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現代人體內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如果幾年以前,有人對我說自己體內有另一種古人類的基因,一定會覺得這人是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但是,這個看似“謬論”的說法卻在一步一步得到印證。是的,在我們所有現代人的基因資訊裡,都檢索到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並且,不同地域的人基因佔比大小還不一樣,而體內含有尼安德特人DNA佔比最高的剛好就是我們東亞人。

簡單來說,當代人類的祖先,的確和另一種古人類發生過基因交流,至於他們如何稱呼自己,我們不得而知。因為,這個智人分支在還沒有形成文字記錄的時候就滅絕了,而“尼安德特人”這個名字,則起源於頭骨化石在德國一個名叫Neander的山谷中被發現。

早在2010尼安的時候,科學家們就公開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草圖,而2107年的時候,重要科學研究結果釋出平臺《科學》又有證據顯示,中國靈井遺址發現的“許昌人”,應該就是歐洲尼安德特人和人類祖先結合的後代。

具體來說,雖然尼安德特人原本是一種歐洲古人類,但當代歐洲人體內的尼安德特人DNA佔比反而比東亞人少20%的樣子,人均在1%到4%左右。

另外,科學家們還在澤西島的一個洞穴裡發現了兩顆神秘牙齒,它們距離現可能有4.5萬年時間,而分析結果顯示,這兩個牙齒不僅屬於不同的人,而且他們同時擁有人類和尼安德特人的一些特點。換而言之,除了我們體內的DNA資訊以外,目前也有其他化石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的確和古人類一起繁衍過後代。

生殖隔離是什麼?

首先,生殖隔離的物件都具有親緣關係接近的特徵,其實,不管是生態隔離、地理隔離,還是其他類別的隔離機制,兩種存在生殖隔離的種群,即便是發生了交配行為,也大機率會出現以下這幾種情況:

第一,雜種衰敗,雖然這種情況兩個雜交的物件能夠發育出後代,但這個後代的後代卻存在基因缺陷,它們會因為各種原因經不起自然選擇。

第二,雜種不活,要麼受精過程結束形成的合子沒有成活,要麼這個合子在發育一段時間後死亡,又或者從合子發育成的幼體難以存活到性成熟階段。

第三,雜種不育,也就是雜交的非同種生物的確可以孕育出健康的後代個體,但這些後代中的絕大多數都不能擁有自己的後代,比如驢和馬在雜交以後生了騾。

“人猿雜交”實驗是怎麼回事?

不僅是人類,地球上的很多生物都存在生殖隔離,哪怕是黑猩猩等靈長類動物,也同樣和人類存在生殖隔離。而且,多年以前,的確有所謂的研究人員做過人類和其他動物的雜交實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在1927年引起很大轟動的“人猿雜交”實驗,當時前蘇聯有一個猿猴繁殖基地,而教授伊萬諾夫就是在這裡悄悄進行的雜交實驗。

不過,結果並沒有如這位科學狂人預想的那樣,從染色體的數量來說,類人猿和人在雜交以後或許會產生染色體條數為47的雜種,但這種基數染色體條數的後代是不可能具備生育能力的。

當然,從目前可以查詢到的檔案檔案來看,當時這個叫伊萬諾夫的教授,的確在那個繁殖基地進行過不同種屬猿猴之間的雜交,以及人類和猿類之間的雜交。參與雜交過程的女性雖然遵循自願原則,涉及到的是人工授精,沒有肢體接觸行為,但實驗過程中會被隔離起來,且當時參與實驗的女性數量很可能超過5位。

9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太陽還有50億年的壽命,地球和人類能逃過一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