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可以說,沒有一個人的童年,能夠逃脫金庸的武俠魔咒。儘管後來翻拍的差強人意,也不妨礙觀眾一邊吐槽,一邊追劇。01、義薄雲天,悲天憫人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裡,最讓我佩服,也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喬峰。儘管喬峰一生都在宋遼之間糾結徘徊而不得,又因誤會親手殺死自己的知心愛人而孑然一身,可謂是一個悲劇。但他畢竟是喬峰,他有著與別人不同的俠義精神,又以儒家哲學為自己的信仰,最終以自己的英雄氣概演繹了一場英雄奮鬥史,特別是在結尾時,他以斷箭自盡後,阿紫抱著他的屍體縱身跳入身後的懸崖,以自己的身死結束了他與宋遼之間的糾葛,留給世人一道偉岸的身影,鑄成了一道永恆的豐碑。起初喬峰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他師從少林和丐幫,練得一身絕世武功;又是天下第一幫——丐幫的幫主,在武林中擁有著極高的地位,故而與姑蘇慕容復並稱“北喬峰南慕容”,為江湖武林年輕高手的佼佼者。

他有著年輕人的年少輕狂,曾與段譽在無錫城外的松鶴樓上大飲三百杯,彰顯出江湖兒女應有的豪邁,倒顯得段譽有些小家子氣了;同時也具有成年人的睿智,對於丐幫副幫主馬大元之死,在經過一番推論後認定此事必有蹊蹺,故而前往燕子塢拜會慕容復,一探究竟。他也有江湖兒女該有的義氣和大局觀,在杏林事變中,喬峰依照幫規“自流鮮血、洗人之罪”,赦免四長老的罪責。如此看來,喬峰是一個多麼完美的英雄豪傑,讓我們不由得心生敬佩。02、豪邁而孤獨然而英雄註定要與常人不同,要經歷一些非人的磨難,才能徹底彰顯出英雄的豪邁。喬峰也不意外,故而金庸先生為他安排了一場精彩的人生。原本以為杏林事件圓滿解決的時候,卻不料竟然牽扯出一樁驚天秘聞,成為喬峰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原來喬峰是三十年前雁門慘案的那個嬰兒,雖然已在中原生活了近三十年,但是身上依然流的是遼人的血,歸根到底是一個遼人。這讓喬峰沒有辦法接受,想他這幾年也是帶領丐幫弟子御遼人於關外,哪是什麼遼人?就算他是遼人也怎麼樣,這麼多年他何曾做過危害大宋的事情。但是英雄註定是孤獨的,沒有人真正明白他,最後他只能孤獨地離開了丐幫,獨自踏上了追尋真相的道路,卻沒有想到他又陷入了一場陰謀之中,成為武林中人人喊打誅殺的大惡賊。身份轉化如此之快,讓人無法接受,但是喬峰畢竟是喬峰,很快便接受了命運給他的磨難,依然探索著事情的真相,為枉死的人討回公道,也為自己討一個公道。

自古美人英雄,英雄美人,是文人騷客爭相吟誦的對象。上天似乎覺得喬峰太過孤獨,於是讓他遇見了阿朱,一個相貌秀麗,溫柔體貼的姑娘,是姑蘇慕容復二婢之一,實際上是段正淳和其情人阮星竹的大女兒。實際上他們早已相遇,只不過人海茫茫之中未曾擦肩罷了,只是在她闖入少林寺偷取經書而為玄慈方丈所傷,繼而為喬峰所救,從而二人命運彼此糾纏在一起了。喬峰不顧危險,強行用真氣為阿朱續命,又勇闖聚賢莊求薛神醫治病而使自己深陷重圍,殺得聚賢莊好漢三百餘人,破了他不殺漢人的誓言。這一樁樁一件件,深印阿朱心中,促使其暗生情愫,默默陪伴在喬峰的身邊,相約來日塞上放羊,何等幸福。但是上天似乎又覺得喬峰不應該陷入兒女情長之中,所以故意製造了小鏡湖竹林事件,讓喬峰在陰差陽錯之間親手殺了自己的愛人阿朱,成為喬峰一生之中最大的遺憾和痛苦,儘管後來阿紫也芳心暗屬,始終沒有改變喬峰孑然一身的事實,想必上天註定要喬峰一生孤獨吧。為了給阿紫治病,喬峰深入長白山,意外結識了女真族的完顏阿骨打,繼而結識了契丹皇帝耶律洪基,並結為異姓兄弟,後助其平定叛亂,被封為南院大王,可謂是位高權重,但是依然保持著一顆俠義之心,釋放了自己所見的宋人,試圖平衡宋遼之間的關係,為宋遼和平做著力所能及的事。03、大起大落的人生對於《天龍八部》而言,決戰少林可謂是全劇的高潮部分,在這裡幾乎道出了所有的秘密,也看清了一些虛偽之人的真面目,也使喬峰兄弟三人綻放了屬於自己的光彩。當喬峰率領“燕雲十八騎”來到少林之時,段譽立馬認出了他,並引來虛竹。三人在天下豪傑的面前再結金蘭,肆意豪飲,似乎視天下英雄如無物那般。接著兄弟三人聯手,分別對戰慕容復、遊坦之和丁春秋。其間對決十分精彩,讓人佩服金庸先生的文筆,最後以喬峰踢斷遊坦之的雙腿、虛竹給丁春秋種下生死符,段譽的六脈神劍戰勝慕容復而結束。不料最後竟引來了慕容博和蕭遠山,將當年的事情披露於天下,原來這一切是慕容博搞的鬼,雙方大戰,後在掃地僧高明武功和無量佛法之下,慕容復和蕭遠山盡棄前嫌,化去了多年的恩怨,似乎看起來是挺完美的,但是屬於喬峰的恩怨依舊沒有解開,反而愈演愈烈。公元一零九三年,耶律洪基趁高太后病逝之機,企圖入侵大宋,卻不料喬峰拒絕南征。因為在喬峰看來,攻宋則不義,不攻則不忠,但是攻宋則會傷及百姓,生靈塗炭,只能拒絕,故而引發兄弟反目,被耶律洪基囚於大遼,致使段譽、虛竹等人紛紛營救。等到救出喬峰之後,群雄直奔雁門關,與遼軍對峙。段譽、虛竹二人趁喬峰與洪對話之機,憑著自己武功生擒耶律洪基,致使其發出終其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過宋遼疆界的誓言才放他回去。卻不料,當耶律洪基回到遼軍陣營之時,喬峰突然拿起斷箭自戕而死。想必喬峰想以一死結束了自己與宋遼、兄弟、愛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家仇國恨,卻不知道正是這一死,讓喬峰偉岸的身影永遠定格在雁門關外,這個使他命運發生兩次變化的地方,和著風聲奏響一曲英雄悲歌。04、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可以說,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能稱之為俠的還有郭靖。不過郭靖沒有喬峰那樣糾結和苦難,本身便是漢人,又在母親和七位師傅的教導下,對大宋有明確的責任,沒有像喬峰那樣糾結,深陷宋蒙之間而不得自拔。而且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洪七公、黃藥師等人的幫助,沒有經歷太大的磨難,最為重要的是郭靖有一個很完美的結局,既成為了武林宗師,也有佳人黃蓉的陪伴。但是喬峰就是一個悲劇人物了,他本為遼人,卻因為雁門慘案改變了命運,被漢人所收養,又師從少林和丐幫,因而他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名漢人,但是在杏林的時候,他被告知他是一名遼人,自然不會被漢人所接受的。因而他極其掙扎,忠宋,對不起遼國,忠遼又對不起大宋,只能在遼宋之間找尋一個平衡點,於是他便超越了國家界限,達到了一種民族共和的境界。然而他註定是孤獨的,阿朱只是陪他了一段路,父親蕭遠山只出現兩次,最後受教化而遁入空門,而義兄耶律洪基也因為雁門之事與他恩斷義絕,身邊只有段譽和虛竹兩個兄弟,簡直是孑然一身,獨自追尋著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最後不惜一死完成自己的使命,換得宋遼兩國數十年的和平,奏響了武俠精神的最強音。故而倪匡先生說,金庸筆下的英雄人物極多,但若論意氣之豪邁,行筆之光明,胸襟之開闊,唯有喬峰。喬峰堪稱是人中之龍,而且他和郭靖全然不同,郭靖完美,但看來看去是一個假人,喬峰完美,看來看去,總是一條凜凜大漢,就在你的面前。可見倪匡先生對於喬峰是極為讚賞的,在於喬峰活得真實,活得精彩。實際上,金庸先生是將中國傳統的儒家哲學精神全部賦予在喬峰的身上,使喬峰成為儒家精神的突出代表。他有著儒家人的積極進取,他在杏林事變後,積極探索著當年的真相,追尋著自己的身世;他也有著儒家人的胸懷,以天下為己任,甘願身死也要阻擋遼軍,還宋遼幾十年的和平,足以堪當儒家精神的典範。

不過喬峰是一個悲劇英雄,或許早已註定,就連他的生命和人生從來都不屬於自己,隨著上一輩的恩恩怨怨、江湖糾葛而漂浮不定,又受到邊陲文化的薰陶,置身於宋遼衝突的大時代背景下,具有儒家人格的他,始終在宋遼之間的夾縫中徘徊,試圖憑藉一人之力扭轉乾坤,還邊陲一片朗朗藍天,儘管他最終成功了,卻是以身死為代價,暫時消弭了當時的民族衝突,卻無法永遠消除遼宋之間的矛盾,所以他註定是一個悲劇的英雄。或許這一悲劇色彩,才真正彰顯出喬峰的英雄氣概,將一個活生生的喬峰展示於世人面前。有時在想,喬峰的命運因為三十年前的雁門慘案中而發生改變,但是這關喬峰什麼事,當時他還是一個嬰兒,什麼都不知道。況且這也是上一輩人的恩恩怨怨,何必牽扯到他呀?然而倘若沒有這段命運變化,那麼喬峰註定只是一個江湖中赫赫有名的英雄,帶領丐幫抵禦遼軍,與異姓兄弟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想必也有一個溫柔善良的姑娘願意與他共度一生。但是註定只能是一個小英雄罷了,擔不起大俠這兩個字,因為大俠必須要經歷一番苦難的折磨,超越江湖的快意恩仇,延伸出一種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即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7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兵器譜」野雞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