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鳴史

    這和劉備的權力逐步擴大是有一定關係的。當然,這也和劉備桃園三結義形成的兄弟情誼有一定關係。

    前期的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

    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給劉備定下了三分天下的計策。根據該計策的步驟,劉備要先拿下荊襄之地,之後謀求益州,最後中興漢室,平定中原。

    諸葛亮的這一計策是有很大道理的。所以,劉備聽了諸葛亮的這一計策之後,十分佩服。於是,在荊州的時候,博望坡等戰役,都是劉備根據諸葛亮的指揮來實行的。

    即便最後佔領益州,這一步驟也是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來實行的。劉備將益州佔領之後,實力滔天,可以說此時的劉備已經有了和曹操對抗的資本。

    漢中之戰就能夠看出來劉備的如日中天,此戰,劉備將曹操擊敗,野心逐步膨脹。然而,在這種勝利的喜悅之中,荊州關羽坐不住了。關羽認為,劉備、張飛、趙雲、諸葛亮在漢中建功,自己什麼功勞沒有,於是他放鬆了守備荊州的戰略意圖,開始主動和東吳以及曹操交戰,結果關羽敗走麥城,丟掉性命。

    關羽、張飛之死劉備不再對諸葛亮言聽計從

    關羽的死對劉備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之後,劉備便有了抗擊東吳的想法,然而,此時劉備最大的想法是當皇帝。漢中之戰勝利之後,劉備的這種想法愈加強烈,然而,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張飛因為脾氣暴躁打罵士兵,被殺害了。

    而殺害張飛的人提著張飛的人頭,投奔了東吳。其實,這不怨人家東吳,可是劉備一口咬定,是東吳殺了張飛,於是劉備開始向東吳用兵。

    諸葛亮的策略是,三分天下,聯合東吳共同抗擊曹操。對劉備打擊東吳這件事,諸葛亮、趙雲等人是非常不情願的,可是,此時的劉備已經不聽任何人的勸告了,他執意要進攻東吳,最後落得個白帝城託孤的悲劇。

    劉備前期聽諸葛亮的話,而後期對諸葛亮置若罔聞,這個過程,伴隨的是劉備的權力越來越大,或許權力真的讓人膨脹吧,在皇帝看來,大臣是大臣,皇帝是皇帝,沒有一個個皇帝一直喜歡大臣在身邊叨叨。在封建社會,或許這是註定的吧。

    以上為筆者的簡單看法

    讀者朋友如果有什麼觀點和看法

  • 2 # 年輕人看歷史

    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在劉備在《隆中對》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劉備身邊並沒有出色的謀士為其出謀劃策,至於糜芳,簡雍這些都是平庸之輩。諸葛亮的出現對於創業之初屢戰屢敗的劉備來說無異於“久旱而逢甘霖”,在諸葛亮的輔佐之下,劉備事業蒸蒸日上,這是劉備初期禮遇諸葛亮,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原因。而在劉備奪取益州之後,劉備身邊的謀士陣容已經得到補充,其中有李嚴,法正,蔣琬,馬良等,其中又以法正最為出色。在劉備後期,諸葛亮阻止劉備稱王稱帝,有一定原因由此讓諸葛亮和劉備產生隔膜,以至於劉備夷陵大敗後諸葛亮感嘆“若孝直(法正)在,也不至於如此”。

    2、劉備對於諸葛亮並不是完全的信任,這點在夷陵之戰劉備敗退白帝城時,由託孤事件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劉禪不能扶立為主,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劉備真的是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嗎?顯然不是,這是為了測試諸葛亮的忠心,如果諸葛亮真的有取而代之之心,相信劉備會留有後手,諸葛亮也不可能活到劉禪時期。正是由於諸葛亮功高震主,才會受到劉備的猜疑。

    3、劉備稱帝之後,地位的改變有一定程度上致使劉備對諸葛亮的話不能言聽計從,因為當時蜀漢內部同樣存在矛盾。以荊州集團打壓益州集團為主,可是在丟了荊州以後,荊州集團已經沒有全力壓制益州集團的能力,所以劉備需要制衡兩集團之間的矛盾,所以對諸葛亮不能言聽計從。

  • 3 # 九叔沒睡醒

    很簡單,因為劉備並不信任諸葛亮。

    兩人關係,與岳飛和趙構的關係,本質上有相同之處。

    岳飛那麼強,為什麼要殺?因為趙構要的是在南宋朝廷當皇帝,岳飛卻要迎回二帝恢復大宋,兩人的理想是對立的。

    諸葛亮的理想是光復漢室,當初劉備也是用這個來打動他的。

    但是劉備的理想是自立為王。

    兩人並不是志同道合。

    諸葛亮認為要興復漢室,就必須滅掉曹魏,要滅曹,必須聯合東吳。這一點是他一直堅持的。

    但是,劉備偏偏要去征伐東吳。

    他認為諸葛亮和諸葛瑾走得太近了,他甚至懷疑,諸葛亮聯合東吳的政策是另有想法。

    同時,劉備對於漢室復不復,並不太關心,他更關心自己地盤大不大,能不能當上皇帝。

    所以他從相對較弱的東吳下手,一方面試探諸葛亮,另一方面也能徹底切斷諸葛亮與東吳關係。只是最後反而自己損失慘重。

  • 4 # 壹零壹肆

    前言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劉備並非《三國演義》所述,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能讓劉備言聽計從的是法正。

    據《法正傳》,劉備兵敗猇亭之後,諸葛亮曾長嘆一聲說:“如果法孝直在,就不會這樣了。他一定能阻止皇上,不讓皇上東征。就算東征,也不至於敗得如此之慘啊!”言外之意也很清楚:第一,劉備只聽法正的。如果法正反對,劉備就不會伐吳。第二,法正不在了,劉備就誰的話也不聽,包括他諸葛亮。劉備對諸葛亮只能叫“相敬如賓”,對法正才是“言聽計從”。

    不過,赤壁之戰以後,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確實發生了變化。

    為何會有如此變化呢?

    恐怕的是兩人的政治理念發生了衝突。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政治家和政客的區別之一,就在於政治家有理想,政客只有利益。諸葛亮是有理想的,這理想就是“復興漢室”。這個理想,貫穿了他的一生。劉備有沒有理想呢?原先或許是有的,但後來忘記了。忘記的時間大概是在得到了荊州和益州之後,這個時候,劉備就只有利益沒有理想了,這才不伐魏而伐吳。

    劉備忘記了自己的理想,而諸葛亮沒忘。這就造成了二者之間的關係變化,這種微妙的變化誰都不能說出來。劉備要裝著沒忘的樣子,諸葛亮也不能戳穿或者提醒。於是,諸葛亮埋頭苦幹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劉備則依靠法正去攫取更多的利益。

  • 5 # 讀書觀影話江湖

    簡單地說:劉備飄了。

    劉備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自負的人,從一開始就把自己的不成功歸咎於沒有本錢。禮遇諸葛亮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無奈,當初身邊一個能出謀劃策的都沒有,自己對天下局勢也是一知半解,屢戰屢敗,隨時面臨覆滅的危險,他急需一個幫他理清思路。

    本來徐庶挺不錯的,而且還是徐庶自己找上門的,他很高興,可是徐庶屁股還沒坐熱,就被曹操挖走了。而諸葛亮是徐庶推薦的,還說諸葛亮的才能十倍於自己。如此,劉備怎能不信的。隆中對讓劉備豁然開朗,大有天下已經在握的感覺。

    後來計劃逐步實現,得了荊州又得益州,身邊的人才越來越多,自己的經驗也更加豐富,飄飄然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另外,就是帝王的通病:疑心生暗鬼。在一個人一無所有的時候,他不會懷疑身邊人是否真心,反正不會損失什麼,一旦有了一點家資,各種猜忌、提防全都出來了。

    或許還有虛榮心作祟,當你已經身居高位時,如果還對手下言聽計從,那你的基業還是你的嗎?所以,總是要向別人展示一下:這裡我說了算。

  • 6 # 心靈飛揚漫天飛

    我的想法與眾人不同,我感覺劉備恰好暴露了人之本性。與曹操相比,劉備可稱得上“偽君子”,而曹操卻是“真小人”,眾所周知,讀《三國》我們更能體會“不以成敗論英雄”的道理。

    劉備更善於偽裝自己,以至隆中對時,卑躬屈膝請求諸葛亮出山相助,不知道劉備哭了多久,反正“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句評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三顧茅廬是真的,就連“水鏡先生”這種居士都能看出來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諸葛亮自己難道還算不出自己的命運嗎?

    曹操與劉備不同,曹操有點像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話說當年民間有這麼一個人物——許劭,他是當時最有名的鑑賞家和評論家,他常在每個月的初一,發表對當時人物的品評,叫“月旦評”,又叫“汝南月旦評”。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從此進入上層社會,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許劭的好評。但不知是曹操天性太混,還是天機不可洩漏,無論曹操怎樣請求,許劭都不肯發話。最後,許劭被曹操逼得沒有辦法,才冒出這麼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自始至終都沒有隱藏自己的本性,在殺戮了救命之恩的呂伯奢一家時,對陳宮說出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有點自私,但卻真實的表達了曹操內心的想法。

  • 7 # 空空0311

    昔日水鏡先生有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牢記在心,後來三顧茅廬親自請得諸葛亮下山。開始十幾年劉備也確實是像他發的誓一樣,終生侍諸葛亮為師,凡事都聽從諸葛亮的建議。然而隨著劉備越做越大,劉備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劉備的真正膨脹是從攻下漢中,進位為“漢中王”開始,在這之前,劉備一直視曹操為生死大敵,一生的奮鬥目標就是匡扶正漢了。而漢中之戰,是劉備獨自與曹操正面之戰第一次取得的大勝利,劉備膨脹了啊,曹操都不是對手了,自己的目標指日可待了吧!關羽也越發膨脹了啊,天下誰可敵手,大哥都攻下漢中了,我也要去攻打樊城,桃園三坑的坑節奏正式拉開了序幕,先是關羽丟了性命,接著是張飛,劉備隨後也跟瘋了一樣,死活都不再聽取諸葛亮的建議,一意孤行棄曹而攻吳,最終託孤白帝城。劉備臨死前才突然想明白,原來離開了諸葛亮我什麼都不是!可惜悔恨無及,大勢已去。沒辦法只能坦白說自己飄了,跟諸葛亮道歉,並把阿斗託付給諸葛亮,當場讓阿斗認作諸葛亮為相父。有句話叫“不忘初心”,可惜,誰又能真的做的到,共患難容易,可是當你突然富得流油的時候,誰又能記得自己的初心而不會迷失了自己?

  • 8 # 北辰之君

    因為人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不同的時期每個人的利益點都是不一樣,雙方利益點一致就合作親密無間,當兩個人利益點有了分歧,雙方就開始貌合神離,自古善始善終的君臣何其少,根據不同歷史時期雙方的關係也有著波折。兩個人的關係首先定位為君臣關係,也可以理解為現在的的公司創始人與經理人關係。我們從這個角度代入分析一下,僅代表個人觀點,勿噴。

    隆中對

    第一個時期:坐在隆中放眼天下(創業初期)

    此時劉備正在經歷人生的又一個低谷,官渡之戰後劉備依附的袁氏集團在與曹氏集團戰爭中失利,袁氏集團丟了大半市場,又因為董事長袁紹去世幾個兒子一直爭家產,袁氏集團逐漸式微退出了市場,依附袁氏集團的劉備小公司再次破產,還被曹操攆到南邊,不得不投奔荊州集團的董事長劉表,本想著到了新的集團能夠再次崛起,卻沒想到這個荊州集團這個老牌國企裡面論資排輩現象嚴重,董事長劉表也沒怎麼看得起劉備這個小老弟,把他安排到新野這個小地方蹲冷板凳,這讓一直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劉備大受打擊,不過劉備繼承了自劉邦、劉秀等祖先的優秀抗打擊能力,這個時候還想著東山再起,一再覆盤自己創業失敗原因,他把原因歸結為沒有高人輔佐。因為劉備雖然頂著個漢室宗親的帽子卻實在是草根讀書,雖然跟著大儒盧植上了幾天學,也頂多算是成人大學。在知識儲備、政治素養、戰略素質這些方面跟曹操、袁紹這些生活在首都官N代沒法比,就算是孫策、孫權也是跟著孫堅從小耳濡目染,而此時劉備陣營的關羽、張飛也不具備高階職業經理人的能力,這個時候劉備聽說了南陽有臥龍先生這位大神那求賢若渴的心情可想而知,三顧茅廬自不必說,隆中對的三分天下這種戰略眼光更讓劉備這個“土鱉”老闆佩服的是五體投地,這個時期劉備對諸葛亮可謂是言聽計從,無論是連吳抗魏、計賺荊州還是佔據益州取得了三分天下的根據地,這個時候雙方的關係應該是如魚得水,公司不斷髮展壯大,馬上就要上市。

    法正

    第二個時期:佔據益州建立蜀國(集團初成)

    這個時期的劉備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從一介平民成為實際格局天下三分之一巨頭,這個時期劉備最大的利益點是守住自己的基本盤,緩和自己和益州集團士人的關係,劉備作為外來者到來必然侵犯身為土著的益州上層階層的利益,這個時候熟悉益州地理人情風俗而且經常跟在劉備面前的法正就成了劉備的寵臣,公司上市了董事長和總經理之間多少會有點相互防範,這個時候董祕就成了董事長的心腹,而且法正這個人有優點、有缺點是個性情中人更像年輕時劉備,這個時期諸葛亮作為大總管統領後方,諸葛亮的建議劉備會重視但不可能像之前一樣言聽計從,很正常,因為身份變了,利益也變了。

    白帝城託孤

    第三個時期:白帝城託孤(集團的繼承)

    這個時期是劉備生命的末期,經歷了兄弟的離去、事業的巨大挫折,劉備自己的生命也到了盡頭,這個時候他最大的利益就是兒子劉禪能順利接班並且維持自己事業穩定。放眼整個蜀國望去,自己作為接班人帶路人的法正早亡,而且因為徵吳打敗,蜀國國內矛盾肯定會劇烈激化,他需要一個能夠鎮得住場子的人保證權利的順利交割,並且自己兒子什麼德行劉備心理也肯定心裡有數,做個守成之君都馬馬虎虎,他需要諸葛亮替他鎮壓他死後可能有貳心的益州集團守住自己創立的基業,而諸葛亮則需要劉備的授權成為蜀國實際上的管理人來整合蜀國的資源完成他建功立業的事業決心,至此君臣雙方善始善終成為了一段佳話。

  • 9 # 倚劍醉客棧

    劉備當皇帝后,執意要給關羽報仇,群臣勸阻,趙雲勸阻,劉備不聽,秦宓勸阻,劉備生氣了,要殺秦宓,而諸葛亮勸阻,劉備不但不聽,還把諸葛亮的奏疏直接扔在地上,說不得再諫。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先主看畢,擲表於地曰:“朕意已決,無得再諫!”

    劉備稱帝之後,態度之所以如此大變,這裡面有幾點原因。

    其一,關羽遇害,劉備與關羽兄弟情義很深,猶如手足,劉備不給關羽報仇,在情理上說不過去。

    其二,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對劉備更重要,有荊州,方便日後北伐,荊州丟了,北伐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劉備想立即奪回荊州。

    其三,劉備稱帝,想樹立君主的權威,因為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如果再對臣子百依百順,就會失去權威,劉備必須要加強皇帝集權。

    劉備沒有稱帝之前,對臣下可以言聽計從,但是,當了皇帝,就不一樣了,必須要像個皇帝的樣子。

  • 10 # 輕擷棠梨

    三國中有言:“雛鳳臥龍,得一者得天下。”可見,二者皆是有大才能之人。劉玄德曾三顧茅廬請臥龍出山,孔明也為他寫下了“隆中對”,規劃出一統天下的戰略計劃,幫助劉備建立了蜀國。可是,後期劉備對諸葛亮並不是言聽計從了,這是為什麼呢?

    前期,劉備各方面能力不足,手下除了關羽張飛等,缺乏謀略過人的謀士。而得知諸葛亮才能之後,便一心想要請他助自己成大事,而諸葛亮也沒有讓他失望,出山後輔助劉備取得了很多勝利,成功建立蜀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