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和二戰中的大多數國家一樣,德國國防軍主要崇尚精度射擊,減少彈藥浪費。德國軍隊不鼓勵那些“用水管亂噴水”的在戰場上不瞄準射擊的壞習慣。畢竟很多國家在二戰初期剛剛從經濟大危機中恢復過來。

這種對武器的設計理念在當時已經被法國,美國,義大利,日本等多個國家的軍隊使用了許多年。

當然,這一理念通常會被因地制宜地改動以適應不同國家的需求,但是無論哪個國家,都會著重強調瞄準精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遠征軍以其士兵具有高精度瞄準能力,還有本身就有超高精度的春田步槍,使得美國軍隊在歷史上第一次走入列強的法眼。

一支栓動步槍比一支半自動步槍或其他武器要更加精準。這就是為什麼,德軍會使用栓動步槍來代替半自動步槍。 Kar98系列步槍是德國軍隊選擇的標配步槍,其實我們在吃雞遊戲中熟知的98k只是kar98系列中的一款,其中有kar98a、kar98b等等。同時,這也是那個時代最好的步槍之一。但它實際上不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步槍,而是一支卡賓槍。由於凡爾賽條約,德軍不能生產他們自己的步槍,所以德國軍備部門就將步槍的槍管截短了幾寸並讓它成為了一種不受條約所約束的卡賓槍。在基層中,每個連隊幾乎人手都會有一支栓動步槍作為他們的武器,同樣,每個連隊也會有2個裝備了MG-42或MG-34的機槍組來提供支援火力。

所以,一旦機槍組成員都被消滅掉了的話,那麼這個連隊就會沒有自動武器來提供持續的火力支援。

然而德國最高統帥部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並設計生產了MP40和MP38衝鋒槍。這個決策很合理,然而步槍仍然作為連隊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引入了STG44之後,德軍擁有了更好的火力支援,但他們還是沒有完全放棄Kar98系列步槍 。

至於蘇聯軍隊,他們的連隊裡大部分人都裝備了PPSH41衝鋒槍。PPSH基本上就是一種連十歲的孩子都能端得起來的微型機槍。這意味著一個蘇軍連隊在近距離作戰時火力遠遠超過德軍。同樣,蘇聯人也有一種高精度的半自動步槍SVT40,並且這種步槍在一定程度上被德國人以其作為藍本仿製成了Gewehr43半自動步槍。

德國最高統帥部將步槍精度作為優先考慮的事情,而一支栓動步槍則可以很優秀地完成這一使命。這就是為什麼德國會選擇栓動步槍的原因。

很多人討論為什麼德國人使用栓動步槍而不是半自動步槍,原因是德國人的戰爭學說強調將機槍作為整個班的火力來源而使用,在那之後德國人就從栓動步槍直接跳到了STG44槍族上(直接跳過了半自動步槍)。

讓我們從德國的採購與工業方面來探討一下吧。

德國在那時確實也嘗試過設計並列裝半自動步槍,但是他們遇到了一些問題。

它在1940年納粹德國設計半自動步槍的競標中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是德國的採購部門的官員們並不是武器專家,他們在競標中提出的很多要求是不符合實際的。

例如:

不準為了能安裝導氣式槍機而在槍管上打孔。你要承認,這種形式的槍機在現代武器上已經很普遍了。然而在那時,這些官僚卻因為擔心它會影響槍管的壽命而拒絕使用它。

步槍的表面上不允許有活動的部件。

步槍必須要有一個備用的栓動槍機以備在半自動槍機損壞時使用。要知道任何一支合格的步槍的槍機都不會隨隨便便地損壞掉,除非槍機被汙染的很嚴重,但是官僚們並沒有意識到即使在槍機被堵住的時候,士兵們也只需要自己動手把槍栓拉開就可以繼續使用了。

所以到了最後,這些半自動步槍的設計都是用了來自丹麥的環形導氣系統,這種系統使用一個在槍口上的圓錐或稱為環形導氣裝置,收集子彈出膛時的火藥氣體並且將它導回到槍機裡,最後通過火藥氣體來完成槍機的往復運動。

毛瑟公司實現了競標書上的所有需求,甚至包括了那個在剝離了導氣系統以及復進簧之後使用手動射擊模式的傳統的栓動槍機。

然而其結果卻是很糟糕。超過6673支步槍被生產並配發到了部隊裡,但是其中的1673支卻因為無法使用而被退回到了工廠。因為槍機過於複雜而且容易堵塞或損壞。

這兩種步槍都有共同的問題:它們都裝有固定彈匣,以至於士兵只能通過橋夾來裝填、儘管由許多細小但合適的部件所組成,但環形導氣系統本身很容易被弄髒,需要很小心地清理。

基於以上的原因,德國人需要一種新的武器。

德國工業產能和補給線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緊張。首先,在同盟國聯軍開始奪回被德軍所佔領的土地之前,這些領土上的農業和工業就已經開始遭受著常規的游擊戰以及抵抗組織的破壞。再者,從飛機到坦克,再到小型武器,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都在發展各種各樣不同的設計,而這些都在進一步壓榨本已經所剩無幾的工業產值,而且很多的設計都摻雜了許多政治上的需求。即使沒有1941年的寒冬,他們也會在缺乏補給與支援中痛苦掙扎。

實際上,納粹的主張從第一步開始就是錯的,只要被壓迫的民族存在著反抗的意志,納粹想要征服整個歐洲的願望就根本不可能實現。從他們必須要和盟軍作戰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已經處在了必然失敗的那一邊了。

即使德國人使用奴隸式的勞工進行工作,也無法彌補巨大的物資窟窿。

到了1944年,即使STG44突擊步槍已經開始被配發到越來越多的部隊手裡,也無法改變整個戰爭的局勢了:這僅僅是能夠讓德國再堅持多久的問題了。

納粹之所以被迫使用栓動步槍,原因有很多,傳統和教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德國的工業產能並不允許他們生產足夠數量的半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來取代前線部隊使用的栓動步槍。除了工業產能,德國人同樣在設計時也不得不承擔決策失誤的後果。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過於先進不宜公開,中國第4代隱形艦載機外形曝光,殲-20意外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