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1936年慕尼黑奧運會上,中國男子拳擊隊4名隊員的故事。

1936年的夏季奧運會期間,中國代表團派出了143人的代表團參賽,這其中就包括了參加男子拳擊的四位隊員。這四人全部來自保定人商震所率領的第32軍的拳擊隊。他們是:靳貴第、王潤蘭、靳桂和李夢華。

河北中南部地區本身就是武術之鄉,加上商震將軍思想開化,在軍中推行體育強軍的戰略。所以,32軍的拳擊隊搞得很有聲勢。這四位隊員是當時中國拳擊運動員中的佼佼者,有著很高的水平。為了鼓勵隊員參賽,為國爭光。商震將軍特別捐獻了五千元給他們,並特許他們在上海封閉訓練一個月時間,邀約了華裔運動員陳漢強對他們悉心指導。

8月1日,慕尼黑奧運會正式開幕。中國代表團受到了在歐洲的華僑、華人的熱烈歡迎。這四位拳擊運動員也走向了比賽賽場。不過,侷限於經費、訓練條件以及裁判的不公正對待的原因,這四人中,只有靳貴第通過了預選賽,其他三人都被早早淘汰。

回國後,四位軍人迴歸32軍,國難當頭,他們即將面對的是生與死的考驗。

靳貴第,河北靈壽人,在第二年年底慘烈的河南安陽保衛戰中,身上掛滿了手榴彈衝出戰壕和敵人的坦克同歸於盡。犧牲時,靳貴第年僅21歲。

河北饒陽籍拳手王潤蘭(也叫王永蘭),在1937年10月河北前線抗擊日軍精銳部隊進攻時犧牲。當時的王潤蘭已經是32軍中一個排長。敵人以機械化部隊向中國軍隊陣地推進。王潤蘭在緊急關頭做出選擇,他把陣地上能找到的手榴彈都集中起來,掛在自己身上,衝向了敵人的坦克。

一聲巨響,24歲的王潤蘭光榮犧牲。直到抗戰勝利後,王潤蘭犧牲的訊息才被他家人知道。

而另一位拳手靳桂,後來隨軍轉戰南北,在1938年的臺兒莊戰役中犧牲。因為資料缺失,關於這位拳手的籍貫和其他資料,我們都找不到。

臺兒莊戰鬥中的中國軍隊

四人中唯一倖存的就是李夢華。但他在八年抗戰期間也是轉戰南北,堅持對日作戰,並立下了很多戰功。

在三人犧牲的1938年,上海的《孤島週刊》,曾經專門釋出了文章《中華四拳士-靳貴第等殉國記》,高度評價了四人為國犧牲的事蹟,並號召人們學習他們殞身不懼的精神。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鋼架雪車世界盃國王湖站,中國選手閆文港、耿文強進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