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背景】這兩年最大的確定就是不確定性激增,就像成都往往都是疫情防控的典範但就是這麼突然的破防了。企業經營管理在不確定性下往往就需要掌舵人需要一定的心力,否則一頓騷操作下來反而在破壞原本公司抗不確定性的經營利潤的能力了。

【著文】李葭一

某個上市的建築設計公司因房地產低迷勉強經營維持,董事長那天接觸了投資行業新風口元宇宙概念,覺得當前建築行業低迷,元宇宙建設說不定能夠讓公司重生。因此,他不關注當前如何穩定企業經營的優勢和業務,反而在公司大肆轉發元宇宙的推文,結果公司還沒踏入元宇宙已經收到了監管指令,說不定就會退出股票“小宇宙”了;

某個優秀企業老闆聽到行業裡面在給市場輸送人員,他不管公司內部實際經營也要求公司進行人員優化30%,結果優化時候給某些人增加了工作量也就加了薪資;但後面還是感覺人員緊張,便又進行了重新招聘,這樣一裁一招,增加了企業成本和內部員工的工作狀態;

2022年半年已經過去,無論是經濟GDP的大幅度放緩還是永不停歇的防疫之戰,都影響著所有人的生活,但受到影響最大的群體莫過於企業家。我曾遇到個企業家,疫情壓力產品出不去,房東天天催,不得已只能晚上偷偷去公司,白天去躲債。但有什麼辦法呢,該嘗試的都已經嘗試了,不該嘗試的也在尋找辦法瞎搞。

控制情緒,望著窗外樓下核酸排隊的風景,我突然有種難以平復的熟悉感。不管病毒怎麼想的,作為新時代年輕人絕不躺平。而對於企業的經營我們更不該倉促嘗試、胡亂施法。“略者不可以倉卒制,功者不可以僥倖成”,為了減少企業經營的意外,先從最具意外的企業家本身開始自省:

1- 企業的目標是否統一和同步

很多時候老闆覺得在會上拍板了一個年度目標那大家都會朝著目標幹起來了。但是很多時候的覺得就真的成為了霸道總裁的個人覺得。縱觀那麼多的企業,老闆的想法是企業賺錢,員工的想法是個人賺錢,目標一致;但到了中層管理者口徑各種新奇的想法就會出現,這可能需要所有關鍵崗位人員共識一次(BSC);

如果你以為加入了考核就目標一致,那麼你也是太過於想當然了。當下大部分企業的績效基本就是為了分配錢的,根本與企業的經營目標毫無關聯。考核目標達成了,但經營目標沒達成的情況比比皆是。說句尷尬的話,我的公司現在一追目標,同樣一個營業目標出現了多少相關呢?下單目標、收款目標、基礎目標、挑戰目標、考核目標、財報目標……

目標一致才能力出一孔才能事半功倍,任何一個看似精細管理下的多目標其實都是在給團隊扯皮挖坑。

2- 是否個人意見高於了專業團隊的建議

有時候下屬給你彙報工作,你是不是直接憑經驗就否決了?否決不可怕是不是還不經意就提出了修改方向了?甚至還指導了下一步應該驗證什麼再怎麼做了?

我們都當過下屬,下屬一般都不可能去用客觀證據驗證領導是錯的,一旦領導提出了方向和意見只會整理資料證明領導是英明的或者意見是合理的。然後,我們更依賴領導來審核,放棄了自我專業的思辨能力。最終的結果是領導越來越忙,挖掘的專業人才沒有產生價值。

給予下屬機會,讓每個人產生在他崗位上應該產生的價值才能聯動整個組織產生強大的戰鬥力。否則,就成了領導決定企業的高度,老闆決定企業的生命的悲慘命運。

3- 是否某些不合適的人佔據關鍵崗位

接上面,企業的生命週期同微生物生長,需要在不同階段對於曾經的核心優勢進行自我革命和突破,在這個時候有些在前一個階段功臣佔據重要崗位後就以曾經的輝煌成為新一個階段的阻力。古時候的杯酒釋兵權就是考慮不同時期讓打江山退居二線,讓守江山的人能夠握權;不多講,但很必要去進行自我反省。

4- 利潤是不是轉移到了不該花的地方

現金流、現金流,應對不確定性最大的保障就是保證企業有足夠創新和革命的現金流。我們是否為了一些傳統口中提到“應該的“事情花費了過大代價?曾經有個互聯網公司是做中介的,做中介很賺錢,但為了符合老闆心目中互聯網的氣質,每年投入上千萬利潤去打磨自己的APP(但他們的業務其實與自己公司名稱的APP無關)。把錢花在刀刃上,有錢時不要放蕩,沒錢時不要過浪。自省人生幾十年,自省企業得永生。

2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8天之後,這3屬相事業亨通,開啟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