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去了無痕D

    因為群眾都喜歡聽故事,而演義的故事,總是膾炙人口。

    然後,又受了根深蒂固的戲曲評書等等影響。所以嘛,大多數人們,對演義的興趣,遠超正史,很正常的。

    尤其在教育與知識尚未普及的年代,絕大多數人,就是連白話文的演義,也難以完全看得懂。他們怎能去讀懂那文言文的正史。

    再則,就算想讀正史,也不一定讀得到!八十年代時,

    我記得縣城的新華書店,只有《三囯演義》卻是從來沒有《三囯志》

    就算有《三囯志》也賣不掉,沒人愛看!

    正史,本就是個冷門的東西。就算當今資訊如此發達之下,只要他不是歷史專業,或者歷史愛好者。

    你去與他講三囯正史,他仍然會用演義故事來駁斥你!

    你要膽敢說,關公那年代,兵器上還沒有長柄大刀。

    什麼,你說關公不使青龍偃月刀?一派胡言!

    那就了不得,你倆會爭吵得臉紅耳赤。

    但是,演義在文化傳承上,雖然內容有虛構,卻仍然有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價值!

    因為演義通俗,易懂,趣味性極強。容易引人入勝。

    極大多數歷史學家,與歷史迷、歷史愛好者,都是先看演義,再讀正史的。

    如果不讀演義,不知演義故事,而直接讀《三囯志》的,估計他研究三囯史,研究到最後會把自己變成書呆子。

    愛好,都是從小培養的。讓一個三年級小學生去讀《三囯志》《漢書》那就如同是天方夜譚的事!

    所以,老百姓拿演義當歷史,很正常,亦無妨!只要研究歷史的不拿演義當歷史就行了

    若人人成了專家,那世上豈不就沒有了專家。

    下面,配圖一張,為筆者數年前一時興起所繪。劉關張,三英初聚時,小灑館搓一頓,然後,始有桃園之義。

    演義之樂趣,亦是無窮!

  • 2 # 履霜如冰至

    《三國演義》雖以歷史為題材,但它畢竟不是史書而是文學作品。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三分實七分虛。文學作品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通史演義也是如此,唐傳奇,明清小說大多都有一定的時代背景,但是基本可以說每一部都有作者的主觀思想。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方面:

    首先,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加以誇張,並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條基本原則。小說中描述了曹操的“奸”;關羽的“忠”;孔明的“智”;周瑜的“儒”。

    曹操

    領兵去宛城攻打張繡,士兵很口渴。指著前面的梅林對將士們說“:前面就是一片梅林。”這就有了望梅止渴了。在一個刺殺董卓失敗後,在逃亡中到伯父呂伯奢家裡做客。呂伯奢是個幾百年都不遇的老實人,殺豬招待,曹操以為呂伯奢的家裡人要殺他和陳宮,於是就先下手為強,先殺死了呂伯奢一家。又遇見了呂伯奢。他還對呂伯奢說“:伯父,你看那是什麼?”然後拔出刀就殺了呂伯奢,無不體現了曹操奸。

    自桃園結義後,忠於結拜之義,忠於劉備,不管曹操怎麼許諾,得知兄長訊息,過關斬將也要古城相會。儘管前路艱險,至死不渝。在則,華容道華容道義釋曹操,終在張遼一聲“雲長”之下放走曹操一行,關羽的忠義形象刻畫的是意義深刻,影響制定,死後封聖。其他諸如劉備、孔明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再次,它的結構,既巨集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實,又要注意藝術情節的連貫。因此,在結構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可是作者卻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各回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這主要得力於作者構思的巨集偉而嚴密。他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鬥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後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

    最後、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於白話,是面向普通大眾的,基本都能讀懂,受普通大眾的歡迎;無論是說書,話劇、戲曲都是以三國演義為藍本。因此,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小說,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小說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

    像“三國志”之類的歷史文獻,沒有一定的文學功底,是不可能讀懂的,就是現在好多人看“三國志”都費勁,更何況在封建社會,知識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像這種史記類的,普通大眾接觸不到,也就談不上了解,古代最普通娛樂大概也就是戲曲了,也是平民最能接觸到。因此,三國演義在老百姓眼中影響超過三國志是必然的,從而,拿演義當歷史也是可以理解,間接的也說明,老百姓對白話文的喜歡。

  • 3 # 德平不惑

    一,《三國演義》面世之初,根本乏人問津,而且正派知識分子更是嗤之以鼻。

    二,直到清代毛聲山,毛宗崗增刪點評之後,才開始風靡天下,毛氏父子功不可沒。

    三,正史為何無人問津?譬如《三國志》,主要原因是缺乏趣味性,讀起來乾癟無味。沒人會真的喜歡那份超出自己認知的真實,雖然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口口聲聲。

    四,野史為何奪人眼球?就是能夠滿足讀者的需求:窺祕需求;好奇需求;低俗需求等等,沒有人一直會高高在上,六根清淨,無慾無求,本質上人性都是一樣的,需求也是類似的。

    五,毛氏父子的最大功勞:將三國演義裡的歷史故事添加了一些激素,譬如心機,算計,權術,謀略,這些令人遐想翩翩的內容。

    六,這些激素激發了眾多讀者的內心需求,無數的讀者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哈姆雷特。夾雜著各自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心得感悟。

    七,其實,這是一段中國歷史中最為黑暗的時期,中國的人口數量急劇下降,達到歷史的最低點,民不聊生。爭權奪利的戰爭被描述成忠義廉恥,實在是可笑至極。

    八,“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當事人曹操當然看得見,感受得到,我們卻還在歌頌那些屠夫般的美德!

    九,意欲何為?歷史應該是他本來的模樣,無論披上如何絢麗的袈裟,真實的醜陋總會在那裡,冷冷的品味著眾生的愚蠢。美化戰爭?美化屠殺?美化權謀?意欲何為?

  • 4 # 南門江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司馬懿的冤開始說起。

    公元251年9月7日,司馬懿在洛陽去世,享年七十三歲。他的弟弟司馬孚秉承遺願,辭讓了郡公和各種殊禮,史說:遺命簡葬,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這和蜀漢的諸葛亮是多麼相似啊。

    反觀司馬懿的一生,二次受命託孤,多次挽救魏國。即使在曹爽想讓他靠邊的時候,他還向曹爽進言,為伐蜀獻計,只是曹爽不聽大敗而回。獨掌朝政後,晉書記載:“天子以帝為丞相,增封潁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並前八縣,邑二萬戶,奏事不名。固讓丞相。冬十二月,加九錫之禮,朝會不拜。固讓九錫。”如果拿這個和曹操相比,就可以知道,丞相和九錫之禮都是曹操謀來的,而司馬懿都拒絕了。

    可就是這樣一個智忠德均不在諸葛亮之下的司馬懿,怎麼就成了個一個壞份子呢,《三國演義》的作用非同小可。這本小說先是貶低他的能力。搞出了“空城計、火熄上方谷、見木雕魏都督喪膽”等完全編造的段子。然後又把兒孫的叛亂與老子掛起鉤來,詆譭他忠誠。二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好像還搞了一段司馬懿脫了襪子去踩曹芳的戲。忠誠的司馬先生終於成了一個大反派。

    就好像這次抗疫,事實是我們在先期的忙亂過後,措施有力成效顯著。但文學作品《方方日記》卻把我們寫得一無是處,卻又有很多人願意相信這個日記。它造成的負面影響真是不可估量。

  • 5 # 就史論史

    許多人把《三國演義》當正史看,末將以為有這麼幾個原因:

    加上影視劇的演繹,把演義小說搬上熒屏,大大增加了傳播度。如此一來對觀眾的文學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要求不高,適合任何人群。

    其實,不管是《三國志》也好,還是《三國演義》也罷,大家一起分享歷史知識,探討歷史話題,都是茶餘飯後的一種交流而已。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我們可以以《三國演義》為藍本探討三國曆史,也可以以《三國志》為依據來探討三國曆史。

    這種現象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

    一、《三國演義》作為優秀文學作品,以及它演繹出的評書、戲曲、電影、電視等藝術品類的影響深遠、深得人心。再加三國演義本身依託歷史 + 藝術加工那七真三假的方式,讓很多人不知不覺就把它當做歷史來看了。民間不是有句話嘛“真三國,假水滸,西遊記、哄(騙)煞人”。

    二、宣傳/導向的重要性。在文化不普及/文盲率高的時代,老百姓獲取知識/資訊的主渠道往往就是靠民間說話人(即說評書)和戲曲,這些渠道無意間“充當”起了教化和輿論的權威。在網際網路沒有誕生的時候,主要靠廣播、電視、報紙等傳媒——不過這也難免順帶有“資訊不對稱”的弊端,即Ta說啥是啥、就信啥。

  • 6 # 潘多拉效應

    究其原因,可以從羅貫中本人經歷和《三國演義》的創作特點來說。

    才子羅貫中

    羅貫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大約在1330年到1400年,是章回體小說的鼻祖,也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小說家之一,但是小說家在當時是九流之輩,因此歷史上對羅貫中的生平知道的人很少。

    還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認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站在儒家的政治思想觀上看待政治,評價人物,因此對劉備的所作所為作了充分肯定。同時可能是對法家思想有那麼一點偏見,也鄙視曹操的人格,因此對曹操的政治行為作了較多貶損。所以今天就有很多人讀這部小說,或是因為支援劉備懂得聯絡感情、廣施仁義,討厭曹操擅搞權謀、不擇手段;或是因為討厭劉備優柔寡斷、虛情假意,支援曹操以法示眾、唯才用人。

    總之從社會、文學和道義的需要出發,對幾種在民間影響較大的話本小說進行蒐集、整理、充實等紮實的新創工作,使得羅貫中成功地從歷代集體編著過渡到了個人獨創。

    《三國演義》的創作特點

    說起羅大爺豐富的新創工作,就不得不提《三國演義》的創作特點了。

    有人說《三國演義》不是一人一時之作,而是一千多年以來無數民間藝人和文人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這本書的創作源頭,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史料記載、民間傳說和文人加工。

    而民間對三中國人物故事的流傳也十分盛行(開始於隋代),流傳形式主要分為說話系統和戲曲系統。宋代說話技藝非常繁榮,所以民間段子手怎能放過跌宕起伏的三國故事不談?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記載北宋汴京的勾欄瓦舍中還出現過一位專說三國故事的著名說話藝人霍四究。到了元代,民間說話中講說三國故事則就更為普遍了。

    有米了怎麼炒都行。有了史料和民間故事的鋪墊,接下來就需要自己創作了。《三國演義》的最後成書,主要的創作勞動應該歸功於羅貫中。就如之前所說,羅大爺做了種種收集、整理工作,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最終創編了這部情節豐富結構嚴謹、規模巨集大的章回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明代高儒在《百川書志》中認為《三國演義》是“據正史,採小說,證文辭,通好尚,非俗非虛,易觀易入,非史氏蒼古之文,去瞽傳詼諧之氣,陳述百年,該括萬事”,正好概括出了羅貫中加工創作《三國演義》的過程。

  • 7 # 顫動的丹田

    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三國演義》描繪的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鬥智鬥勇、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一直受到中國老百姓的喜愛。

    後來,羅貫中的政治抱負落空,開始歸隱進行文學創作。他蒐集了大量的三國曆史、雜記、遺聞軼事、野史小說和民間傳說,融合自己的政治抱負和參加農民起義軍的戰爭生活經歷,生動地再現了魏、蜀、吳三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歷史。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作者通過記敘驚心動魄的軍事和政治鬥爭,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成功塑造了一批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全書400多個人物,其中作者著力描寫、具有鮮明人物性格的就有幾十個。曹操、諸葛亮、張飛、周瑜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典型人物。

    羅貫中創作的《三國演義》不僅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而且還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對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描繪。從史學、人才學、心理學、公關學、謀略學、管理學、軍事學、藝術學、倫理學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多角度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是一部真正具有豐富人民性的傑作。

  • 8 # 戰利88

    因為三國演義是蜀中國人寫的,有點美化劉備這一方。人們都喜歡英雄,而三國志太殘酷了,你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所以還是看三國演義吧

  • 9 # 訫旋40726026

    主要是三國演義符合各個階級的需求

    統治階級需要老百姓知道忠君愛國,漢室正統,萬惡的黃巾賊都是被滅的貨,該死的亂臣賊子必得遺臭萬年。

    百姓們能找到心中的英雄,可當萬人的武將,決勝千里之外的謀臣,皆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 10 # 夏雨風

    三國演義把三國帶入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天地,一是賜羅貫中創造了中國小說新高潮,三國演義已走向世界列為百部名著行列。

    二是秦漢奠定了漢族漢文化的雄厚基礎,三國是秦漢帝國的尾聲餘韻,歷史學家和華夏民眾對三國的特殊感情,讓三國的故事久唱不衰,深入人心。西晉之後八司馬之亂,導致五胡亂華,中國陷入數百年動盪不安丶幾近危難的厄運。到宋朝之時,三國故事已是民間說唱的大熱門歷史,尊劉貶曹的漢正統觀已成主流趨勢。羅貫中在此基礎上,創作了精采絕倫的《三國演義》,更把三國曆史推向了高度。

    民間藝人把《三國》說唱當職業,加上了大量精彩的傳說。人民百姓喜愛諸葛賢相和關羽忠義之將,到了如痴如醉的崇拜之地。

    習慣成自然,《三國演義》超過了《三國志》影響,也是華夏民族的一道靚麗風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必須買房買車嗎?現在結婚到底花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