曹操此時兵多將廣,但是仍然畏懼蜀吳聯合攻魏,更擔心失去天下的民心,失去目前大好的局面。 東吳的孫權曾上表曹操,表示願意俯首稱臣,奉曹操為帝。曹操當即識破了孫權的伎倆,笑著說:“孫權小兒欲使吾居於爐火上焉!”

    結語:後來曹丕果然不負眾望,深諳父親遺志,代漢稱帝,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我想曹操若知道自己的兒子做皇帝了,也該含笑九泉了,就是因為他當年的隱忍才造就了後世子孫的帝王之業。

    喜歡的關注點贊

  • 7 # 半夢半醒半真半假

    說到曹操,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就是陰險狡詐,是個小人,這是《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那麼歷史上的曹操是什麼樣呢?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作為一方諸侯佔據中原,又將漢獻帝接到他的地盤——許,挾天子以令諸侯,極大的掌握了主動權。曹操雖然掌握著實際大權,但是名義上他卻只是丞相,始終沒有把傀儡皇帝取而代之,這是為什麼呢?

    曹操出身豪門,確因為是宦官之後,仍然是被當時的人看作是寒門。宦官之後是怎麼回事呢?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時期有名的宦官,也就是太監。曹騰沒有生育能力,但是也想像正常人一樣,有人為他向老送終,於是收養了個養子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親。

    曹操幼年才華出眾,後被州縣以“孝廉”推薦給了朝廷。東漢末年,爆發了著名的黃巾大起義,曹操就是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一步步的強大起來,逐步掌握了兵權,成為了割據一方的大諸侯。曹操和當時的一些諸侯不同,他沒有急著稱帝建國,而是繼續奉漢獻帝,直到病死也沒有當一天的皇帝,死後他的兒子曹丕稱帝才給他追加了個魏武帝。

    曹操致死不稱帝的原因有哪些呢?在曹操的《述志令》中有這樣一句話“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周室也。”曹操認為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和晉文公之所以能稱霸中原、名垂千古,不光是他們的兵馬強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供奉周天子。所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吸取歷史經驗。曹操挾天子就可以用天子的名義發動對外戰爭,發動的戰爭在名義上就可以說是正義的,這種正義是任何諸侯(包括董卓)都不具備的,甚至可以說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東漢末年王室衰微,何進、董卓等人都曾把持政權,但是都沒有敢貿然稱帝,曹操如若稱帝,必然會背上漢賊的罵名,遭到天下人的唾罵。再有就是當時戰亂紛爭,曹操並沒有統一天下,只是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地區,在南方還有孫權、劉備等割據勢力。倘若貿然稱帝,正好給他們討逆漢賊的口實,使孫劉聯合成為可能。這時的曹操不管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就都是被動了,不再掌握主動權。

    梟雄曹操可是再精明不過了,他自然看的更為透徹。既然已經掌握了國家大權,就運用這些便利的權力實現自己統一全國的霸業吧,皇帝的虛名不要也罷。

  • 8 # 白雲山水居

    曹操沒有稱帝,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大漢朝的政治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一直以來,曹操都是打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旗幟,來打造自己的勢力。天下的百姓仍然在遙拜天子。

    第二個原因,曹操的部下很多還是自認是大漢的臣子,認可曹操只是大漢的丞相。投奔曹操都是指著天子來的,為的是可以靠近政治中心,做天子近臣。

    第三個原因,曹操稱王時就有很多人反對,侍中荀彧就是他們的代表。他對曹操說“丞相興義兵,本來就是匡扶漢室,應該明白對皇帝的忠誠和守臣子的節操,不可逾越本分。”後董昭帶頭反對荀彧的說法,於是曹操才勉強登上了王位。但是這給曹操敲了警鐘,天下人還是好多忠於漢室的。雖然後來曹操殺了荀彧,但自己也知道沒有辦法在他有生之年讓天下歸心了。

    所以曹操沒有在他任內稱帝,是因為他不敢啊!

  • 9 # 使用者5754994028

    曹操一直沒有稱帝有兩個原因。

    其一:曹操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曹操是宦官集團出身,但他卻認為宦官是一個沒落的集團,而且還反過來打壓宦官集團。董卓進京後勢力龐大,霍亂朝綱。曹操這時有沒有依附董卓、反而刺殺董卓。等自己有點勢力後又對抗董卓,最後又迎天子漢獻帝回城、依然把漢獻帝捧在最高位置…等等。曹操自己的政治立場站得很堅定。縱觀曹操的一生,他的政治遠見基本都是正確的。直到三國鼎立時期,曹操雖被封為魏王、但他依然沒有稱帝,就像司馬懿說的,漢朝雖氣數已盡,但白足大蟲雖死而未僵,天下人大多還是向漢不向曹。

    這一點從自己的謀士荀彧就可以看出來。荀彧是堅決反對曹操稱王的,更別說曹操稱帝了。這讓曹操傷透了心。從此曹操和荀彧變成了從無話不談到一言不發、最後還逼死了荀彧。

    曹操的死敵劉備就因為是漢室正統,打著皇叔的名號就可以與自己對抗、與自己掙天下。此時如果曹操稱帝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罵名和影響,還有就是怕手下的人來刺殺自己。所以這是曹操不稱帝的一個原因。

    其二:曹操是一位很有野心的人。

    《短歌行》裡最後一句“周公吐普,天下歸心”充分說明了曹操想一統天下、使得天下人心都歸向他.而快到他死的時候都還沒有統一,還有東吳蜀漢沒滅。所以這時曹操稱帝沒顏面。

  • 10 # 莫地方

    一代奸雄曹操不稱帝,那是因為時機未到。

    曹操為宦官之後,得不到門閥士族的認可,反而會被排斥的,他的出身不利於自己稱帝。

    不斷髮展自己勢力,統一北方、清除忠於漢室勢力,架空漢獻帝,加深自己在北方影響力。

    赤壁之戰後,局勢未移明瞭,這個時候誰也不敢稱帝,一旦稱帝必為會成為眾矢之的。

    他最鍾愛謀士謀士荀彧,忠於漢室,反對曹操成為公爵並封王,他的行為不利於漢室,曹操為此只能殺死好友荀彧。天下未定,貿然稱帝,必然不利於曹操自身利益。

    還有就是袁術自認出身顯赫,握有玉璽,貿然稱帝,群雄討之,最終慘死淮南。這要曹操不得不顧慮,這個時候稱帝,實在不是最佳選擇,有可能要自己身敗名裂,他只能等機會。

    曹操若不想稱帝,也不會廢三公,稱丞相,加九錫,封魏公、稱魏王,並以天子輿服儀仗”,可以說曹操就是緊鑼密鼓的一步步準備篡漢稱帝。

    曹操一系列行為,稱帝之事必然早已準備,只是時機未到,至死都沒有等到稱帝良機。

    曹操若不想稱帝,也不會精心策劃數十年,只是未等到合適良機,至死未稱帝。曹丕繼承曹操之位後,局勢已明顯轉變,這個時候曹丕篡漢立魏開始稱帝,歷史正式進入三國時代。

  • 11 # 科爾的戰術板

    曹操沒有稱帝,自然而然是和他本人有關係,縱使他有很好的外在條件和實力,縱使他已經在統一國家的大業上走在了整個三國諸侯的最前方,但他仍然沒有選擇稱帝,而是在曹丕他的兒子繼位之後,曹魏政權才徹底地廢除了曾經的傀儡漢王朝。首先曹操是一個講道義原則的人,這一點不可否認,因為他的夢想就是在亂世當中成為一名英雄豪傑,成為能夠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他並不想要謀權篡位,這也是歷史對他的誤解,因此我們再去從正史三國志當中品讀曹操,我們會發現曹操是一個真正有理想有報復講原則的人這是他明明有好的條件卻不會選擇稱帝的最主要原因。

  • 12 # 探索歷史

    漢獻帝是個招牌,誰都想借他這個雞來下自己的蛋。曹操能在三國群雄中崛起,擁立漢獻帝是絕對的主要因素。

    曹操用漢獻帝的名義把諸侯坑得團團轉,比如說冊立袁紹為幽州牧,讓袁紹覺得名正言順去打幽州公孫瓚正合心思,結果耽誤了打曹操這個心腹大患的最佳時機;又比如說借漢獻帝名義給韓遂馬騰發了幾封信,結果大勢之下馬騰只好進京,韓遂被離間與馬超反目,西涼唾手可得姓了曹;再比如說呂布的衰亡主要原因是不再信任陳宮和張遼,而事情的起因是曹操以漢獻帝名義給張遼和陳宮封了官職,而呂布沒有,也就是說張遼和陳宮如果造呂布的反是名正言順的事情,雖然張和陳沒有那個心思,可呂布心裡有根刺啊!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曹操用漢獻帝獲得利益,也得到當時的“大義”,還得到忠於漢帝的那些勢力的全力支援,所以前期才快速起家,成了天下第一諸侯。但是這事情的反面也出來了:那就是曹操的手下彙集了大量忠於漢帝的人,這些人對曹操當魏王都頗有微詞,更別說當皇帝了。而曹操之前以“漢室忠臣”的名義行事,如果忽然篡位,自己打自己臉不說,手下肯定會起內訌。所以權衡利弊,曹操並沒有稱帝。

    但是曹操雖然不稱帝,他卻給兒子打好了稱帝的基礎。曹操以維護漢獻帝的安全為名,清洗了不少忠於漢室的人,又在領地內實施了成功的民政,魏國境內的百姓生活是三國中最好的,百姓對曹操的評價是極高的,魏地百姓對漢帝的認同度越來越低(當時劉備和孫權因為國力弱,為了對付魏國都對民眾採取了軍事化管理和相當粗暴的稅收政策來壓榨民間財富)。而曹操在征戰中提拔的忠於曹操不忠於漢室的人也成長起來可以獨當一面,這些人漸漸取代了那些忠於漢帝的人掌握大權,於是漢帝失去了與曹操博弈的本錢,沒有民心、沒有權利、沒有有實力的支持者,漢獻帝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利用價值了。

    所以曹丕上臺就廢了漢獻帝,這也是順應人心的行為。曹丕若是繼續忠於漢室,你就只是個魏王,你的手下前途也就受到限制。但是曹丕當皇帝了,當然手下們也會跟著分一杯羹。而且曹丕不是曹操,他沒有以漢獻帝“忠臣”的名義去做過什麼事情,所以曹丕篡漢也不會被人質疑私德有虧(在漢朝這一點很重要)。事實上曹丕廢掉漢獻帝沒什麼多大動靜,就連自稱大漢皇叔的“忠臣”劉備也沒去救漢獻帝,而是自己稱帝“蜀漢昭烈帝”,接著孫權也稱“吳大帝”,這是因為漢獻帝的利用價值已經沒有了,所以孫劉也就不裝忠臣了,直接現了原形。

    綜上,曹操不稱帝是因為漢獻帝有利用價值,且曹操不願意在漢獻帝仍然有影響力的情況下與之硬碰硬,對自己的手下團結不利,所以使用了“拖”字訣。等到曹丕上位,拖字訣效果已經顯現,曹丕就可以繼承老子的遺產,愉快地稱帝了。

  • 13 # 這些歷史要讀

    關於這個問題,實際上用曹操晚年的一句話就能回答了,那就是:“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這番話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稱帝與否,對於曹操而言,不是實力夠不夠的問題,而是他自己願不願意的問題。那麼,曹操究竟又是為何不願意“稱帝”呢?小編認為,主要是因為曹操終其一生都沒完全跳出“漢臣”的身份!

    說到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曹操與劉備應該說是最為閃爍的了。正如《三國演義》的經典片段煮酒論英雄中,曹操所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只不過,小說卻刻意拔高劉備,貶低曹操,把劉備塑造成一位胸懷仁義、志在中興漢室的大忠臣,卻將曹操塑造成挾天子令諸侯的“漢賊”。然實際上,曹操與劉備,兩人早年起兵的初衷是如出一轍的!

    其實早年的曹操,也是一位心懷天下,志在匡扶漢室的能臣。

    這一點我們只需稍微瞭解下曹操早年經歷,就知道了。曹操早年在京師洛陽擔任北部尉時,可是一位不畏權貴、明令發紀的能吏。他不惜得罪大宦官蹇碩,將其為非作歹的叔父蹇圖繩之於法。正是在曹操的治理下,洛陽的治安大為好轉,史書記載:“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由此可見,曹操早年也是頗有志向,想要成為一名“治世能臣”的。可惜,爾虞我詐、群雄涿鹿的漢末亂世最終卻讓其轉變成“亂世梟雄”。

    漢末亂世雖然把曹操塑造成“亂世梟雄”,但他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漢賊”。董卓作亂天下時,曹操逃回家鄉,散盡家財,招募兵勇,起兵討賊。那時,他起兵的目的並非是想要當皇帝,而出於對漢室的忠誠,想要挽救大廈將傾的東漢王朝。因此,曹操晚年所說的:“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自己早年人生志向的一種迴應。

    所以,統一北方中原,晉封魏王的曹操,縱使已是朝廷的實際控制者,完全具備了廢漢開國的實力。但這些“榮耀”對於將近油盡燈枯的曹操而言,都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因此,曹操沒必要為了爭奪“皇帝”這個虛銜,而違背自己當初的志向,違背自己身為“漢臣”的信念,讓自己在歷史上留下”謀朝篡位“的罵名。

    此外,曹操之所以不願意稱帝,實際上也是想噁心下劉備。

    劉備晚年曾說道:“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這可以說是劉備一生的成功經驗。但實際上,劉備卻無時無刻都在緊盯著曹操的步伐。其實,曹操心裡也明白,當時打心裡盼望著自己稱帝的,可不光只是自己手底下那些文臣武將,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劉備。

    因為,當時的天下局勢基本已定,佔據巴蜀、又是漢室宗親的劉備,實際上早已有了稱帝的野心。只是,由於劉備當初是打著“中興漢室”的大旗起事。所以,只要曹操一天不稱帝,那麼漢獻帝終究還是天子,東漢朝廷就始終存在,那麼劉備就沒有稱帝的理由和藉口。因此,劉備無時無刻都在盼望著曹操帶這個頭。

    因此,曹操實際上也是故意不稱帝,也好惡心噁心劉備.......

  • 14 # 臭皮匠影視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這個問題從古至今都是被人們議論最多的一個三國中的問題,但現在我們無法回到三國時期,當面問他一句。所以,這隻能靠著現有的文獻,去猜測他的想法。

    其一,曹操從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做到魏王這個地位,在陳壽的三國志中,記載著曹操曾說過,他本來只是想在這亂世之中謀一個生路,做一個將軍就是其夢想了。奈何這亂世把曹操一步步的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自己如果不變強,就會被別人吞噬。但曹操做到魏王,真的就只能到頭了,他沒有想過要做天子,魏王也好像是趕鴨子上架。

    其二,曹操雖然最後自封魏王,但他從心底裡來講,依然是漢臣。曹操世代漢臣,所以他是從心底裡不想篡漢,即便實力再強。

    但就像他說的:“如天命在吾,吾願做周文王”最後實力既然到了那一步,他就想做周文王姬昌,讓兒子去把這件事做了。事實證明,他的兒子曹丕沒有讓他失望,建立了大魏帝國。

    不過唯一讓曹操沒有想到的是,他並沒有做成文王,而成了武王,魏武帝。他肯定會不開心……

  • 15 # 奔跑的阿東

    論實力曹操完全可以稱帝,為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他在歷史上是一位具有爭議性的人物,在各類書籍和影視劇中他更是被描述成一個大奸臣,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政治和軍事才能還是相當出眾的,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能力出眾的亂世奸雄雖然後來成為魏王,但是卻沒有稱帝,這是為什麼呢?我總結了有三點。

    一、他擔心自己的聲譽

    曹操剛開始起兵的時候是打著匡扶汗室的旗號招攬人才,畢竟是東漢末年,為了收買人心,他需要在別人心裡樹立起一個漢室忠臣的形象。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卻不能廢了漢獻帝,如果自己稱帝了,這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且自己的聲譽也會一落千丈。

    二、他的手下有很多的忠於漢室的人

    曹操正是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的勢力才會逐漸壯大,這讓他得到了不少好處。而他手上有漢獻帝,無論做什麼事都可以以“天子號令”來指揮那些忠於漢室的大臣們,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也讓他收攬了不收漢室的人才。在曹魏陣營中有不少忠於漢室的大臣,在這其中就包括荀彧這位曹操首席謀士。袁術稱帝僅短短兩年就被聯軍討伐,自己也是吐血身亡,這也給曹操提了個醒。曹操自己心裡也清楚,如果自己稱帝那麼他相對於孫劉兩家的政治優勢將會蕩然無存,朝中大臣也會反對,說不定就會步入袁術的後塵。

    曹操心裡清楚,既然稱帝已經無望,那還不如好好當自己的魏王,做一個名義上的漢臣。雖然自己未能稱帝,但是曹操卻在逐漸改變著漢朝百姓和大臣的想法使他們忘掉漢室忠於魏國,這也為以後曹丕稱帝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可見曹操目光長遠。

  • 16 # 君意圖南

    事實上,曹操的代漢意圖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沒有邁出最後的一步。他要把這最後一步讓給自己的兒子完成。曹操為什麼自己不稱帝呢?主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孫權勸他稱帝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首先,孫權認為這樣做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的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之役中,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達十年的聯盟關係就此結束,這時他比什麼時候都更需要緩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其實,孫權認為曹操如果真的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減輕對吳國的威脅。因此,孫權陽奉陰違,曹操看穿了孫權的意圖,不肯輕易上當。

    其二,從當時形勢看,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綜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都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三,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

    其四,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要,“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實寫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歲,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了,這也可能是他不願稱帝的一個原因。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對自己的自我評定。

  • 17 # 叉虎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頗受爭議的一個人物,他出身卑微卻志向遠大,憑藉著過人的權謀和智慧,在東漢末年的董卓之亂中脫穎而出。董卓死後,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議,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漢獻帝至許昌,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歷史,把15歲的小皇帝變成自己手中的傀儡,使自己的發號施令變得名正言順。依靠天子這張王牌,曹操在政治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從此他挫袁紹、平呂布,逐步統一了黃河流域,官拜丞相,封魏王,成就了一番霸業,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他可以輕鬆地廢掉小皇帝並取而代之,可是為什麼在25年的時間裡,也就是從公元196年“挾天子”直到公元220年去世,曹操始終沒有跨越這一步呢?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二,從當時形勢來看,曹操生前還不具備稱帝的條件。如果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貿然稱帝,勢必成為眾矢之的,讓劉備、孫權抓住把柄,帶領天下英雄討伐他,這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便不復存在,就會陷於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動,甚至引起新一輪軍閥混戰。據《三國志》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上書給曹操,表示願意俯首稱臣尊奉曹操為帝,曹操當即識破了孫權的伎倆,笑說:“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也就是說,一旦自己稱帝,勢必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曹操的識見實非一般。曹操清楚:只要緊緊靠著漢獻帝這棵大樹,誰也奈何不了他,誰也動不了他,否則便是自取滅亡。

    第三,曹操堅持實用主義,並不看重虛名。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統一天下,安邦定國,其他的都是手段,只要有利於他實現這個目的,什麼方法都可以用。選擇“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他非常高明的手段,這一選擇讓他在軍閥混戰中處於極大的優勢。他的這種實用主義還表現在用人上,他的用人原則是不問出身,唯才是舉,荀攸等人正是因此而被招到他的麾下,幫助他奠定了霸王功業。

    總之,曹操在要不要稱帝這件事上處理得非常聰明,他以丞相的名義做了應該由皇帝做的事,在形式上維持了儒家的倫理綱常,在實際上實現了自己的野心和慾望,既讓劉備、孫權抓不住把柄,又為自己的兒子日後稱帝準備了條件。

  • 18 # 嘴臉走紅47879313

    曹操的旗號:奉天子以令不臣 東漢末年,形式十分嚴峻,董卓被王允呂布殺害,皇帝落魄。此時曹操的謀士毛玠向曹操提出了建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曹操採納了毛玠的意見,走上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道路,也是這個道路限制了曹操,有號召力,但也只能做一個極人臣,要不就是違反了自己的旗號。

    麾下的兩極意見: 曹操是有想過稱帝的,麾下分為了兩派:一邊是"賈詡"為首的支援,一邊是"荀彧"為首的反對。荀彧是曹操手下早期的謀士,曹操可以說是十分信任他的,因為稱帝一事,大吵了一架,荀彧甚至說,人人都罵你是漢賊,我一直不信,你是想承認自己是漢賊了嗎?最後曹操也是不了了之,稱了個魏王。 其實賈詡和荀攸的兩面,也是曹操麾下群兵的意見,退而求次稱王,也是一個兩全之法

    恐"畫虎不成反類犬", 曹操主要以"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言而成,當時迎接漢獻帝的時候,曹操還十分弱小,若是丟了此牌,日後還想拾起就難了。而且如果他真的稱了帝,劉備孫權等想攻打曹操就師出有名了。而且曹操始終打著"匡扶漢室"旗號,這旗號也習慣了,突然名不正言不順的話,麾下有些士兵之前因為"名順言順"而跟隨他的,難免會心生芥蒂。

  • 19 # Ea哥哥

    是他不想當、不敢當、甚至對皇帝不屑一顧?當年一些漢臣為了奉承曹操,寫聯名信請曹操廢掉獻帝自己稱帝。曹操堂弟夏侯墩知道此事後,馬上面見曹操,對他說千萬不能稱帝,不然會給孫劉攻打曹魏的口實,此事必須從長計較。當時曹操十分贊同夏侯墩的說法。不久曹操因病去世,夏侯墩十分悔恨,因為就是他的勸阻使曹操沒能在有生之年做上皇帝自己不久後也鬱悶而死。

    這件事說明夏侯墩認為曹操還是想當皇帝的,只是時機未到。為何曹操統一北方,在朝中有絕對的權威後,還沒有稱帝的最好條件?因為漢朝皇帝那受著上天庇護的“遮羞布”還在,曹操怕拉開這條遮羞布後,輿論對己不宜,怕孫劉兩家藉機製造事端,所以才不得不把稱帝的計劃暫且放下。

    還有一事恰好說明了曹操的擔心。赤壁後曹操不敢再舉兵南下專心治理北方。記念後北方一片繁榮的景象。孫權趁機拍拍曹操的馬屁,說曹操現在受萬民景仰,應一躍為帝才對哪。曹操讀了信後冷笑一聲,說:“孫權那小子想把我放在火上燒烤哪。”這話一語雙關,既說了謀權篡位不可行,還因為漢朝號稱得到“火德”自己代漢須勝於“火德”,就是讓自己坐在火爐上的意思。孫權這信是一半試探一半挑唆,曹操也是一半拒絕一半不甘心。

    曹操實際上擁有皇帝之權,一切朝政大事皆由他掌管。獻帝只是後宮的男主人,有時甚至連後宮也管不了。一切生殺大權都在曹操手上,只不過曹操還缺一件黃袍子罷了。

    事實上,不稱帝對他也有好處,這也是曹操的高明之處。留下獻帝,他就能打著天子的旗號,在都許之後不久就就輕而易舉地收復了豫州,使關中諸將望風而降;他則利用獻帝之名,實現和平的征服,讓大小諸侯掩耳盜鈴,“名正言順”地代表獻帝。劉琮投降、張昭一派勸孫權投降,也是為了以此做擋箭牌。

    不做皇帝最大的挑戰就是自己的權利慾,所以曹操非常清楚,不能慕虛名而處實禍。公元210年,獻帝封給曹操10萬人口

  • 20 # 出瘦炮角要包

    三國時期,曹操最終可以說是達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而這一人,說話都沒他好使,那為什麼曹操一直堅持沒有稱帝呢?到底是他不敢還是不能稱帝呢?

    東漢末年,形式十分嚴峻,董卓被王允呂布殺害,皇帝落魄。此時曹操的謀士毛玠向曹操提出了建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曹操採納了毛玠的意見,走上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道路,也是這個道路限制了曹操,有號召力,但也只能做一個極人臣,要不就是違反了自己的旗號。

    麾下的兩極意見:

    曹操是有想過稱帝的,麾下分為了兩派:一邊是"賈詡"為首的支援,一邊是"荀彧"為首的反對。荀彧是曹操手下早期的謀士,曹操可以說是十分信任他的,因為稱帝一事,大吵了一架,荀彧甚至說,人人都罵你是漢賊,我一直不信,你是想承認自己是漢賊了嗎?最後曹操也是不了了之,稱了個魏王。

    其實賈詡和荀攸的兩面,也是曹操麾下群兵的意見,退而求次稱王,也是一個兩全之法。

    恐"畫虎不成反類犬"

    曹操主要以"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言而成,當時迎接漢獻帝的時候,曹操還十分弱小,若是丟了此牌,日後還想拾起就難了。而且如果他真的稱了帝,劉備孫權等想攻打曹操就師出有名了。而且曹操始終打著"匡扶漢室"旗號,這旗號也習慣了,突然名不正言不順的話,麾下有些士兵之前因為"名順言順"而跟隨他的,難免會心生芥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生和同學玩耍,惡意向科任老師投擲土塊砸到老師。科任老師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