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不久前,比爾蓋茨發表了對“氣候和未來”的講話,讓人們對氣候變暖有了更多的重視。其實氣候變暖的危機早就顯現出來,一旦人類不予重視,那將來的某一天必然會自討苦吃。

從19世紀開始,地球最熱的七個年份全部集中在近十年,2016年、2020年並列為第一熱年份,19年為第三熱年份。這也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氣候變暖已加快到來,今後出現高溫的天氣還會持續下去。

01、北極凍土融化?

南北極極寒地帶,因常年冰冷,在漫長的時間演化中,形成了數不清的冰川、凍土層,從而將島嶼覆蓋在其中。不過隨著冰川的笑容,不少島嶼也慢慢顯現出來。

北極圈的氣溫相比南極要高一些,冰川融化速度更快。據悉,北極圈凍土佔地球總面積的1/5,然而這些年裡因地球加快升溫,凍土層、冰川也在加速融化,例如2020年俄羅斯衛星就檢測出一個新島嶼,附近還有個寬兩百米的海峽。

科學家分析,應該是這個地方的冰橋崩塌到海水中,以至於冰川下的島嶼出現,而海峽寬度也在持續擴大。

而因凍土層的融化,很多史前生物遺骸也就此裸露出來。例如一具5.7萬年前的遠古灰狼遺骸,在低溫條件下完美儲存,牙齒、皮毛都很完整,且胃部還保留最後一頓食物,研究價值比較高。同時,還發現了一個2-5萬年前的披毛犀;前不久更是找尋一頭1.5萬年前的穴居熊遺骸。此外,猛獁象、駝鹿、洞獅、小馬駒等接連現身,這表明北極凍土融化速度正在加劇中。

02、溫室效應加快

2020年南極監測的最高氣溫高達20℃,北極圈可檢測的最高溫更是高38℃,還引發了林木起火。造成這一現象的,和溫室效應加劇有關。

自從工業化時代到來後,CO2濃度就在大大增加,氣象專家Kalinda分析表示,現今大氣中的CO2含量比19世紀初高出6%。他還發現,上世紀90年代,海洋CO2濃度就幾乎飽和了,一旦海洋無法再吸收CO2,那就會讓大氣中的CO2濃度加速提升,不用太長時間,地球氣溫會上升到臨界溫度。200年間,大氣CO2濃度就增加50%,21世紀後增加速度更快,目前處在氣候變暖的關鍵期。

一旦人類不及時阻止其變暖速度,那要不了數百年,人類就難以在地球上生存,這對人類而言並非好訊息。而如今的冰川融化加速,也讓北極不少生物遭到了生存危機。

北極熊就是如此,因冰川融化,它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也因為海豹無法依靠冰川呼吸氧氣被活活憋死,而北極熊的食物越來越少,很多都被餓死。科學家預計,21世紀末北極熊就會滅絕。

03、還有一大威脅

北極圈附近依舊生存著人類,一旦凍土融化,生活在其中的人就會受影響。而在2020年夏季,俄羅斯曾出現一個燃料洩露事件,兩萬噸柴油洩露到河水中,預計會導致350平方千米的地塊被汙染,想要治理汙染問題需要101億元,而事故的原因就是凍土層的融化,以至於土地崩塌,罐子破裂爆炸。

同時,凍土層的融化,也會加劇變暖的速度,這是為啥?因為在凍土層中有很多微生物,它們依舊在消耗大量的有機物,但卻被封存起來,形成了C02、甲烷,融化後它們就會排放到大氣內,從而繼續加快變暖的速度。

IPCC組織分析表示,就算人類今後“零排放”,也很難阻止氣候的變暖,今後北極凍土的碳排放速度會持續加快,從而影響全球。

不過最嚴重的威脅就是超級病毒的釋放了。2016年夏,俄羅斯炭疽疫情爆發,一12歲孩子死去,2300頭麋鹿也感染而死,其原因就是凍土層的消融,以至於病毒被釋放出來。此事件也讓人類認識到了危機,而凍土層內必然不只一種病毒,還有其他多種超級細菌,封印在冰層內。

其實在2009年時,科學家就在凍土層中發現350萬年前的超級病菌,且將其命名為“芽孢桿菌F”,幸好它是一種有益菌,不然就危險了。

在凍土層中,因沒有光照和氧氣,病毒能長時間存活下去,一旦融化就會甦醒,依附在寄主上就會引來可怕的疾病。

那些被啟用的病毒會隨著水流進入河水中,再透過動植物或飲用水,進入人類的食物鏈,從而對人類感染。

誰也不能保證,今後凍土層會不會出現一種感染性強、致死性高的病毒,因此我們一定要保護環境,減少“碳排”,這樣子孫才有美好的家園。

14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一個讓人難以接受,卻不得不承認的事實:生命可能永遠沒有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