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盒馬預約下單、多點當日達變成延遲配送……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眾多線上平臺紛紛出現爆倉的現象。

小編了解到,在春節期間,家樂福訂貨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6倍。自春節起,家樂福全國51個城市209家門店,在春節期間(1.24-2.8)為消費者累計提供蔬菜11000噸、豬肉1340噸、水果3800噸、雞蛋900噸。

值得注意的是,線上消費則再次成為了消費者的首選。資料顯示,春節期間,到家業務訂單量同比增長300%以上,且每日環比雙位數增長。其中,蔬菜訂單量同比增長680%,大白菜、土豆、長白蘿蔔、番茄訂購量最多。

不僅如此,沃爾瑪、盒馬等多家超市的線上訂單需求均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據了解,沃爾瑪到家在客單價和訂單量,雙雙呈現出激增的態勢,在客單價方面,沃爾瑪京東到家對比平日近翻倍增長;整體到家業務的訂單量每日以10%的速度遞增。

沃爾瑪也不得不積極增加店內配貨及達達送貨到家的人手,以滿足當下顧客旺盛的線上購物需求。而盒馬則是推出一種創新用工模式,主動向因疫情造成停業的西貝等眾多餐飲業發出共享員工的邀請,以此來應對人手不足的問題。

事實上,電商的崛起已有時日,實體零售數字化轉型也由來已久,但仍有部分企業停留在傳統零售的路口徘徊,對於轉型還是處於觀望或是試水的狀態。

一位零售企業負責人對小編介紹:“如果自己研發投入巨大,吸引人才也難,效果不好評估;如果採取外包方式的話,市面上並沒有特別成熟的公司,所以一直在保持觀望。“畢竟這麼多年都過來了,誰也不願意走出舒適區,沒有逼到一定份上就不主動尋求轉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認為,在市場轉型過程中,企業本身經營戰略和管理方式的調整也成為了挑戰。如果面臨的阻力還在預期內又對創新帶來的風險難以評估,多數傳統企業不會選擇數字化轉型和創新。因此,一些邊緣企業、非主流的企業才會先行先試嘗試轉型。

不過,通過此次疫情可以看到,線上渠道成為了一個新的增長點,眾多商超又將目光轉向了線上。部分超市、便利店也都在儘可能開通更多的線上渠道,通過App、小程式等入口力推外送服務。部分沒有自營線上平臺的超市,則是依靠美團、餓了麼等線上平臺。

小編注意到,華冠超市加大到家業務的人力配置,提高揀貨、打包、配送等多環節效率,保證門店三公里範圍內的訂單能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不僅如此,華冠已與京東到家、美團外賣、餓了麼平臺達成共識,全力組織民生用品供給。

從外賣平臺今年春節期間的資料表現來看,商超訂單增長十分可觀,而隨著防疫工作的繼續推進,外賣平臺上的商超訂單仍有望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蘇寧易購副Quattroporte顧偉也表示,疫情過後,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上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未來,將針對居家使用者或者特殊時段(如惡劣天氣等),在IT技術、配送履約等方面進行大量投入,發展到家業務。

精益零售理論創始人龔胤全認為,此次疫情勢必將加速實體零售企業的變革,促使零售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從供應商、原料商、生產工廠、物流商、顧客等全價值鏈實現數字化轉型。

同時,他指出,數字化轉型的前提是企業必須要有一套成熟的管理體系。“傳統零售業主要是採購成熟的供應商的商品進行銷售的,而製造型零售業是指產、供、銷一體化運營的企業。例如,7-Eleven、Zara、優衣庫、無印良品都是製造型零售業。企業應該全程主導商品企劃、研發、生產、物流、銷售等全價值鏈業務活動。舉例來說,商業地產須為租賃商戶賦能甚至是聯合經營,零售商必須與生產商結成戰略同盟關係。”

趙馳/文

部分圖片由企業提供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疫情之下,花唄可以暫時不還嗎?支付寶的迴應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