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慕容J

    結構性存款屬於銀行表內吸納資金的產品,本質屬於存款。但由於目前基準存款利率太低,而競爭力弱的銀行理論上需要更高的存款利率來吸儲,但受限基準利率太低,所以推出結構性存款的方式來提高提高存款利率。(注:此類結構性存款一般稱為假結構,大部分的結構性存款屬於這種。而真結構的結構性存款收益是浮動的)

    而理財產品屬於銀行表外吸納資金的產品。

    表內吸納的資金可以用於銀行表內房貸,表外吸納的資金可用於表外投資(包括貸款等其他產品,權益類投資只有表外資金可以做)

    目前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投資債券或貸款的)的收益差不多。而對銀行客戶經理來說,考核哪塊重就推哪種產品。

  • 2 # 獨孤求白先森

    結構性存款由外資銀行引起國內已經五六年了,但前幾年一直是個邊緣性產品,直到2018年才突然被銀行重視起來,發行規模迅速壯大,截止到2020年2月,全國性中資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總規模接近11萬億。為何有如此變化呢?主要緣於監管政策的變化。

    儘管對銀行和投資者來說,看上去是你情我願,但是過高的攬存成本是與巨集觀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要求相背離的,而且也違背了監管發展結構性存款,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的要求。所以,在2019年10月份,監管又叫停了這種“假結構性存款”,要求還其本來面目,但考慮到市場的存量產品較多,還是給了一年過渡期。也就是今年這種“假結構性存款”將全部清理出市場。

    所以通過這個現象也闡釋一個投資邏輯就是:投資者要從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出發,選擇相應風險評級的理財產品。

  • 3 # 大海侃股

    這樣看來,結構性存款既達到了保本,也有可能獲得高於銀行利息的收益,相當於以前的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因此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對銀行來說,結構性存款可以完成存款指標,而且這些存款往往絕大多數都是定期的,更有利於存款的穩定,所以會大力推廣結構性存款。

  • 4 # 理財迦

    朋友們好,先要更正一下標題的說法,銀行的個人業務,理財產品,以往主要是預期收益型,為適應資管新規,逐漸向淨值型轉變。但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確深受歡迎!這反映出,投資人希望,相對低風險,有明確預期的,進行理財!

    首先,銀行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仍然佔據重要的地位。

    外資銀行,保本型的產品,佔的比例較大,接近80%。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只佔有30%左右。

    小結:目前,銀行,非保本的理財產品,增長佔有主流地位。保本理財,在外資銀行中佔有極高比例。

    其次,隨市場發展,適應資管新規,控制系統性風險,滿足社會需求,結構性存款,得到了快速發展。

    一,資管新規的落實實行,為控制風險,也促使銀行的理財產品,向淨值化轉變。淨值化理財,收益現實直觀,但也有它的不足,不能像以往理財產品那樣,有一個預期的收益,這就使人們購買理財產品,對到期的收益,沒有了具體的預期。無疑會對購買者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理財銷量。

    小結:結構性存款,出現高速的發展,並不是偶然的,它符合市場投資人的理財期望。

    最後,來總結分析:

    銀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仍然佔有重要的地位,但結構性存款,符合目前市場的,理財投資需求,增長迅速。

    目前市場上的結構性存款,面向個人發行的,多為定期,期限多集中在一年以內,起購金額在,5000元-50000元不等,有明確的本金安全承諾,浮動收益(部分產品,提供最低收益保障),均為銀行發行,正規可信管理嚴格。年化預期收益率,主要集中在3.8%至4.5%之間。有意的朋友可以深入瞭解。

  • 5 # Lisashan

    1、原來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資金池產品,根據資管新規,需要逐步退出。現在已經慢慢被淨值型產品替代,類似債券基金,非保本浮動收益。

    2、結構性存款可以解決銀行一般性存款指標,因為你購買的結構性產品,95%以上的資金是算在儲蓄存款裡的。所以這型別產品是保本浮動收益的。

  • 6 # 熊貓投資

    結構性存款興起於這兩年,之所以銀行開始逐步主推結構性存款與2018年落地的《資管新規》有著很大的關係,按照《資管新規》的規定,一方面商業銀行不得發行保本理財產品,現有的保本理財在過渡期內要逐步退出;另一方面理財產品要從資金池業務逐步轉為淨值型產品,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不少投資者的資金從理財產品中退出。

    為了不讓這部分資金外流,銀行選擇兩種方式來面對:一是推出大額存單,主要針對的是大額資金的客戶;另一方面是推出保本型結構性存款。

    大額存單相信不少人都有了解,我們不再細說,我們來說一說保本型結構性存款,保本型結構性存款主要針對的是原來的保本理財產品,保本型結構性存款與保本理財類似,都是本金絕對安全,但是收益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保本理財產品,其資金池中的資金,主要投資於各類低風險產品,在本金的安全性上一般沒有問題,即使出現意外,也是由銀行兜底;保本型結構性存款則是把大部分資金存放於銀行的定期中確保本金的安全,小部分資金則投資金融衍生品以獲得高收益。從這方面上來說,本金的安全兩者相一致,但是在收益率上,保本理財會更加穩妥,因為它投資都是低風險產品,而保本型結構性存款由於收益部分的來源是靠投資的金融衍生品,所以其收益率風險度上相對會更高一些。

    對於銀行而言,保本型結構性存款是比保本理財更優的一個產品,一方面本金上結構性存款是存放在定期,安全保障100%,不存在兜底的問題;另一方面結構性存款可以解決銀行一般性存款指標,因為你購買的結構性產品,90%以上的資金都是存入銀行的定期存款裡的,這也是銀行更願意推廣保本型結構性存款的原因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15歲的閨女還不認識錶針,不認識時間,真有這樣的孩子嗎?這樣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