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隨著美國逐漸逼近日本本土,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開始了他們最後的瘋狂,為了避免被承受戰敗的命運,日本不惜代價要與盟國拼死一戰。當時的日本法西斯瘋狂叫囂,這是一億國民總玉碎。儘管他們都知道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做出困獸之鬥。那麼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個所謂的決號作戰,到底有多麼瘋狂。

一、日本陸軍的準備

事實上需要指出的是,日軍在常規軍力上仍舊是一個瘋狂而麻煩的對手。對於盟軍可能的登陸位置,日軍的判斷十分準確,南九州的宮崎、有明灣或薩摩半島,這些地方恰好是美軍選擇的登陸之地。按照盟軍“沒落行動”的規劃,盟軍將先展開奧林匹克行動,目的是在九州的宮崎、有明灣和串木野3個主要地點進攻九州。

所以有鑑於此,日軍就將自己的相當數量的軍隊部署在了九州。儘管在1945年3月,九州只有一個師團的兵力,且盟軍一開始只是預估九州的部隊至多隻能增加到三十五萬——這是因為日本許多部隊被割裂在本土之外,無法及時回防的原因。然而局勢的變化遠遠超過了盟軍司令部樂觀的估計,在1945年七月時已經接近了60萬,且預計還會增加。

而實際情況是,在8月份九州的日本守軍已經是90萬,兵力規模十分龐大。按照戰後解密的資料,此時日本方面在九州有14個師團和3個坦克旅團。當然,這些部隊的裝備較為短缺,彈藥也不甚充足。但是請注意,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就非常注重自己本土的防禦,各港口和適合登陸的地點均有經營多年的要塞建築。在守軍有九十萬人的情況下,硬攻這些位置顯然會遭受到非常可怕的傷亡。

而且針對於反登陸作戰,日軍結合了之前的一系列戰役的經驗,將防守部隊撤退到離岸邊幾公里的地方。這樣既可以避開盟軍艦船的炮擊,又可以使其登陸部隊因空間過小而難以建立有效的落腳點。反擊部隊的部署地點更加靠後,以備一旦戰事打響可迅速支援壓力最大的一側。可以想象,從戰役一開始,他們就計劃將戰鬥拉向白熱化。

而兵力上,日軍的數量也遠遠超過了最悲觀的盟軍軍官的估計,儘管盟軍認為,日軍已無力抽調兵力回本國,但實際上當時日本從東北和北韓抽調了大量的兵力。至1945年8月,當時日本本土約有64個步兵師團,22個獨立混成旅團、兩個坦克師團、七個獨立坦克旅團,總人數超過三百萬。儘管這些部隊裡只有40個師團有足夠的裝備,其中又只有30個師團有足夠的彈藥。但是不可否認,日本陸軍的準備已經在他們有限的條件下做到了最佳,將按照日軍大本營的作戰方案,戰鬥至最後一刻。

二、日本海軍的準備

而日本海軍在1945年已經處於一個失去戰鬥力的情況下,曾經被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嘲笑為“連手腳都斷了”。滿打滿算,現在日本海軍只剩下5艘航空母艦(皆已受損)、4艘戰列艦(同樣受損)、2艘巡洋艦、23艘驅逐艦和46艘潛艇,並且短缺油料。小型艦的數量雖然較多,但也因燃料不足而嚴重受限。

雖然日本海軍雖然不剩幾艘船了,而且沒有什麼燃料,不可能外出作戰。甚至於日本海軍大臣米內光政都悲觀的認為,“這樣的兵力,也許能在海戰中頂住20艘驅逐艦外加40艘潛艇幾天。”但是必須正視的是,他們仍舊具有作戰能力。日本海軍已經將軍艦開入港中,準備作為炮臺使用。這就意味著,即便他們被盟國海空力量打的坐沉,他們也依舊可以在港口那裡做個炮臺用。

同時日本海軍的兵力也讓人感到不安,儘管沒有了足夠的軍艦,可日本海軍仍舊有超過一百五十萬的軍力。因為資料混亂,所以無法確認他們到底有多少兵力。估計實在一百五十萬到兩百萬左右。按照日本海軍的計劃待到盟軍登陸時,這些兵力將全部轉入陸戰,其中各日本海軍各鎮守府的特別陸戰隊在1944年開始進行擴編,而所有新招水兵也進行了充足的陸戰訓練。因此即便是進入陸戰,日本海軍也是一個難纏的對手。

同時針對於日本海軍現存兵力,日本海軍做出了在調整,比如說他們充分的調動了國內尚有的兵器和製造能力,製造了大量的自殺兵器,例如自殺飛機,迴天魚雷,震天自殺攻擊艇等。其目的都在於大量殺傷盟國船隻。同時還準備了一支蛙人部隊,其靈感是來自在地中海海戰期間,有較好戰果的義大利蛙人部隊。這支蛙人部隊被日本海軍稱之為“伏龍部隊”,約有1200名自殺攻擊蛙人被訓練出來,同時日本海軍還在盟軍可能登陸的位置,預先在海底準備了大量的炸藥,隨時供這些蛙人使用。

由此資料,我們不難想象,日本海軍也和日本陸軍一樣,做出了充足的戰鬥準備,將不惜一切代價,殺傷盟軍力量。無論日本陸海軍,都是一群難纏的對手。但是上述的一切,是否就是日本為了決號作戰,而做出的全部努力了呢?

三、日本的其它準備

事實上,這並不是日本的全部準備,這只是他們在常規軍力上的準備。但是拋去陸海軍的常規軍力準備之外,也準備了許多奇怪的東西,或者說要命的自殺武器。儘管這些東西看起來愚蠢而無用,但這都是他們用來攻擊盟軍的一張王牌。而盟軍對這些自殺武器,也是感到畏懼,或者說恐懼的。

最初這種自殺攻擊是來源自日本海軍飛行員的一些個例行為,比如說中途島海戰時,就有飛行員駕駛飛機撞向了約克城號航空母艦。而有組織的自殺攻擊則來自萊特灣海戰前,大西瀧治郎中將在1944年10月19日的軍事會議上提出了這一方案,並進行了第一次日本所謂的“神風特攻。”從此之後,日本就一發不可收拾,開始瘋狂的擴充自殺襲擊部隊。

這種攻擊有較強的破壞力,而且因為不用考慮飛機接替的問題,所以無需考慮飛行員的安全,可以超額掛載彈藥。當自殺飛機攜帶炸彈,高速衝向美軍軍艦時,上層建築甚至是船體都會遭到嚴重的破壞。不過因為畢竟不是魚雷,所以大多數時候只能破壞商船,護航航母和驅逐艦。對於主力戰艦和艦隊航母而言,則破壞力較為匱乏。

但是這些自殺攻擊最大的威脅,不僅僅是在破壞艦船上,對盟軍的士氣和殺傷也十分嚴重。原因在於美軍根本無法理解對方這樣的用意,無法理解他們的對手是出於何種理由這樣做的。因為自殺飛機的存在,美國官兵的精神壓力十分巨大,美國士兵受到過大震撼而感到身心疲憊,甚至精神失常也是常有的。這不光是普通的美國官兵,就連哈爾西、斯普魯恩斯、金凱德這樣的悍將,都會感到壓力巨大,甚至不得不被調到後方休息一段時間。如果這樣的沙場悍將都如此了,那麼美國陸海軍官兵,又能好到哪去呢?

同時日本政府也組織了所謂“國民義勇戰鬥隊”(日語:國民義勇戦闘隊),這種純由平民組成的輔助力量。當然,說是輔助力量,倒不如說是預備作戰力量。該組織前身是“國民義勇隊”(日語:國民義勇隊),成立於1945年3月。最初成立時它只是一個負責救火、製造食品、組織疏散的組織。年齡在12到65歲的男性和年齡在12到45歲的女性都被劃入了該組織。到了1945年4月,該組織被重編成了民兵組織。

同年6月,日本當局實行《義勇兵役法》,國民義勇隊的名稱被改為“國民義勇戰鬥隊”。15歲到60歲的男子和17歲到40歲的未婚女子都要加入該組織,已退役的軍人和有武器使用經驗的人會被認命為該組織的指揮者。儘管戰後日本聲稱只動員了200萬人,並在投降前開始銷燬記錄和檔案。但根據日本戰時法令,和一些違背銷燬的記錄證實,當時日本動員平民的實際數字為2800萬人。

當然,這2800萬人實際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戰鬥力十分堪憂,裝備都不齊全。日本政府為了儲備武器幾乎翻出了所有的東西,祖傳的刀劍長矛,竹子製作的竹矛,不知道哪個年代的火槍,甚至是農具都被拉了出來。當時被動員的一名日本女高中生葛西幸子,所得的武器實際上只是一把錐子,她被告知:“即使只殺掉一個美國兵也可以……你必須瞄準他的腹部。”

很明顯,所謂的國民義勇戰鬥隊只不過是一群缺乏訓練、缺少制服、裝備落後的炮灰,他們將被隨機消耗掉,哪怕對盟軍造成哪怕一點損失都是好的。而食物的短缺上,日本也有自己的處理方法。一旦盟軍開始登陸,日本就將殺掉自己的累贅。所謂累贅也就是全國所有15歲以下的孩子和超過50歲的老人,因為日本高層認為,他們都是在戰爭中毫無價值,不如儘早解決,以免影響決號作戰的實施。

結語

不難想象,日本軍國主義者在這個時候已經瘋了。所謂的決號作戰,不如說是一場自我滅絕式的困獸之鬥,也是他們最後的瘋狂。他們決心用盡一切手段,殺戮登陸的盟軍士兵。但美軍的戰略轟炸和新式武器——原子彈徹底擊碎了他們的決心與瘋狂。被炸的喪了膽的日本軍國主義者,最終決定放棄“決號作戰”,接受他們戰敗的命運和對他們罪行的審判。

參考文獻:《戰爭、經濟和社會,1939—1945年》

《本土作戰記錄》

《大東亞戰爭全史》

《沒落行動》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假如戰爭打響,各國有多少兵力:美220萬,俄710萬,中國實力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