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達拉依

    好多方面吧。

    1、風險意識

    很多民營銀行都是地方性銀行,知名度不高,沒有全國佈局。

    很多民營銀行為降低成本,主要做線上渠道。加劇了大家的不信任。

    2、輿論原因

    之前的E租寶,泛亞事件加劇了民眾對金融的恐懼感,撲滅了好多人想嚐鮮的心理,使得大家更保守。

    電信詐騙推波助瀾,讓大家躲之唯恐不及。

    3、接觸渠道

    基於定向分發,很多人接觸不到這些資訊。比如你要是知道陸金所,或者玖富,你就知道有很多民營銀行。但是其他的渠道,我們知道民營銀行的資訊比較少。

    4、服務質量

    民營銀行的線上存款服務體驗實在不好。線上的操作流程不清晰,不簡明扼要,客服電話更是擺設。

    但是你突破了上述障礙,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還是真香。只要是正規銀行,都享受50萬元貸款保險。

  • 2 # 財經記者筆記

    主要原因有期限長、小銀行不如大銀行公信力高。

    一般來說,銀行存款年化收益率要達到5%是很不容易的,可能期限大都在三年甚至五年。

    大部分人對自己的投資能力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投資股票,投資基金等,他們都不願意直接放在銀行裡吃利息。

    定期存款意味著資金的流動性不佳,萬一錢要急用,還不好變現。這可能也是導致大家不願意存銀行定期的原因之一吧。

    此外,我們看到的主要還是地方性的銀行推出類似的產品。地方性銀行的公信力不如幾大全國性的銀行。

  • 3 # 願是補鍋人

    市場化或許是個錯誤:期貨合約、房價、股價...面對的是100個以上的炒家,而真正的需求只有一個,並不能反應真實的供求關係!但會造成巨大的推動作用,也許社會發展需要這種無形的力量!

    有很多投資人都在多個金融工具中玩耍、遊戲乃至受益、受損。所以,很多金融工具就是賭博產品,這些賭具更多的是技術性的而非價值投資,但又沒有更合理的投資,於是乎更注重見好就收,落袋為安!

  • 4 # 哈密瓜的家鄉

    大部分人主要是怕不安全,資金投入銀行了,怕銀行萬一倒閉了,連本金都沒了。

    你投入的資金如果沒超過50萬元,是不用擔心的,因為國家有規定,本金在50萬元以內的,銀行如果倒閉,國家是會給予全部賠償的,也就是國家會給予兜底的。因此50萬元以內你可以放心投。如果你的資金超過50萬元了,那就不敢保證了,會有風險,因為民營銀行吸儲能力普遍比較弱,除了頭部的幾個銀行。如果某天這家銀行倒閉了,那你的投資就全打水漂了,所以為了保險,還是先少投入一些,在50萬元以內,保證本金不虧損,再謀取保值、增值為妥。

    投資有風險,不要把資金放在一個籃子裡,分散投資,在保證生活費和看病的費用夠用的基礎上,銀行儲蓄一些,理財投資一些,基金、股票投資一些,商業養老金投資一些,商業醫保投資一些,提前把人生的財產安排好,這樣老了不受罪,生活就會比較幸福。

  • 5 # 阿慶嫂故事會

    這個問題也是我近期關注的。由於疫情,在家呆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對人生也有了許多思考。

    1,每個人一定要學會理財。因為既使有些人很會掙錢,如果不合理管理好收支,很可能浪費了錢財。還有一個原因,人生變數太多,最好做些金錢的積累,以便不時之需。

    2,目前情形不明,不懂的情況下,別輕易涉足理財,畢竟我們普通人,能掙的起,賠不起,別讓咱們的血汗錢打了水漂,我們也不貪人家的高利潤。

    3.我也一直關注京東金融的銀行精選,目前年化5以上的只有二家,我附圖,我覺得還可信一點,風險不大,大家看看那家可以存?多提寶貴意見!

  • 6 # 南方姑娘smart

    如果大家瞭解銀行保險制度就可以了。一年5利息,要跟前幾年比根本就不高。漸漸備大眾熟悉了,肯定,還會降,看看餘額寶就知道了。新生事物規律。普通百姓哪有幾個50萬的,沒有理財知識,股票基金不敢投,不保本,去銀行理財才4點多,為什麼不存這個呢?

  • 7 # 使用者3536073640

    我覺得民營銀行最大的壞處就是不正規,業務不正規,存錢能辦成理財,存的錢可能被挪用,辦的業務帶有其他協議帶有欺騙性質。不管是5%還是10%我都不會存民營銀行,我辦了一個儲蓄卡,結果同事可以用我的卡貸款7萬三,這是15年的事。後來我報警才拿回來。

  • 8 # 分享點亮生活

    不方便唄,有錢的大多5-60歲了,信賴國有銀行,又不經常在網上看關於銀行資訊。我家附近就有各種銀行門面,理財也百分之4-5年化。何必跑網上,還不安全。手機有盜刷風險。建議根據自己資金量買保險。我不知道怎麼盜的,身邊人有被盜刷了的,報警了,也查不出來。佛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想被盜刷的最好辦法就是投資固定資產。或者買銀行定期理財,網上的也可以。缺點是你想取也取不出來。

  • 9 # 阿沅

    首先現在還在考慮存款的人群,年齡層次基本偏大,傳統觀念大部分根深蒂固,選擇銀行只會選擇自己認可的四大行,至於存款利率,工農中建的一些定期理財產品也可以接近5%了,所以民營銀行的存款物件應該不是現在的大眾人群,現在大部分民營銀行靠的事地方企業和寬鬆的貸款政策

  • 10 # 速讀財經

    因為銀行業,對品牌和聲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對老百姓來說,銀行是什麼,銀行是存放自己的血汗錢的地方,某種程度上,他們是把銀行當管家和保險櫃來用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存款利率當然是越高越高,但必須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即本金不能受到一丁點的損失。

    但實際上,不管是國有大行,還是民營銀行,只要它在國內持有合法的銀行牌照,它就必須受到銀保監會的嚴格監管,其風控能力的下限,還是有一定保證的。同時,受益於存款保險制度的存在,只要在單一民營銀行的存款不超過50萬元,存款利率5%正適合存起來,儲戶大可不必擔心自己的本金會遭受損失,哪怕民營銀行倒閉了,也有存款保險負責賠付的。

  • 11 # Java216

    首先,民營銀行的存款拿去做啥了,大家都不瞭解不清楚,它不像國有,有政府背書的中小銀行和國有大銀行,出事的概率小即便出事了有國家兜底。

    再則,民營銀行出事大部分都是其股東出現了重大問題,比如前段時間那個甘肅銀行還有洛陽那個銀行,這都是真實發生的。有些民營銀行只是集資行為,畢竟吸收存款是最廉價的融資行為。不過,畢竟是存款,50萬內是有保障的,人多了,出事了國家也不會不管,暫時可以少存點。

  • 12 # 梭梭公子

    確實,但是你要看看,達到5%的民營銀行多事老少邊窮的地方。

    現在的人講究個安全感,雖然銀行有50W的保險,但是心裡那個坎,很難過去的。

    避免糾紛。

  • 13 # 廖雲貴589

    因為他有可能捲款跑路或者資金週轉不靈而倒閉。 你的錢就一去不回來了。 大銀行有國家都底 。 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 14 # 賈俊彤

    因為銀行可以破產一說,雖然可以保證50萬以內的存款安全,但是對於有錢的人,它可能先考慮本金安全,再考慮利息問題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辦公室的男同事追我,果斷拒絕了,他還是一如既往,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