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宋江在鄆城縣做押司官時為什麼會有花不完的錢?又為什麼他走到哪都有人崇拜他?

對於這兩個問題,我曾經天真地認為,宋江不過是利用職務之便,獲取大量的灰色收入,然後憑藉施人以恩惠邀買人心,所以才會有花不完的錢,並獲得許多人的崇拜。

可是,我最近重讀《水滸傳》時突然在想,鄆城縣縣衙里胥吏眾多,像靠職務撈錢和邀買人心這些個手段,宋江的一干同僚們都會,有的甚至比宋江玩得還溜,可為何唯有宋江能脫穎而出,並顯得特別“優秀”了?

對此我經過反覆思量後,姑且分析一二。

宋江憑藉他的生財之道,有著花不完的錢

正所謂:

“仗義疏財及時雨,孝義三郎天下知。上映天魁呼保義,走馬送信報君識。”

在鄆城縣百姓們的眼裡,宋江是為人四海,出手闊綽的“及時雨”。

每每有人遇到急難缺少銀錢時,求到他那,宋江總是會毫不猶豫地替人排憂解難,予人以周全。

並且他還在掏錢或者幫忙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談笑風生,一點兒都不介意。

“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

可是,宋江的口袋裡,並沒有無窮無盡的財富。

而且宋江還是農民的兒子,他未曾做押司時,不過是和父親宋太公一起,在村裡面務農為生。

“上有父親在堂,下有一個兄弟,喚作鐵扇子宋清,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

因此,我認為宋江要想經常下及時雨,去仗義疏財。

那麼,他就必須想辦法從開源入手,做到收入大於支出,唯有如此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可是宋江儘管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再務農,並想法子成為了鄆城縣的押司官,而且還被鄆城縣裡的人,尊稱為宋押司。

但這些只是表面上的風光,難掩“押司”是吏員而不是官員的事實(參考《宋史·職官志》,押司官在名頭上雖有“官”這一字眼,但實為在官署中負責經辦案牘等事宜的書吏)。

加上吏員的工資並不怎麼高,根據王安石寫給宋仁宗的《萬言書》:

“方今制祿,大抵皆薄。自非朝廷侍從之列,食口稍眾,未有不兼農商之利而能充其養者也。其下州縣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錢八九千,少者四五千……”

也就是說,宋江作為縣衙的吏員,月薪大概在四兩到九兩銀子之間,此時的他要想下及時雨,福澤窮苦困頓之人,仍是不夠。

於是,宋江就開始學習公門裡的前輩們,拿“押司”的身份做文章。

也可能有人要問,官員們掙俸祿之外的錢,靠的是手裡的職權,宋江作為一介小吏又憑什麼去額外“創收”了?

答案其實很簡單,吏員們雖然身份差、工資低、責任大,並且若是在公事上出了岔子,或是在辦事時捅了簍子時,會遭遇官老爺們拍拍屁股走人,換個地方繼續做官,而他們的將受到嚴酷的刑罰。

可是吏員這一職業,好處就在於同百姓們接觸得較多,工作方式非常靈活。

再加上宋朝的縣級官員,一般是重資序而輕政績,考評時又只重視檔案材料,並且其任期實行的是三年一任的考核輪任制度。

“今文資三年一遷,武職五年一遷,謂之磨勘。不限內外,不問勞逸,賢不肖並進。”——《答手詔條陳十事》范仲淹

因此,在縣級官員失職的情況下,縣衙在處理公事時,大宋律法上怎麼說的是一回事,到了像宋江這些具體做事的吏員手上,怎麼處理則又是另外一回事,可操作空間極大。

而正是憑藉著所謂的“法在上官,權在小吏”,宋江作為一個刀筆精通,吏道純熟的公門胥吏,便得以開始經營起特殊的生財之道,那就是結識並收留江湖上的各種好漢。

“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配,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如土。”——《水滸傳》第十八回

由於得益於那些個所謂的好漢們喜歡俠以武犯禁,負責刑獄的宋江宋押司,見到他們被五花大綁地按跪在公堂上聽候發落時,便開始想辦法為之疏通。

或是經過三推六問後,大事化小,或是小事化無後,當場釋放。

總之好漢們在離開公堂後,宋江就會去想法子結識,再贈送數額不等的盤纏。

而好漢們在遇到此情形後,大多是納頭便拜,感激莫名,不僅嘴裡會喊著大哥、恩公,並且還會口稱諸如大恩不言謝,日後定當湧泉相報等語。

若是接到上級傳達下來的海捕文書,又或是遇到需要縣衙相助才能順利緝盜的官差,宋江則另會想辦法為好漢們周全。

其中最為經典的“周全”,就是濟州緝捕使何濤,奉命到鄆城捉拿晁蓋等人時,宋江一邊拖住何濤,一邊去通知晁蓋。

而晁蓋也果然不出宋江所料,事後就派劉唐送來了千兩黃金,用以酬謝宋江的“大恩”。

是以,好漢們的感恩之情和報恩之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就是宋江的生財之道。

如此一來,宋江便有著幾乎花不完的錢。

偌大的名聲,讓宋江獲得許多人的崇拜

其實早在被人稱做“及時雨”時,宋江更多的則是被人喚作“孝義黑三郎”。

他之所以有這個稱呼,不外乎是在家孝順父親,在外急公好義。

對此,原著中如此寫道:

“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

由於“孝”之一道,歷來被稱之為百善之首,被世人所推崇。所以有著孝順之名的宋江,在大多數人眼裡就是一個值得稱道讚許的人。

再加上他急公好義、仗義疏財的舉動,則讓宋江的名聲更上一層樓,以至於已經不只是侷限於鄆城縣,乃至山東、河北都有人傳揚他的事蹟,並且還將他稱作是能救萬物的“及時雨”。

“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之困,賙人之急,扶人之困,已至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卻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

如此大的名聲,在不知道宋江存在著徇私枉法、投資好漢等行為的情況下,於普通人而言,宋江其實是很值得去尊敬並崇拜的人物。

例如原著中閻婆在衣食無著且丈夫身故的情況下不得已求到宋江那,宋江連想都沒想,就又送棺木又給銀子。

過程中,宋江在聽完來意後就到巷口酒店裡,先借來筆墨紙硯寫了個帖子,然後就叫閻婆去縣東陳三郎家去取棺木。

像這種僅憑一副名帖就可以預支到貨物的情況,也就名聲在外且受人尊崇者才能辦得到。

此外,即便是在未曾謀面、不曾相識的情況下,諸如王英、武松等江湖好漢,見到宋江的第一時間就是納頭便拜。以至於像孔明、孔亮兄弟,在明知宋江的武藝實在是上不得檯面的情況下(參考宋江到清風山,被十幾個嘍囉捉翻),卻仍要拜宋江為師。

仔細思量,這些都是因為宋江的名聲太大,才讓他們心生崇拜。

結語: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主要原因在於《水滸傳》位列“四大名著”,有相當多的可取之處,我們看《水滸傳》不應該只看到劇情中的打打殺殺,不妨分析其中人物的為人處世、行事方法等,或能有利於增長見識,又或是能有利於提高認知。

此外,對於宋江為何會有花不完的錢,又為何會被很多人崇拜,可能每個人的觀點不一樣,但無論如何,宋江的行為和做法都是錯誤的,正如施耐庵在文中評價道:

“保正緣何養賊曹,押司縱賊罪難逃。

須知守法清名重,莫謂通情義氣高。

爵固畏鸇能害爵,貓如伴鼠豈成貓。

空持刀筆稱文吏,羞說當年漢相蕭。”

3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哥,你好》票房破1.93億,常遠新片又來了,會成為下一個沈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