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20年7月27日,搜狗公司宣佈董事會收到騰訊的初步非約束性提案,提案中騰訊擬以每普通股或每份美國信託憑證9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搜狗在外的流通股。

訊息一出,搜狗股價瞬間上漲至8.5美元左右。而上週五顯然是有訊息走漏,成交量從日常幾百萬美元放大至5000多萬美元,股價上漲了21%。

從2017年上市以來,搜狗的股價就跌跌不休,除了2017年財報稍微好看一點,近兩年的業績可謂是乏善可陳,要規模沒規模,要增速沒增速。

所以,騰訊此番收購,有什麼深刻的用意嗎?

邏輯推敲

網際網路領域經典的併購案很多。

比如2012年-2014年,Facebook分別以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價格雖然貴,但是事後證明是非常正確的決定,這兩筆收購成功鞏固了Facebook在社交市場的份額。

再比如2005年騰訊重金收購Foxmail,事後也被證明是一筆優秀的交易,除了得到郵箱技術,還"順便"得到了微信之父張小龍,成功開創了一個時代。

從這些經典的併購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併購要不就是獲得了市場,要不就是獲得了技術,要不就是獲得了人才。

那麼騰訊收購搜狗,搜狗現在有什麼呢?

從市場的角度看,搜狗目前是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雖然說是第二名,但是根據2020年3月搜尋引擎市場佔有率排行榜顯示,百度的市場份額為72.46%,遙遙領先第二名的搜狗(15.05%),第二名的存在感相當弱。

在網際網路,一旦第一名領先第二名超過兩倍的份額,第二名基本就很難逆襲了。百度在過去十幾年的穩定表現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騰訊收購搜狗,大概率不是為了擴大搜索市場的份額。

再看搜狗的其他應用。

根據搜狗2019年年報披露,其手機輸入法產品DAU為4.6億,假如這個使用者量是真實的,那麼這塊業務可以說是非常有價值的了。

只不過,這也大概率僅限於想象,假如能合作早就合作了,也不需要等到全盤收購。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搜尋引擎核心技術包括大規模資料處理能力、高併發請求能力、排序優化能力等等,這些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我相信對於搜狗和微信來說,這其實都不是什麼問題。

因此,無論是市場還是技術的角度,其實都不太能說明為何騰訊要全盤收購搜狗。

市場競爭

也許,從市場競爭的角度看,騰訊的收購更為合理。

7年前,騰訊向搜狗注資4.48億美元,並將旗下搜搜業務全盤打包併入搜狗,獲得36.5%的股份。

當時,無論是張朝陽、馬化騰還是王小川,都在憧憬搜尋與社交相結合,不光可以在競爭激烈的PC搜尋市場保住領先地位,還可以快速發展移動搜尋市場的地位。

然而7年過去了,搜狗的競爭地位並無太大改變。市值也一路下滑,從上市時的50億美金,到之前只有不到10億美金。

因此,也不難理解騰訊為何要急於私有化搜狗了。

今年以來,騰訊開始不再佛系。除了接管閱文,又傳言推動虎牙鬥魚、騰訊視訊愛奇藝合併。這些標的有幾個明顯的特徵。

1.處於一個不可放棄的關鍵賽道。

2.競爭格局一般,無法做大。

3.股價得不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成團可能性

目前,騰訊一共持有38.73%的搜狗股份,搜狐持有33.45%,王小川持有5.42%。

就是說這次私有化,騰訊要掏出20億左右美金,這對於財大氣粗的騰訊來說,問題不大,早在2017年騰訊就曾經花20億美金收購Snapchat的10%股份。

對於搜狐來說,更加是一次資產變現的好時機,根據搜狐目前1.3億股的持股量,它可以獲得接近10億美金,而他現在的市值,僅僅只有6億美金。

只不過這次脫手搜狗之後,搜狐可能就真的窮得只剩下錢了。

再看王小川,持股5%的他一直都是搜狗併購最有話語權的人,當年就曾經為了不和360合併,而遊走在騰訊、阿里之間。他是很認可騰訊的工作方式的,所以相信這一次,他也不會阻礙這筆交易。

這樣看,騰訊、搜狐、王小川三個利益方基本都能各取所需,這筆交易最後成團可能性極大。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價值修復的好時機。

搜狗從上市至今就跌跌不休,股價並沒有很好的反映其內在價值。這次騰訊出手,一下就讓搜狗的股價從4美元左右翻倍到8.5美元,完成了價值修復。

也許,從騰訊頻頻出手的情況看,我們真的可以關注下騰訊概念股。

即那些賽道不錯騰訊不可能放棄,但是競爭格局不好又賺不到什麼錢,市場不認可股價又跌得特別安全的股票,一旦騰訊來當接盤俠,說不定可以割下騰訊的韭菜。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戰阿里擊退360,騰訊苦戀7年終“迎娶”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