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漢關駝鈴

    這個問題有點不好回答,假個如諸葛亮和司馬懿壽命換下,三國的歷史可能出現三種結局:一是維持三國分裂的局面,二是二分天下,三是一統天下。

    一是曹叡不是弱主。曹叡是曹丕之子,魏國的第二代君主。曹叡在位十三年,政績可圈可點。特別在軍事上比其父曹丕強,有曹操遺風,在位期間打退蜀漢和東吳的多次進攻,並且平定了遼東公孫氐叛亂。諸葛亮死於234年,曹叡死於239年,諸葛亮死時曹叡還又活了五年。曹叡是在諸葛亮死後才開始政治腐化,沉迷於酒色,把身體弄垮,才早早死去。也就是說當諸葛亮這個大敵死了,東吳孫權也戰敗了,曹叡才開始放鬆,否則大敵當前曹叡還會繼續保持高度的警惕心,過早的沉浸於酒色。

    二是曹魏不只有司馬懿。假如換成司馬懿死了,未必曹魏不再會出李馬懿、王馬懿,就象東吳,周瑜死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呂蒙之後有陸遜一樣,曹魏人口眾多,人才濟濟,只要肯挖掘,什麼樣的人才都能夠找到,只要朝廷能夠團結一致,擋住諸葛亮的進攻是沒問題的。

    三是諸葛亮的才能被過於拔高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實際上不是很出色,毛主席就說了“隆中對”戰略是有問題的,評價諸葛亮不是個很好的軍事家。劉備活著時諸葛亮沒單獨領兵打過仗,劉備死後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基本上是無功而返,南征七擒孟獲有虛擬成份,而魏國後來的鐘會、鄧艾都是軍事奇才,完全可以應付諸葛亮進攻,況且司馬懿的兩個兒子也不是弱雞。

  • 2 # 無日不瞻望

    我看你tmd是為難我曹爽?無論哪個活到73,曹爽都要急禿頭。

    司馬懿比諸葛亮還年長2歲,假如諸葛亮和司馬懿壽命互換?

    首先我們先來看諸葛亮從收拾劉備殘局,安頓好蜀國內政出師北伐,到去世才7年時間(228-234)。

    蜀漢軍隊在這7年的多次出師中,經歷沙場磨練的同時也沒有大的損失,到五丈原對峙的時候,魏國的野戰劣勢已經很明顯了,再拖下去就有崇禎年間清軍入寇華北的趨勢(野戰劣勢使守軍喪失作戰意志,龜縮據點,放任敵軍在己方土地橫行)

    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活到73歲,也就是253年,大明的亡法提前就降臨曹魏了(外部國防壓力加重———內部財政負擔加重———平民賦稅徭役加重———內部矛盾激化———激化的內部矛盾減弱國防能力———國防壓力進一步加重...............)

    所以諸葛亮如果還有十幾年命活,季漢統一天下不是沒可能。

    畢竟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已經開始就地屯田了,軍糧已經不是問題,曹魏野戰又打不過季漢,諸葛亮拿下關中肯定沒問題,有了關中的地盤,人才兵源等問題都會得到解決。之前曹魏面對只有蜀地加漢中的季漢都只能防守,現在此消彼長,曹魏一定頂不住,剩下的孫十萬,呵呵,只是時間問題了。

    退一萬步講,就算諸葛亮沒有成功,只要司馬懿先死,曹魏政局會更穩定,淮南三叛不會發生。曹魏應該比西晉更早統一,漢族實力消耗會更少。以曹魏對待宗室的政策更不會發生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不會發生。

    但在對抗少數民族戰鬥中軍閥會壯大。最後演變成南朝式的軍事政變或者五代式的軍閥混戰。

    可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3 # 沉睡的天堂

    有一種說法叫漢以強亡,就是說漢朝對外政策太過強硬,把周圍所有鄰居都給揍得徹底服氣,並且,直到東漢末年,結果又蹦出了三國,從謀士到武將,都是群星薈萃的場面,這讓周圍的鄰居怎麼活?也或是因為漢朝太過強勢,才導致了後來五胡亂華時候的大衰弱,盛極則衰,自古依然。而這次我們要說的是三國兩大謀士,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三次對決,畢竟作為最出類拔萃的智者,這兩人幾乎貫穿了整個三國的始終。

    第一次對決

    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率軍北伐,將魏軍賈嗣、魏平部包圍之後,諸葛亮開始用木牛流馬運輸糧草,保障後勤穩紮穩打。當時曹魏形式正艱難,曹真此時正趕上生病,於是將直面硬槓諸葛亮的重任交給了司馬懿,司馬懿一眼看穿了蜀兵的弱點,就是後勤補給。他想著只要斷了諸葛亮後勤,他就必然退兵,而將其逼退,自己就算完成了任務。

    得知司馬懿前來,諸葛亮直接率軍突襲主將,擊退司馬懿先鋒郭淮、費曜後,諸葛亮命令蜀軍乘機收割上邽的麥子,自從被諸葛亮佔了便宜,司馬懿就當起了縮頭烏龜,堅決避戰不出,後來被部將逼的沒有辦法,司馬懿派軍正大光明的打了一仗,結果被諸葛亮斬殺三千餘人,此後司馬懿說啥也不再打了,長久以往,諸葛亮就沒糧草了,只能撤軍,司馬懿派張洽追擊,但被諸葛亮伏兵擊敗,此戰諸葛亮戰術上相當主動,可也畢竟沒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

    第二次對決

    公元234年,諸葛亮開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他這次打了幾場勝仗後早早的佔據了渭河平原,並且命令蜀軍興致勃勃的搞起了自給自足,司馬懿預測到諸葛亮必然在五丈原駐軍後,他早早的佔領了險地,再次避戰不出,這次諸葛亮給他送去了女人衣服,司馬懿假裝請戰,但魏明帝拒絕了這一建議,此時諸葛亮知道事不可為,他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54歲的盡頭 。

    死後對決

    諸葛亮死後,蜀兵祕不發喪,但大軍已經開始撤退,司馬懿馬上率軍追擊,結果被楊儀佈置的伏兵嚇退,後世從此留下了 “死諸葛走生仲達”的笑談。

  • 4 # 老龔166916589

    諸葛亮的壽命如果與司馬懿換位。三國形勢,衹多如司馬徽說的:‘’三國再亂上一百年‘’,三足鼎立,互相爭統。

    。所以髙人預言家,見劉備三顧茅廬請諸髙出山,第二年,司馬徽就將侄兒司馬懿推薦給曹操,藉以制衡諸葛亮。三國的走勢多在司馬徽的意料之中。在司馬徽會見劉備時,司馬徽只談及能人伏龍,鳳雛,得一即可平天下,但是隻說,不願推薦給劉備,由於劉備纏擾,他只推薦徐庶,徐庶孝母投曹,徐庶為了劉備的恩義,才有徐庶走馬薦諸葛,劉備三請諸葛亮,才有劉備的三分天下。劉備死後,諸葛六出祁山,他違背隆中對的方略,幹了自出自反的蠢事,強姦天意,一統天下。

    。另一方面是一朝天子一朝人,朝朝天子有能人,這也是歷史的規律。不管是魏,蜀,吳,當年的猛將,賢人,逐漸古世,可是他們的二代英傑就再也產生不出,死一個少一個。同時司馬懿手下到是人才濟濟,原曹營的鄧艾,鍾會,郭淮,是曹操的二代戰將,曹操古後,他們都跟司馬懿去了,同時,劉備古後,關張趙馬黃,也相隨古世,二代戰將如關平,張苞也是短壽命,即使諸葛亮多活十年,他手下除了魏延,都是蝦兵蟹將,沒有後起之秀,再加上朝中的大後方已經出現內亂,諸葛亮本事再大豈顧及內亂,外患。如果司馬懿早死,雙方軍事能力對比,還是司馬氏佔了優勢。所以諸葛借壽成功,要成一統大業是不可能的。東漢本應改朝換代,被三國相爭又延遲了六十多年。最後三國一統歸司馬。

  • 5 # 北山菩提樹

    瞭解三國這段真實歷史的人都明白,在當時的國力魏國的疆域,經濟儲備,人才儲備是吳國和蜀國的總和,一個歷史也並非一兩個能臣所能改變,在司馬懿麾下有很多人在司馬懿死後,也會堅持對蜀國的戰略態勢,尤其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更得司馬懿兵法韜略真傳,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生死時間換了後,司馬懿早死的話,諸葛亮依然會選擇時刻進攻魏國,八出祁山,九出祁山,但當時的國力兵源都不及魏國,不論魏國任總司馬師司馬昭為統帥還是曹真,鄧艾,憑藉魏國的兵多將廣,雖然統帥兵法上不如諸葛亮老練,但蜀國依然很難完勝魏國,蜀國當時候情況是年年征戰,民生凋敝,怨聲載道,老3百姓不願意看到打仗。兵將們也不願意年年征戰,古語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諸葛亮頻頻出兵,早就不得人心也,換言之,魏國是正義之師,抵禦外敵,佔盡天時地利人心,定會取得勝利,

  • 6 # 九州飛將軍

    話說當年諸葛亮領著蜀漢眾將士和代表曹魏的司馬懿在五丈原對峙,諸葛孔明多年操勞事無鉅細,積勞成疾。只活了54歲,而司馬懿72歲才死的,多活了整整18年。如果司馬懿死的早那麼就不可能有篡位的基礎了,也就沒有後來的晉朝。諸葛亮如果一直活下去但是蜀國畢竟是國小勢弱所以有可能是繼續保持三國鼎立狀態時間加長了。或者聯合吳國徐徐圖之,畢竟魏國太強了,即使他們君主都早夭只要自己不作死還是很穩定的。直到有一國有一個軍事強人改寫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西遊記》為什麼叫《西遊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