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作者 | 咖哩

一機走天下,隱私透明化。

去年年底,工信部給APP全面規範化之路開了個好頭。除了給在自查自糾階段完成整改的8000多款APP點贊,還點評批評了41款存在侵權行為的“明星”APP。

在這當頭一棒後,企業無不積極整改。1月8日,工信部乘勝追擊,通報了第二批侵害使用者權益行為的APP。其中,金融類APP飛貸因“不給許可權不讓用”問題被點名。

隨著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不斷加碼,金融APP侵害使用者權益行為,何處逃?

01

工信部二次通報,15款APP上榜!

其中,名單中唯一的金融類App飛貸因“不給許可權不讓用”的問題被點名。

資料顯示,在自查自糾階段,共有8000多款APP完成整改。這也意味著,中國APP整治正式進入全面化階段,給金融APP全面規範化之路開了個好頭。

2019年12月19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使用者權益行為的APP(第一批)通報》,其中,騰訊QQ、閃送、新浪體育、搜狐新聞、36氪等41款產品赫然在列。

工信部強調,此次點名的15款APP應在2020年1月17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工信部稱,下一步,仍將以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為契機,持續加強APP監督檢查,形成常態化監管機制,切實維護使用者權益。

02

金融APP整治,迫在眉睫!

註冊過金融APP的使用者,不免被無數的推銷電話、推廣簡訊騷擾;本來只想貸款應應急,沒想卻深陷“套路貸”……金融APP違法違規採集使用個人資訊,已成為“重災區”。

日前,廣東警方揭露在“淨網2019”專項行動中,共繳獲公民個人資訊98億餘條。其中,一款具有非法採集公民個人資訊功能的“套路貸”APP,竟非法收集使用者資訊超過13多億條,涉及全國28個省市、135萬餘人。

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釋出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11日,在13多萬款金融APP中,70.22%存在高危漏洞,攻擊者可利用這些漏洞竊取使用者資料、進行APP仿冒、植入惡意程式、攻擊服務等,其中部分高危漏洞甚至存在導致APP資料洩露的風險。

讓人不得不承認,技術的進步的確帶來前所未有的金融便利,但也讓金融消費者權益更容易受到傷害。金融APP整治,迫在眉睫!

2019年12月3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召開移動金融APP備案管理工作試點啟動會議。這不僅給移動金融APP備案開閘,也讓個人金融資訊保護再次升級。

隨後,央行於12月4日下發《關於釋出金融行業標準加強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安全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四個要求,意在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客戶端軟體個人金融資訊隱私保護。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表示,針對當前一些金融機構客戶端軟體存在的安全防護能力參差不齊、超範圍收集個人資訊、仿冒釣魚現象突出等問題,各金融機構要建立客戶端軟體安全管理全程覆蓋機制,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客戶端軟體監督處置機制。

2020年央行工作會議指出,全面提高金融服務與金融管理水平,統籌推進金融法律法規和規則體系建設。

銀保監會印發的《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指出,強化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完善對第三方合作機構的准入、監督和評價機制。

央行金融科技委員會會議上提出了2020年金融科技六大重點工作,“出臺個人金融資訊保護等規則”、“推動金融APP備案全覆蓋”位列其中。

監管對於金融類APP的個人資訊保護監管原則也是“包容審慎”,包容給金融科技創新留了空間,但也不放棄傳統審慎監管方式。

可以預見,若金融機構能積極配合,按照監管部門的規劃走。未來,金融消費者定能在肅清的環境中,享受更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讓使用者著迷的輸入法 打字暢快顏值還高 百度最新Yan鍵盤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