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三國志》

社會或者國家要想發展就不能終保持著一成不變,因為外界的情況在變化,若是自己固步自封,定會落得個悽慘的下場。

最好的例子就是清朝,當西方國家開始逐步的開放,或推行民族制度,或推行君主立憲制時,那些王宮貴胄還是不願意讓出權力,註定淹沒在歷史的浪潮之中。

(一)、適時改變,埋下禍患

對於烏克蘭而言,"地獄太遠,而俄羅斯太近",早在沙皇俄國時代,俄羅斯就不停的加強對這裡的控制。到了二戰期間,烏克蘭又成了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之於那時的中國人,清廷早已不是自己該當熱愛的政權;而對於烏克蘭人而言,蘇聯也不是他們理想中的歸宿。

最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國和日本的失敗而告終。烏克蘭,還是不可避免的成為了蘇聯的"附庸"。

不過蘇聯的歷代領導人對烏克蘭都很是照顧,比如赫魯曉夫曾將原本歸屬於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劃分給烏克蘭

同時蘇聯又在烏克蘭建設了很多的重工業基地,還在那裡部署了核武器以及許多的核電站。像那場震驚世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就是發生在烏克蘭境內。

同時,烏克蘭臨近黑海,所以蘇聯那不可一世的黑海艦隊,烏克蘭也有很高的調配權。即使後來蘇聯解體,烏克蘭也是分得不少好東西。

比如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即遼寧艦,就是從烏克蘭那裡購買的蘇聯時期留下的"瓦良格號"。

1991年以後的烏克蘭,曾經在黑海艦隊的家產問題還有邊界問題上存在著極大分歧。但胳膊終究是擰不過大腿,烏克蘭的領導人無奈之下只能吃點虧,向俄羅斯靠攏。

就這麼過了十幾年,直到尤先科擔任起了烏克蘭總統的2005年,他的主張是"疏俄親歐",在其眼中,只有擁抱西方才算是面向世界,只有依靠他們的力量才能擺脫俄羅斯的束縛,所以尤先科和歐盟之間簽訂了許許多多的合作協議。

自打親俄派的亞努科維奇上臺以後,屢次公開表示要向俄羅斯靠攏,並且多次拒絕在歐盟的合作協議上簽字。烏克蘭民眾認為,亞努科維奇此舉,直接讓十年來的努力毀於一旦,他是在把這個國家拽入深淵。

從七年前的12月份開始,烏克蘭民眾就走上街頭,發表對亞努科維奇的抗議。即使他同意內閣全部辭職、總理下臺和廢除限制抗議法,但民眾的怒火仍未被澆滅。這場遊行示威自六年前的2月18日開始正式升級,警方與人群爆發激烈的衝突,一發不可收拾。

(二)、危機四伏,分崩離析

烏克蘭自那開始陷入了接踵而來的困難之中,先是民眾無休無止對俄羅斯和亞努科維奇的抗議,接著,又是普京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為了自己的黑海艦隊不受影響,派兵入駐克里米亞並在當地舉行公投,同年克里米亞入俄。

俄羅斯為了打擊烏克蘭的親歐勢力,挑動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地區的俄羅斯族人,主動發起戰爭,美其名曰"起義"。

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俄語地區,紛紛要求併入俄羅斯。親俄武裝們迅速佔領了這兩個地方的高大建築物,並主動降下烏克蘭國旗,升上了俄羅斯國旗。到了五月份,烏克蘭軍隊開入東部的俄語區斯拉維揚斯克,正式對親俄派武裝宣戰。

而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鬧得更兇,他們在同月發起了全民公投,就頓涅茨克是否成為共和國以及盧甘斯克是否成為共和國問題,進行投票表決。這些招數,簡直和克里米亞入俄一模一樣。

只要這兩個俄語區成了共和國,那麼下一步,它們就會投票表決是否加入俄羅斯。這究竟是當地民眾自己的意願,還是背後黑手的策動,不得而知。

波羅申科上臺以後宣佈親俄武裝為"恐怖組織",並且要不遺餘力的將反恐進行到底。雙方在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的市區,展開了激烈的巷戰。而馬航的17號航班,還因為烏克蘭的衝突而失事。

這場戰爭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最終在德國和法國的斡旋之下,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共識。烏克蘭同意承認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的特殊地位,而親俄派武裝則必須在聯合國的監督下,繳械投降。

這場頓巴斯戰爭雖然早已結束,但它對烏克蘭帶來的影響卻並未消失。如今的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已經愈發的向俄羅斯靠攏,烏克蘭對於他們而言已經絲毫沒有留戀之處了。

現在的烏克蘭可以說是輸的很慘,一面弄丟了克里米亞、頓涅茨克又靠攏俄羅斯,一面南部和東部的諸多俄語區又要鬧獨立。這不禁令人懷疑,烏克蘭會不會被肢解,變得四分五裂?如果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的話,短時間內並不會出現這一情況

首先,烏克蘭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俄羅斯並不會明目張膽的將烏克蘭吞併,或者把它給拆的七零八落。

而且烏克蘭東部與南部的俄語區,如今已經得到了所謂的"特殊地位",他們已經消停了很多。儘管今年烏克蘭境內的部分地區又在鬧獨立,但並沒有像六年前那樣,引發如此之大的危機。

當年克里米亞入俄,那是因為克里米亞在蘇聯以前的確是俄羅斯的固有領土。而蘇聯解體後,兩國沒有翻臉,所以俄羅斯就沒有再提及此事。當烏克蘭要倒向西方後,俄羅斯拿回這塊土地也是無可厚非的,也算是師出有名的

而僅僅是一個克里米亞入俄,就令俄羅斯陷入了長達六年之久的制裁,雖然未傷及其根本,但像石油、天然氣這樣的能源都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如今的烏克蘭將加入歐盟和北約視作頭等大事,即使它的這些"好朋友"們再不仗義,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烏克蘭被俄羅斯拆分。到時候,肯定又會加重經濟制裁。對於俄羅斯而言,拆分烏克蘭與"由他去吧",顯然是前者更划算一些。

(三)、大國博弈,小國受罪

其次,是西方國家不會坐視不管。烏克蘭對於歐美而言,本就是互相制約對方的砝碼。而烏克蘭如果分裂,那麼意味著歐美這麼多年來的努力毀於一旦,所有的心血都付諸東流。同時,它們也沒有了安插在俄羅斯邊上的釘子。

如今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的事情已經辦的差不多了,而如果再任由俄羅斯欺負烏克蘭,西方國家坐視不管,那麼還有誰願意跟著它們混,接受它們的普世價值觀?

再次,烏克蘭若是拆分,必將引發地區衝突。等到烏克蘭四分五裂的那一天,親俄派與親歐派必定就自己的政見而大打出手。

只要引發戰火,就必定會有難民產生,而俄羅斯與烏克蘭臨近,到時候難民很可能會跑到俄羅斯去,對於俄羅斯而言,這是它不想看到的。

再者,烏克蘭若分裂,很可能東歐地區就會全部亂套,就像現在的中東一樣。所以烏克蘭被分解的可能性,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當然,也不是不存在這樣的情況。畢竟很多人心中崇拜的"普京大帝"是個雷厲風行的狠角色,他也有可能全然不顧國際指責和經濟制裁等各種後果,直接出兵烏克蘭,或者繼續策動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俄羅斯人鬧獨立,並且源源不斷的為其提供援助,直到把烏克蘭徹底搞亂為止。

同時,也不排除烏克蘭自我分裂的可能。自從前年開始,烏克蘭的政局就一直不怎麼穩定,去年喜劇演員澤連斯基當選了總統,有很多人對其表示不滿。如果他不是一個傑出的領袖,將很難收拾烏克蘭這個爛攤子。到時候揹負上罵名不說,烏克蘭也有可能會亡國。

其實,每個國家在面臨轉折的時候都有一段很艱難的路要走。就像我們國家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是經歷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

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烏克蘭走西方路線,滿打滿算也不過才是第六個年頭,但是去年的經濟增速已經超越了俄羅斯,人均生產總值也比以前高了一些。說不定未來的烏克蘭,能讓世界都刮目相看。

正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相信經歷過苦難以後的烏克蘭,定能渡過難關。

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改革失敗":赫魯曉夫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眾叛親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