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在路遙先生的內心裡,不知道有怎樣的世界,他曾經愛過林紅,後被拋棄,也被林達深愛過,最後卻把全部精力投注到寫作上,人生的經歷,和豐富的情感,想必他都是有過,所以,才有那麼偉大的著作。

有人說《平凡的世界》裡,從小青梅竹馬的少安,拒絕了潤葉純真的愛是正確的,因為學歷和身份的不同,避免了《人生》裡巧珍被高加林拋棄的的悲劇。

但是,無論怎樣說,生命中經歷了,或許也是一種擁有。潤葉對於少安的愛,可以說是不顧一切的,她是人民教師,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如果少安願意,她可以和他一起承擔一切,一起面對他那爛包的家。

只是父親田福堂的阻攔,二爸二媽的無視,少安放棄了,也許放棄對於少安和潤葉來說都是正確的,只是少安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潤葉一直沒有放棄吧,執著的愛很美,也很苦,最後李向前失去了一條腿,才挽回潤葉的心,還好一切都不還不完,終究還算是幸福的結局。

有人說,少安拒絕潤葉的愛是對的,他和秀蓮才是真正合適的,他們一樣的身份,可以並肩勞動,吃苦受累,相守在一起,所有一切對秀蓮來說都是一種幸福。

在《人生》裡,巧珍非常愛高加林,就像巧珍說的那樣,看到高加林,比看到她父母還親。高加林對於巧珍的愛,好像也是在那別無選擇的條件下最好的選擇吧,巧珍給他許多安慰,好像也只是俗世裡的好,精神層面上,巧珍和他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高加林參加工作,去了縣城,見到了同學黃亞萍,感受到了與巧珍的不同,拋棄了巧珍,雖然最後又回到農村,巧珍已經結婚,原來擁有的俗世裡的愛也沒有了,也沒有說出高加林有過後悔。其實,巧珍有金子一樣的心,只是不適合高加林,或者說高加林不想接受罷了。

有人說在《平凡的世界》裡,路遙先生讓少安放棄潤葉,選擇了賀秀蓮,避免了巧珍被拋棄的悲劇。如果說《人生》裡高加林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在《平凡的世界》裡,少安是理智的,放棄不該屬於他的東西,堅定的選擇了和他一樣的賀秀蓮,也算是給這樣的人指明瞭方向吧。

路遙致力於在作品中表達農村青年的苦悶與奮鬥,從1979年動筆,到1981年寫成,14餘萬字寫了三年,因為不太滿意他幾經刪改,高加林這個角色,注入了路遙太多的個人情感。他曾說:“細細想想,迄今為止,我一生中度過最美好的日子,是寫《人生》初稿的二十多天。”那時候的路遙,面對他寫作的人生,也是意氣風發。

《人生》所呈現給讀者的,就是這樣一幅獨具風采的當代農村世態長卷,它無需驚心動魄的情節來震撼人心,沒有叱吒風雲的人物去拯救世界,而是以生活中最質樸的美來給予我們最深刻的思考和最原始的感動。

當現實的殘酷與時代的脈搏交織,當小人物的命運與大時代的力量去抗衡,那種動人是最真切的,或許正如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那樣: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

這本書於2018年入選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說”,可能我們看完了《人生》,同樣像馬雲當初看完時那般備受鼓舞、心潮澎湃,但是最終無法成為像他一樣掌控命運的人。但是我們可以像《人生》中的高加林,化苦難為動力,在人生每一個艱難的時刻,有向前走一步的勇氣。無力改變人生,就學會與生活和解。

讀書是對自己最好的文化投資,相遇一本好書,就是遇到更好的自己。《人生》推薦給愛讀書的你。

3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王一博《熱烈》路透曝光,他能通過這部影片轉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