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2006年,郭富城憑電影《父子》連莊影帝。

在慶功宴上,不但來了林志玲,也有郭臺銘捧場。

他過來是為了和郭富城見上一面。

因為他投資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即由郭富城主演。

用他原話說,「看到郭富城得獎,很為他高興,因還沒跟郭富城碰過面,所以專程過來向他恭喜。」又說,「郭富城是位敬業的好演員,還為這部片犧牲剃了大光頭,這是我的第一部電影,他還沒拿第2座影帝,我就選他了,我下部電影的男主角,肯定還是他。」

這部電影叫《白銀帝國》。

監製焦雄屏、導演姚樹華,演員陣容包括郭富城、郝蕾、張鐵林及雷鎮語。

電影以情畫人,乃及時代。

一邊是末世的飄零,另一邊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洪流。

在富可敵國的康家的起落沉浮間,以郭富城飾演的康家三少爺為主線,講述他的情殤與放逐,亦講述票號變遷與時代大勢,視野其實相當宏大,製作亦非常精良。

可惜的是新導經驗欠缺,導致虎頭蛇尾。

康三爺經過情殤與生死歷練,終於振奮而宏圖將展時,電影卻戛然而止。

整部影片就如一道巨浪橫空,然後定格,太多東西沒有交待。

頗為讓人扼腕。

表演上郭富城、郝蕾與雷鎮語都頗為出色,當然若沒有回到十七歲的情節就更為完美。

而這部《白銀帝國》當然與金像無關。

當年只得一則衝擊影帝入圍的消息,三大天王鏖戰,劉德華攜《游龍戲鳳》,黎明持《梅蘭芳》,郭富城帶著《白銀帝國》和《殺人犯》兩部影片加入戰團。

可惜盡皆鎩羽,報名即是終點。

相比《白銀帝國》,郭富城的這部入圍金像影帝的《殺人犯》或更值得一談。

接拍《C+偵探》、《白銀帝國》與《殺人犯》而辭演《十月圍城》這部商業大片。

可以看出郭富城已經在開始精挑劇本。

他不在乎商業票房,更在意的是影片的藝術價值,與角色的發揮程度。

甚至你也可以用“衝獎心態”去形容他。

而經過連莊影帝的榮譽加身,郭富城對獎項確實有了更強烈的渴望。

他甚至出現了“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提名,進而更有可能拿獎”的錯覺,這一點從每次報名和入圍時,他躍躍欲試的表現就可以看出。

但接下來《寒戰》的提名欠奉,是歲月兜頭給他的涼水,他才開始逐漸真正沉下來,去完成更深層次的表演積澱。

這時候他或已真正意識到,表演本身,才是自己視若生命的東西。

《殺人犯》這部電影是郭富城表演探索上的重要一步。

入戲與沉落角色的深度堪稱職業生涯的史無前例。

操刀海報的夏永康在片場耐心守候,直到電影快殺青時,方捕捉到三個日夜未眠的郭富城的“極致狠厲”。

不言不語、神情殘暴,幾近癲狂。

郭富城在接受採訪時說,在片中要變臉,演繹超過50種表情。“那種情緒要不斷變換,時而要正常,時而崩潰,既懷疑自己,又要讓別人相信自己。”

他的角色共情與情緒爆發力在電影中進一步放大。

讓人見識到他身體裡所蘊藏的可怕能量。

這其實是很多演員所欠缺的。

大銀幕的表演,有時候怕的不是過火,而是不夠力。

就像一曲高歌,臨到巔峰處你上不去、衝不過,自然只得跌下來,聽眾會如鯁在喉。

就如數年後的《寒戰》,與梁家輝在辦公室的一場唇槍舌劍。

郭富城氣勢的不斷拔高,實屬難得。

梁家輝事後也感嘆說,幸而有郭富城這個對手,不然自己很難激發出那麼高昂的狀態。

但這個特性對郭富城而言是雙刃劍。

從這部電影開始直到2017年的《破局》之前,他在商業類型片的表演上一直有個問題。

那就是過於執著於表演技法的應用和提升。從而令表演始終存有一絲滯澀。

尤其體現在兩部《寒戰》當中。

所以他的《殺人犯》落敗,《寒戰》兩部皆無提名。

這說明對於表演而言,局部的驚豔與整體的圜轉自如同等重要。

做不到水乳交融,至多能說達到影帝級水準。

但絕非無往不利。

當然這只是演技進步途中的必然。

而這一路。

看著他從《風雲2》的沉穩出色,到《殺人犯》的入戲癲狂,又再到《全城戒備》的無處著力。說明其演技逐漸沉穩,但仍偶有失手,譬如《全城戒備》角色的演繹,有一點不明所以。

而後偵探系列重啟,於2011年拍了《B+偵探》。

坦白說,偵探系列對於郭富城而言,有助於演技砥礪,但商業價值的增幅微乎其微。

反而對於導演彭順而言,頗有一點借風而起的意味。

可惜的是,彭氏兄弟並未能夠把握住《風雲2》這樣一個絕好的機會。

若《風雲2》不是口碑折戟,而是勇創新高。

那麼在今天香港名導的名單裡,一定會有他們二人的名字。

說回電影。

郭富城在《B+偵探》中面部表情依然豐富,但演技的成長卻肉眼可見。

在上一部中,他的表情處理略有做戲和設計的成分,到第二部就開始變得渾然天成。

你會相信阿探就是這麼一個人。

兩部偵探系列間隔四年,中間多了五部電影的歷練。

他的趨勢是,每主演一部電影,演技就精進一分。

這是一種異常可怕的能力。

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最愛》。

這是內地顧長衛導演於2010年開始的新戲,原先的名字叫《魔術時代》。

安樂影業的江志強老闆將郭富城推薦給了顧長衛。

演員幾乎全內地陣容,只有郭富城一個港星。

在拍攝之前,郭富城先花兩個月練了一口陝西話。

然後就把所有的時間都交給這部電影。

所有的工作安排裡,將《最愛》的拍攝放在第一位。

毋庸諱言。

郭富城在《最愛》中驚豔無匹,就像瀑布的奔流。

他在這部作品當中的讓人驚豔。

非指其能說陝西方言,也不是指其確實地道的農民樣貌,而是指浸入角色的深度,與表演上的圜轉自如。

就像一篇精到的文字,深諳起、承、轉、合之妙,精準、自然而又層次分明,兼之思想獨特又別有見地。

更以極富層次的情緒流轉和爆發,令電影昇華。

讓人無法不大愛之。

當年郭富城憑該角色提名第28屆金雞影帝,惜敗孫淳。

另一邊,是香港新浪潮名宿嚴浩的《百年浮城》。

這是嚴浩的野心之作。

導演功力非常,郭富城的表演也沉穩精到。

電影有一種特別的質感,一眾演員包括郭富城、楊采妮、劉心悠及鮑起靜皆表現出色。

郭富城更因這部戲,得到嚴導“名琴”之譽。

與《最愛》相較,這部電影更“郭富城”。

布華泉這個角色,將那種從草根階層歷練而上到高位的氣度,由內而外自然散發。

一代商業大亨,絕無欺場。

其表演的精準與狀態,其實還好過《寒戰》。

但在當年,這部電影及演員卻沒有得到過任何電影獎項的提名。

如果說《寒戰》因為梁家輝的太過出色,所以郭富城未得到提名機會,可以理解。

但《百年浮城》的郭富城與名導嚴浩,居然也未能一戰。

幾乎同期,同為新浪潮名導的許鞍華作品《桃姐》卻橫掃金馬金像,風頭出盡。

真可算得奇事一樁。

其後偵探系列繼續開發了第三部,即有張家輝加盟的《同謀》。

這一部的豆瓣評分為同系列最低。

一方面是編劇的更加乏力。

另一方面是郭張二人在表演上沒有擦出任何花火。

既缺少配合輔助,亦沒有化學反應。

與孫紅雷主演的《全民目擊》得到很多人追捧。

但就電影而言,郭富城的童濤有點像剝離了一部分特質的《寒戰》角色劉傑輝,這個形象也延續到了楊采妮的電影處女作《聖誕玫瑰》中。

因劇本關係,孫紅雷的痞狠反而發揮到了極致。

而在《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這樣一部被很多人視為爛片的魔幻電影中。

郭富城版牛魔王意外搶鏡,表演沉穩而有章法,值得一讚。

這個階段蛻變驚人。

他也即將迎來自己的巔峰狀態。

這條演技成長之路還很長。

而他一直在走。

3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當代評書第一人當屬袁闊成先生,其是評書歷史上承上啟下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