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曹操一生英雄,大權在握,臨終他也不敢篡奪漢朝的王位。在曹丕、劉備、孫權等人立帝前20多年,就有一個人當過一段時間皇帝。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位著急想稱帝的就是袁術。袁術的家庭背景很好。袁紹的家族是“四代三公”,父親袁豐曾任司空。《三國志》說袁氏“傾天下”。袁紹只是一個婢女所生,但袁術是袁逢的第一個兒子,出身比袁紹還正宗。這就是為什麼明明是兄弟,袁術卻一直看不起袁紹,不願意配合他,兩人卻互相攻擊。

袁術得以在父祖的蔭庇下為官,後來成為南陽尹。董卓為了拉攏他,封他為後將軍,但袁術認為與董卓合作遲早會遭殃,於是隨便找了藉口就跑回南陽了。他在南陽,行事放縱。驕奢淫逸,征斂無度,可害苦了當地百姓。可見,袁術這個人,心裡只有享樂,根本不為百姓著想。所以也就沒有任何百姓基礎了。

袁術名聲很不好,曹操、袁紹鄙視他,孫策認為袁術是紈絝子弟,想早點離開他;著名學者孔融曾評價袁術:“袁公路豈憂國忘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這段話後來被《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的章節中說出。此外,陳登還說袁術:“公路驕豪不是治亂之主。”說得難聽一點,只是個公幹。

但袁術有一個致命的性格特質--“白眼”,即摸不透天下大勢,自我感覺良好,堅持逆天而行。他認為自己的家族是貴族,而當時漢朝正在衰落。有占卜說袁應該稱王,所以袁術覺得當皇帝的時候到了,於是在興平二年(195)冬,不聽部下勸阻,執意稱帝,自己當了皇帝!袁術不稱帝也罷,他一宣佈即位,立刻遭到圍剿:先是被呂布攻破,後又兩次被曹操擊敗,接著孫策又與其劃清界限。袁術走投無路,想把皇位讓給袁紹,卻死在了路上。

“占卜”在漢代非常盛行。所謂占卜,說白了其實是假的預言。這種預言可以用來欺騙別人,但如果用來虛張聲勢,那真是太傻了!所以,“白眼”的袁術的皇帝夢,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醒來又倒下得到吐血而死的結局。袁術“皇帝夢”的破滅,給當時的領導人上了明確的一課:要當皇帝,各種條件都需要,缺一不可。

因此,曹操一生不敢篡奪漢朝帝位,孫權一拖再拖才即位。他們可能吸取了袁術失敗的教訓。

4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聊齋故事:他避開了亂葬崗,卻還是遇到了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