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今天是中秋佳節,股市先放一邊,聊下一段讓我毀三觀的解說:

西遊記裡的玉兔精只公兔子!

西遊記裡面有個玉兔精,變化成天竺國公主,想要騙唐僧成親,86版的《西遊記》中還專門為她創作了一首歌曲:《天竺少女》。

因為電視劇的影響,玉兔精給人的感覺就是一位美貌的少女,但其實在原著裡,這個玉兔精是一隻公兔子,這是有明確依據的。

這個時候,後宮有些妃子還把他脫下來的衣服和首飾,拿給皇后去看,說這都是公主穿的戴的,妖精精著身子與那和尚在天上爭打。

注意這裡明確寫著:精著身子,就是玉兔精不但脫衣服,而且還脫光了。要是他真是個美貌少女,打架前脫光再打,那這畫面就太美了。

明朝有個大詞家叫李志,在這裡寫了一段批著說,天下兔子具是雌兔,只有月宮玉兔為雄,故凡間兔子向月宮一拜,便能受孕生育。

這個說法也不是他首創的,早在西晉時期,有一位大學者名叫張華,是西漢張良的16世孫。他編些了一本書叫《博物志》,裡面也提到這個說法,所以在中國神話裡面,月亮上的玉兔是隻公兔子,這是毫無疑問的。

為什麼古人會有這種說法呢?因為兔子這種動物,從外觀很難分辨公母,在《木蘭辭》裡面就有這麼一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意思就是說,雄兔雌兔你從外表來看,是分不出來的,所以張華誤認為地上沒有公兔子,全是母的,只有天上那隻玉兔是公的,地上的母兔子,朝著天上的公兔子拜一拜,就懷孕了。

這就又產生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玉兔精是個公兔子,但他卻想跟唐僧成親。其實兔子做這種事也是很合邏輯,因為古代中國,就是用兔子來指代某類人群的。

清朝學者袁枚有一本書叫《子不語·兔兒神》,裡面講了各種怪異亂神的事,裡面有這樣一句:今陰官封我為兔兒神,專司人間男悅男之事,可為我立廟招香火。

往下就不細說了,在北京話裡面管某類人群也是叫兔兒爺,聊回到《西遊記》中,這玉兔精的人設應該是一個浪蕩少年,手拿一根短棍,打架前喜歡爆衣,身上說不定還有刺青,這個形象其實很接近水滸傳裡面的九紋龍史進,而且他可能還有特殊取向,這也是明清時期很多富家少年的愛好,紅樓夢裡的賈寶玉也是如此。

西遊記塑造了玉兔神這樣一個妖精,其實和明朝的社會風氣有關,當然這也不是明朝開始的,先秦兩漢時期已經有這樣的故事。

在戰國時期,魏國的安西王有個寵臣加伴侶,封號是龍陽君,有一次魏王和龍陽君在河上釣魚,釣著釣著龍陽君就哭了起來,魏王問他你為什麼哭呀寶貝?是有什麼不順心的事?龍陽君抽泣著說,我們釣魚,釣上一尾會很高興,可是如果再釣上來更大的,那麼前一尾就被嫌棄了。

然後長嘆一聲說,我現在又何嘗不是這樣,大王寵我,所有人也得尊重和巴結我,可是一旦其他美人見到我如此得寵,也會來爭寵,肯定會有比我好看的人出現,等到那個時候,我和這些遺棄的小魚又有什麼區別呢?

說完,繼續嚶嚶哭起來。魏王一聽,原來擔心這個事,這好辦。於是直接下令說,從今以後有誰膽敢在寡人面前提美人這個詞,誅他全家。

一副妥妥的霸道Quattroporte範,所以,後世才有了龍陽之好這個詞。

總結:玉兔精其實是個公兔子,還是個有特殊取向的公兔子....

4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這版大咖雲集的《鹿鼎記》,雖被人遺忘,但之後的版本仍無法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