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01年,馮小剛的賀歲大片《大腕》上映,葛優在劇中遇到一個名為搜狗的網站尋求合作,“他們搜狐,我們搜狗,不沾邊,各搜各的。”

歷史往往喜歡開玩笑,兩年之後,一家叫搜狗的網站真就誕生了。

當時,如日中天的搜狐剛剛收購了Chinaren,雖然這筆收購事後被視為一場慘敗,但是意外之喜卻是張朝陽收穫了一位清華的超級天才,搜狗的創始人王小川。

張朝陽在這一年做了一個極其英明的決策,就是讓新人王小川帶隊搞搜尋。就像雅虎的市值幾乎僅剩對阿里的投資那樣,十多年後,曾經的一哥搜狐,市值也幾乎僅剩了對搜狗的股權。

成立搜狗的決策雖然很英明,可張朝陽也很可能對此極為後悔,因為當年他只給王小川六個人的編制。

缺兵少將的王小川以每人降薪一半,把6個人的指標上升到了12,以此說服了12個清華計算機系國家集訓隊的隊員,靠這一群天才們建立起了搜狗。

而前天,7月27日,搜狗公司宣佈,“收到初步非約束性提案,騰訊擬收購搜狗所有剩餘的流通中普通股”,成為今年國內網際網路市場最惹人注目的一筆投資。

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中國網際網路的搜尋業務進入了內迴圈。

一時之間,騰訊百度阿里360等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準備入主搜狗,周鴻禕一度跟張朝陽敲定了收購計劃,但是王小川認為一旦併入360,就將喪失瀏覽器的入口。

為此,王小川專門飛到杭州,遊說馬雲聯手。

當馬雲問到,這次聯姻會對阿里巴巴有什麼好處時,這位靠著奧賽特招進清華的少年天才給了馬雲一個不能拒絕的理由,“可免百度一家獨大”。

這個回答,最終促使即將取代李彥巨集成為中國首富的馬雲,飛往北京說服張朝陽。

而隨著2011年百度“太子”的李明遠在電商和支付領域折戟沉沙,百度徹底放棄電商,不再成為阿里的競爭對手之後,沒有共同對手的搜狗與阿里的婚姻也告一段落。

而此時,剛剛跟360打完3Q大戰,直接面對百度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直接衝擊的騰訊,很自然從阿里手中接過搜狗,作為制衡競爭對手的武器。

可以說,王小川和搜狗的發展,走的一直都是代理人戰爭,替阿里騰訊這些巨頭們衝鋒陷陣。

這就像我們先後替蘇美出兵北韓和越南,賺的都是血酬。

存在即為合理,血酬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商業競爭最有效的戰術之一,就是圍魏救趙,攻其所必救。

而網際網路最經典的案例,就是劉強東和李國慶的電商大戰。

2010年,京東打著零成本賣書的口號,強勢切入噹噹的圖書領域,打得完全靠圖書利潤的當當措手不及。

噹噹沒有傻到選擇直接反擊打價格戰,而是在京東利潤的核心區的3C百貨挑起了戰火,把利潤壓到了零。

拿到高瓴美元投資的京東用自身不賺錢的圖書偷襲噹噹可謂神來之筆,而處於守勢的當當選擇圍魏救趙,直接突襲京東的3C百貨也是一步妙招,大家各自盯著對方的七寸用力。

一個人大狀元和一個北大狀元,就這麼開啟了一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價格戰,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對抗的典範。

後來,騰訊扶持京東對抗阿里,直擊阿里利潤主體的電商,阿里扶持蘇寧對抗京東,直擊京東利潤主體的3C,也都是這種攻其所必救戰術的演化。

甚至多年之後,中美貿易戰期間,特朗普盯著中國勢必要發展的5G新基建窮追猛打,中國則盯著特朗普的票倉農業州反擊,都是選擇了圍魏救趙的戰術。

近期也是如此。

印度的一系列折騰,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美國牽制中國的棋子,用血酬以獲得美國的支援。而中國沒有選擇正面接招,選擇加速了對伊朗的投資,逼著試圖重返亞太的美國又得重返中東,還卡住了印度的能源供給。

聰明人都是會選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買搜狗,自然就是為了放狗咬人。

最後,再說回搜狗與騰訊的合作。

就像社交巨頭騰訊入股電商的京東和拼多多,並賠上了大量的資源,是為了制衡他最大的競爭對手阿里,斷了阿里的糧草大營。騰訊當年入股搜狗目的,也是為了制衡他的死敵百度和360,因為搜尋是百度和360最重要的利潤來源。

目前BAT這些超級巨頭在各自的領域都建立了龐大的護城河,競爭對手想要進入這個領域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因此,在對方核心利益中心放一個泥鰍,就能夠穩穩的將對方鎖死,來保護自身的核心利益。

華為也是這麼一條泥鰍。

而目前考慮到現在百度和360對騰訊的威脅已經非常小了,騰訊依然選擇對搜狗進行私有化,意味著騰訊的對手已然出現了變化,不再是百度和360,騰訊需要繼續注入大量的資本和流量才能夠對抗。

因此可以推測, 這個對手就是現在正在迅速崛起的位元組跳動,基於5G視訊流時代的搜尋,騰訊也必須有一個孫臏,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打一場圍魏救趙。

王小川和他的搜狗,又將迎來一次血酬的機會。

而進一步來看,就像前幾天跟朋友聊天時談到的,騰訊如果能夠真正把搜狗消化,並利用王小川團隊的技術能力將旗下多個平臺打通,那麼騰訊和搜狗都有機會迎來一次騰飛的契機。

當然,前提是理順內部的機制。

5G時代最有價值的是的資料和資料的處理,而對於移動端來說,有兩個資料流的方向,一個是使用者輸出的文字和語音,一個是使用者接收的視覺和聽覺。

搜狗擁有輸入法、語音識別、瀏覽器等龐大的使用者輸出的內容,而騰訊系擁有從騰訊視訊和騰訊音樂的娛樂,到公眾號和閱文的閱讀,上百款的APP滿足使用者各式各樣的輸入內容.

再加上QQ和微信的互動式資料...如果騰訊能夠以搜狗的輸入法和語音識別作為一個新的SIRI,在使用者許可的前提下,輸入法接受其他APP匯入的使用資訊,並可以直接向其他APP發出指令。

那麼這個只能被我們個人語音開啟的助手,將通過一系列資料的學習,知道了我們喜歡看什麼文章和視訊,知道我們平時的餐飲出行習慣,知道了我們工作上的需求和網際網路上的社交.......

類似於位元組跳動的推動機制,隨著資料的不斷打通和優化,他們能夠服務提供的精準度將會越來越高。那麼未來迎接我們的,就將是移動裝置上一個賈維斯式的智慧助手。

而且,相比於位元組跳動系只能通過停留、點贊、留言和轉發來獲取使用者的資訊,搞社交的騰訊不僅擁有的龐大APP和QQ微信立體式的資料,還可以通過輸入法和語音輸入將大量資料與APP融合。

對於AI來說,輸入法和語音負責提供龐大的資料內容,APP上的各式操作反饋了使用者的“決策”,相結合之後很容易大幅提升現有演算法的精準度。

因此,通過使用者專屬的輸入法和語音打通任督二脈,騰訊未來將有機會弔打各自為戰的位元組系的APP,重新贏回使用者的時間。

也許,一個騰訊系的內迴圈形成了......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計算機極簡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