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大家好鴨,佛系老司機的化緣時間到了!

無論是買記錄儀、買車還是買菜,如果你對這些東西沒有基本的了解,那麼別人的建議和評價,就像《碟中諜》中記憶模糊的特工一樣各種懵B——支離破碎的資訊毫無價值。所以我打算把商品暫時放在一邊,跟大家聊聊記錄儀深層的話題,“深”不代表“難”,只是“看不見”。不過我不是專家,只是一不留神評測了近20款記錄儀後,有些感悟而已,文中如有錯誤歡迎大家留言指正和交流。

本文是#看懂記錄儀#系列的第二篇,錯過第一篇的同學可以在文末找到連結。

買過或想買記錄儀的人,大都聽說過“漏秒”、“宕機”這些字眼,一旦看到這些負面資訊,可能就直接把這臺記錄儀從名單中封殺了,但是看多了你就發現,根本沒有完美的記錄儀。就連蘋果電腦,也經常會看到散熱差到燙手、排線問題導致花屏或者大批量的鍵盤故障,害得我換電腦的計劃一再拖延。

雖然沒有完美的產品,但我們至少可以了解一下這些故障背後的原因,然後你可能就理解或者知道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就像你剛剛認識了一個姑娘,也許她並不十分吸引你,但隨著了解的增加,慢慢地你會發現她的優點,並學會接受她的缺點。

不扯了,進入正題。

本文你將了解到記錄儀的四大類常見故障,以及如何應對,能夠讓你的記錄儀“延年益壽”。

儲存類故障傳輸類故障供電類故障溫度類故障儲存類故障

再高階,再清晰,沒存住,都白搭。

錄影失敗

首先你得知道,記錄儀螢幕上看到的畫面,和儲存卡里的視訊是兩回事。前者叫“實時預覽”,後者叫“儲存視訊”,所以即使沒有插儲存卡,記錄儀顯示屏中仍然可以看到畫面,這也是“流媒體後視鏡”的原理。

插了儲存卡,視訊檔案為啥會消失了呢?那得先看看你用的是什麼儲存卡。常見的TF儲存卡都是有壽命的,而記錄儀的儲存卡寫入次數相當頻繁,甚至有些記錄儀因為沒有內建電池,所以採用實時寫入的方式,以確保斷電後視訊都能被儲存。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的儲存卡品質不佳,必然會出現故障。

我們不妨把TF儲存卡當成雨刷一樣的消耗品,趕上大促囤上一兩張(容量最好在32G以上,但也不要超過記錄儀支援的最高限制),一旦出現故障先換儲存卡試試能否解決。不過我發現有些記錄儀真的很挑卡,而且並不是效能越強的儲存卡就越適合它,還是有最佳適配一說的,買卡前最好諮詢一下客服,或者直接買含儲存卡的套餐。

有的記錄儀會自動判斷儲存卡是否異常,並通過螢幕提示、指示燈或語音報警,不管你的記錄儀有沒有這個功能,建議定期(1或2個月)檢視一下錄影,如果一切正常就順手格式化一下,這樣也能相對延長TF卡的壽命。

有人說了,TF卡壽命短,我買內建eMMC儲存晶片的不就好了。沒錯,eMMC的壽命長,讀寫速度也快,比TF卡更加適合作為記錄儀的儲存方案。但是eMMC是焊死在主機板上的晶片,無法擴充套件容量,而且一旦故障,需要整機返修或報廢。eMMC為啥會壞呢?很可能是因為記錄儀掉落,晶片受到衝擊,導致焊點脫落,甚至晶片燒燬。我曾經一臺內建eMMC的記錄儀,就是在我想要調取視訊時發現了奇特的故障:視訊檔案存在,儲存空間是滿的,但是檔案卻是0KB,而且機器沒有任何報錯和提示。後來想起,曾經意外掉落過,可能就是那次摔壞了,好在和售後一頓溝通後給我換了臺新的。不過綜合來看,eMMC的優勢還是大於TF卡的。

畫面缺失

記錄儀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工作,如果CPU的效能或穩定性不強,就有可能在錄製環節,或者視訊儲存環節出現卡頓,導致漏秒(只是個人理解並不嚴謹)。其實現在漏秒的情況已經好多了,一方面處理器效能提升了,另一方面TF儲存卡的級別也提升了,讀寫速度都很快。如果擔心漏秒,除了選擇Class10等級的TF卡外,還可以把視訊分段設定為1分鐘,可以降低漏秒的風險。

其實只要漏的不多(1秒以內),不至於影響取證就好了。而且如果觸發了緊急錄影,那麼大多數記錄儀都會將觸發前N秒和後N秒的視訊單獨儲存為一段視訊的,不怕漏秒。

傳輸類故障

記錄儀把自然界的光訊號變成數字訊號,最後再變成視訊檔案儲存下來,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也是非常“坎坷”的啊!

音畫不同步

其實除了漏秒,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往往被忽視——視訊畫面和聲音不同步,它可能會導致證據與事實不符。想象一下,後車先懟你時沒有聲音,但迫使你又懟了前車後,才發出“砰”一聲(行車記錄儀基本都是單聲道無法聽清聲源方位)……是不是很容易被誤會?

其實視訊錄製都有延時,只是時間長短的區別,這個就考驗處理器的效能了。另外,一般記錄儀剛開始時沒有延遲,時間越長,延時越明顯。我的福斯原廠記錄儀可能是因為儲存卡讀寫速度太慢,音畫不同步十分明顯,所以不得不關閉了錄音功能。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好辦,換讀寫速度更快的卡,或者買個帶前後雙攝的記錄儀,只靠視訊畫面就能判定責任。

畫面延時

如果你買的是流媒體後視鏡,那麼後攝像頭的畫面延時問題需要重點關心。廠家想要做到超低延時,一般有三個方法:降低解析度、提升訊號傳輸效率,以及提高CPU處理速度,受限於成本,廠家一般會根據產品規劃做平衡。比如360新品M310的流媒體後視解析度為720P,相比360M320的1080P來說,視訊訊號資料少了,清晰度差了,但M310卻採用了成本較高的數字訊號傳輸技術,這樣一來,傳輸效率高,再加上資料量少,自然就實現了超低延時。如果你既想要高畫質,又想要超低延時,恐怕價效比和穩定性的問題又要冒出來了。

不過我個人認為,現階段流媒體後視鏡仍然處於發展初期,我們大可不必一味追求超低延時,因為即便有一些輕微延時,也比雨天看不清後方更有實用價值,關鍵還是看你怎麼用。提示:高速或快速路行駛時千萬不能開啟延時明顯的流媒體後視功能,會放大延時帶來的誤差,導致司機判斷失誤出現危險。

供電類故障

汽車電瓶的供電十分不穩定,如果你不講究,別說記錄儀了,手機都能給你充廢了。

頻繁重啟

經常看到有些車主吐槽某某記錄儀頻繁重啟,導致無法使用,多半是因為電池或電容損壞。記錄儀的電池只是用來在斷電的一瞬,儲存最後一段錄影和儲存設定、時間資訊用的,所以容量一般都很小。但也有廠商設計了較大容量的電池,以便在斷電時還能靠電池實現停車監控或車外手持拍攝。另外,車內電器眾多,電壓非常不穩,電池和電容也起到“緩衝”的作用,不至於出現電壓瞬間波動時頻繁地開關機。如果電池或電容損壞,少了這層“緩衝”,就可能會出現莫名其妙的重啟,這時就需要維修。

另外,有些記錄儀的額定輸入為5V2A,但你可能沒在意,隨便用了一個5V1A的電源供電,雖然也許機器也能工作,但時間一長難免出現問題。

損傷電瓶

前面提到過,有些記錄儀支援自身電池供電實現停車監控,其實一般持續時間不會太長(3、4天就算不錯了)。所以,想要實現較長時間的停車監控,還是得從汽車的電瓶取電。

帶有電瓶低壓保護裝置的降壓線

記錄取電方式一般有五種:

車內點菸器——大多數車對電瓶無損車內保險盒裡的ACC保險絲(開車時帶電)取電——對電瓶無損車內保險盒的常電保險絲(始終帶電)取電——存在電瓶損傷風險OBD取電——存在電瓶損傷風險閱讀燈取電——存在電瓶損傷風險

對電瓶有沒有損傷,關鍵看是不是取的”常電“。這五種取電方式中,3、4、5都是取的常電,但其實第一種也有”常電“的點菸器,第四種也能不取常電。五種取電的方式的優劣和注意事項留到下一篇裡詳細說,本文只說”常電取電“防止損傷電瓶的幾個關鍵點:

一定要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帶有電瓶電壓檢測和電壓過低自動斷電的”低壓保護裝置“的降壓線。否則長時間的停車監控一定會導致電瓶過度放電,導致車輛無法啟動。電瓶頻繁過度放電會導致電池效能急劇下降,提前退休。即使滿足了第一條,也儘量不要長時間使用停車監控功能,雖然功耗很低,但也禁不住細水長流。超過一週不動車,且為老車老電瓶,建議把記錄儀的電源線拔掉;超過一個月不動車,無論新車還是老車,都建議拔掉電源線。

另外,電瓶超過4年後一般效能明顯下降,該換就換。還有,很多人喜歡熄火在車裡聽歌,一聽就一兩個小時,那麼你的電瓶很可能在2年內提前失業,千萬不要讓記錄儀背鍋哦。

咱們稍微展開一下,說說電瓶為啥會虧電?以及真虧了怎麼辦?

停車時發動機無法帶動發電機為電瓶充電,如果電瓶只放電不充電,就會導致電壓越來越低,也就是”過度放電“,當低於一定值後,一般電瓶會自我保護——不再放電,因此導致無法啟動車輛。通過外部給電瓶搭電,只要電瓶內部不是完全沒有電,不僅可以順利啟動車輛,經過發電機的重新充電,電瓶還是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的(過度放電次數多了才會對電瓶有嚴重損傷)。偶爾一次無法啟動就找人上門換塊新電瓶,實在是費錢費時的下下策!何況換給你的電瓶品質如何?是否完全匹配你的車?裡面水深著呢。因此無論你是新車還是老車,我都建議常備一塊應急啟動電源,有備無患,沒事的時候還能在車裡給手機充電,減少電瓶的負荷。

溫度類故障

任何電子產品都有標定的”工作溫度“,你買記錄儀的時候考慮過它的工作溫度範圍嗎?

過熱宕機

記錄儀一般是固定在前擋風玻璃上,前擋風必須保證很高的透光率,因此沒有紫外線阻隔、更沒有紅外線阻隔,所以各種輻射直接照射在記錄儀上。即使前風擋貼了膜,暴晒時間一長,車內溫度和沒貼膜的車是一樣的,因為車身各處都有熱量傳導進來。

記錄儀的工作溫度過高,效能就會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奇怪的小問題,甚至直接罷工。嚴重的情況,直接導致內部元器件損壞,記錄儀報廢。其實,正規的記錄儀廠商,都會做各種極端測試,確保產品能夠禁得起車內嚴峻的工作環境,但假如你買到品控不好的產品,又人品爆發收到一臺”弱雞“,可能剛開始的時候還都正常,但時間一長,弱雞就扛不住了。

我們在買記錄儀的時候,一定要看引數配置中的工作溫度,並且儘量選擇大品牌、有質保的產品。另外,夏天停車暴晒的時候,建議把記錄儀臨時摘下放在陰暗處,避免直接暴晒,開車前再裝上。一般記錄儀都是有底座或支架的,有些很方便摘下,有些比較緊。相比之下,後視鏡類記錄儀,因為相對遠離前風擋,又有後視鏡遮擋,所以避免了Sunny直射,更大的體積也有利於內部散熱,理論上穩定性會更好一些。

低溫無法啟動

冬天氣溫過低的時候,別說記錄儀了,連汽車都有可能無法啟動。科技這麼發達,難道就沒有一臺能夠在極寒地區照樣使用的記錄儀嗎?當然可以有,但價格一定是高不可攀的。不過如果溫度並不太低,記錄儀也無法啟動,那麼可能是夜間低溫時導致記錄儀電池虧電,車先開起來,當車內溫度回升後,記錄儀才能恢復到充電狀態,才能開機。就和冬天用熱水袋捂著iPhone充電是一個道理。

裝置脫落

記錄儀脫落,除了可能直接造成記錄儀內部晶片損壞,還有可能損傷儀表臺,在行駛中脫落的風險更大——駕駛員嚇一跳可能導致肌肉條件反射做出不必要的動作,從而引起嚴重的事故——曾經和我一起做試駕編輯的老司機,因為打了個噴嚏,身體一抽就跑偏撞到護欄。

如果你的記錄儀是通過3M膠固定的,那麼黏貼不當、溫度過低、前擋風玻璃起霧都有可能導致記錄儀脫落,怎麼能防止脫落呢?

安裝記錄儀前,先彆著急黏貼,第一步是開啟螢幕(沒螢幕的用手機連線檢視實時預覽),有些記錄儀在首次開機時,螢幕上會出現十字標線,這個就是方便你調整鏡頭角度的。確定好最佳位置,擦乾淨,再撕下3M膠貼紙,然後先將一側邊緣接觸玻璃,再向另一側按壓,儘量確保膠與玻璃中間不要有空氣,這樣黏貼非常牢固。最重要的是,3M膠不能反覆多次使用,粘性一次比一次差。

一般的吸盤支架是最容易脫落的,現在很少有新品還沿用吸盤支架了,即便使用吸盤支架的,一般也都對吸盤進行了改良,不過受成本限制(有些橡膠材質很好的支架也是吸盤的就非常牢固),仍然不如3M膠牢固。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想起來的時候(至少2個月一次吧),就把它拔下來,擦乾淨玻璃和吸盤表面,然後重新吸上。

關於記錄儀的知識點還有很多,本系列的下一篇我會深入聊聊記錄儀的安裝問題,包括實現停車監控的各種取電方法的優劣、後攝像頭的最佳安裝方案等等,保證乾貨滿滿,全面透徹,歡迎點選關注,以便第一時間收到推送。

總結——關於穩定性

通過降低解析度,降低幀速或者給裝置降溫,都能提升穩定性,但這都是對穩定性的妥協,我們都希望買到效能強大,穩定性又好的產品,哪怕價格貴一點,也比一年換一個要值得多。所謂價效比,一定不是隻看一時的價格高低,還要看耐不耐用。以上這些記錄儀的常見故障,也許並不能幫你解決什麼實際問題,但了解到這些知識點後,相信對你選購記錄儀會有所幫助。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三外發揮不佳,本土球員夢遊!同曦客場85-95不敵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