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壹人藝事》每週三,文藝人物與您相約

蒲松齡1640年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那時正值明朝末年,大明朝風雨飄搖。他五歲時清軍入關,改朝換代。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漢族。

蒲松齡的父親最大夢想就是考取功名,然而他一輩子也沒實現這個願望,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到最愛讀書的兒子蒲松齡身上,蒲松齡確實很努力,19歲時就給全家人帶回一個大驚喜,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的蒲松齡就以第一名的好成績考中了秀才,隨後,蒲松齡連著三場,鄉里、縣裡、道里都是第一名。這事轟動了十里八鄉,讓蒲家人臉面上著實增光。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一家人的生活很快就可以改變了。但萬萬沒想到,從此他做了五十多年的秀才,一直到七十二歲才在科舉之路上“更上一層樓”,成為“貢生”。

“貢生”就是秀才中的優秀者,有機會到京城的國子監學習。

早年間,蒲松齡家庭矛盾不斷,他只能和哥哥嫂嫂們分家,帶著自己的媳婦劉氏分到了幾間連門都沒有的破屋和二十多畝貧瘠的土地,連分到的糧食,也只夠吃三個月。自謀生路的蒲松齡,開始長達45年的私塾教師生涯,待遇微薄,每年最多隻得八兩銀子,那時農村維持一個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大概要二十兩銀子,那句“家徒四壁婦愁貧”,一點兒不是空穴來風。

有一次,只剩六文錢的蒲松齡做東,約朋友在家吃飯。他列了個單子,讓妻子照單採購:兩文錢的韭菜,兩文錢的豆腐渣,兩文錢的冬瓜,並囑咐妻子:“記得從門口的柳樹上摘一把葉子,雞窩掏倆雞蛋”。為了提高檔次,每上一道菜,蒲松齡都會說出一個特別的名字:第一道菜叫“兩個黃鸝鳴翠柳”,是韭菜上鋪攤雞蛋;第二道菜叫“一行白鷺上青天”,是焯好的柳葉配蛋白;第三道菜叫“窗含西嶺千秋雪”,是清炒豆腐渣;第四道是冬瓜湯,美其名曰“門泊東吳萬里船”。這段故事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但蒲松齡的生活確實十分拮据,他還寫過一篇文章叫《除日祭窮神文》。文章風趣幽默,但讀過之後讓人由衷為他的境遇感到心酸。

窮神,窮神,我與你有何親,興騰騰的門兒你不去尋,偏把我的門兒進?難道說,這是你的衙門,居住不動身?你就是世襲在此,也該別處權權印;我就是你貼身的家丁、護駕的將軍,也該放假寬限施施恩。你為何步步把我跟,時時不離身,鰾粘膠合,卻像個纏熱了的情人?

家境貧寒,仕途不順,他的一個好友張篤慶(也是一個懷才不遇的才子)也實在看不下去了,寫信勸了他一句:“此後還期俱努力,聊齋且莫競談空!” 別寫小說了,專心去考試吧。這裡面提到的“聊齋”,就是朋友們認為蒲松齡在準備科舉考試的同時,還在乾的那件“不務正業”的事——收集和編寫一個“聊齋”系列。但是蒲松齡不聽,還是寫,不管哪個朋友聽到什麼奇聞軼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寫到自己的作品裡頭。這個系列裡,有俚語、曲子、詩集等等五花八門的分類,但蒲松齡花心思最多,自己也最感興趣的,是他聽別人講述和自己查閱後撰寫的一系列神鬼狐仙的故事,他給這個系列起名為《聊齋志異》。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經說過,"想象是偉大的潛水者"。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不僅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更需要依靠他的想象,蒲松齡雖然那樣貧困,那樣不得志,也寫了和自己生平有關的一些東西,但是他特別善於想象,《聊齋志異》就是一個作家天才的想象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高峰。

宣告:本文部分圖片、資料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或網站。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賬號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播音:雷夢青(實習)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始皇的眼光超前了世界2152年,咸陽城因此成為中華第一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