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為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的服務宗旨,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果子園鄉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為陣地,深入群眾一線,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治理、移風易俗宣傳、治安巡邏、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積極營造文明、有序、美觀、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

  當好“政策宣講員”,真情實意暖民心。積極主動研讀黨和國家各項惠農惠民政策,在讀懂、吃透的基礎上,深入田間地頭,用最樸實、最親切、最簡單的大白話同群眾拉家常、話農事、說民生,確保群眾真正瞭解惠民政策,更好地享受政策紅利。用好用活各類宣傳資源,藉助鄉村大喇叭、群、宣傳單、遠教大屏等各類宣傳媒體,把對群眾生產生活管用、實用的政策講明白講清楚,將一項項惠農惠民政策宣傳到每一戶每一人。

  當好“安全護衛員”,盡職盡責保平安。挨家挨戶檢查電線老化、液化氣使用等情況,提高群眾安全用電、防範液化氣洩漏的意識,確保人身安全。定期到獨居、孤寡老人和困難群眾家中走訪看望、瞭解情況,提供力所能及的關愛服務,確保其身心健康。積極組織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活動,糾正逆行、亂停亂放、接打電話、不戴頭盔等一些不文明行為,保障文明安全出行。普及防盜、防搶、防騙、防災常識,加強思想防範,提高警覺性。

  當好“糾紛調解員”,睦鄰友好促和諧。配合鄉司法所、綜治中心全方位開展農村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建立排查報送、處置反饋、督查考核、協調研判和應急管理五項工作機制,規範網格化運行,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將問題解決在一線。結合“一村一顧問”“一村一法官”制度,緊扣農村土地流轉、鄰里糾紛、土地承包等經常發生的問題提供法律服務,切實解決基層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

  當好“文明實踐員”,移風易俗樹新風。以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為契機,聚焦成果運用,擴大信用影響力,營造全員“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圍。深化鄉風文明評比,將社會道德、人際關係、個人品行等信用評價指標納入村規民約,結合“紅黑榜”評選,引導群眾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同時,創新文明實踐內容,開展各種愛國教育、體育健身、綠色環保等活動,呼應群眾精神需求。

來源/作者:果子園鄉人民政府 李峰

7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英王室折斷白杖!香港迴歸25年法律竟仍拜伊麗莎白二世為女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