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2014年3月8日,馬航事件突然發生。而到了3月24日,馬來西亞總理向世界宣佈了人們最不願意聽到的訊息:飛機殘骸已被找到,包括一百餘名國人在內的機上所有人員已全部遇難。訊息傳出後,全國都陷入到了為馬航遇難者而哀悼的氛圍之中。

在舉國悲傷的氛圍中,我們不經意間忽略了一件在西方世界發生的一件大事:2014年3月16日,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就是否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聯邦舉行了一次全民公投,結果"脫烏派"以96%的絕對優勢贏得了公投。

事關國家主權,烏克蘭政府當然對此事表示強烈反對,然而事情發展速度似乎遠超他們的預計:僅僅兩天後,俄羅斯軍隊便攻進了克里米亞,並立刻下設了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兩個聯邦主體,俄羅斯就這樣完全取得了克里米亞的控制權。

為什麼克里米亞地區的人民會對烏克蘭如此反感?而俄羅斯為什麼這麼著急將克里米亞控制在手?在失去了克里米亞之後,為什麼烏克蘭政府卻無計可施、無所作為呢?

要說清楚上述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要對歐洲東部地區的歷史有所瞭解。從波蘭到俄羅斯,當今共有十數個國家屹立於東歐的大地上(因為統計標準不同,所以無法得出準確數字)。而對於其中絕大多數的國家而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斯拉夫人

早期斯拉夫人的活動範圍十分廣闊,西至捷克,東到俄羅斯西部,都有古斯拉夫人的生活遺蹟。到了公元4世紀,隨著規模不斷擴大,斯拉夫人開始出現部落聯盟,並按照地域逐漸分化為3大支系:西斯拉夫、東斯拉夫和南斯拉夫。而本文兩大主角——烏克蘭和俄羅斯,便是東斯拉夫人的兩支後裔。

據東斯拉夫最早的編年史書《往年紀事》記載,直到862年,東斯拉夫人才在今俄羅斯西北的諾夫哥羅德建立羅斯國;而到了882年,羅斯國第二任國王攻打同族的另一支系,最終佔領了今烏克蘭首都基輔,並將首都遷都於此。此後,東斯拉夫便由基輔羅斯公國所統治。

隨著時間的推移,基輔羅斯在公元十一世紀日暮逢窮:對內,基輔羅斯無法解決農奴與封建主之間的矛盾,甚至統治階級之間也在互相殘殺;對外,基輔羅斯也面臨著突厥和曾經的同族們的威脅。公元12世紀,基輔羅斯分裂為18個諸侯國,基輔羅斯的歷史結束。

從11世紀到14世紀,羅斯分裂長達300餘年,這段時間除了內戰外,還遭到了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其中尤以蒙古為甚。1243年,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在羅斯境內南部建立了金帳汗國,大量的羅斯人被向東北方向逃離,其餘人則成為了蒙古的臣民。

拯救他們的是莫斯科公國,也就是俄羅斯的前身。14世紀初,莫斯科公國逐漸崛起,後來隨著金帳汗國逐漸陷入內亂,莫斯公國的疆域也不斷擴大。公元1378年,忍無可忍的金帳汗國向莫斯科宣戰,但遭到了慘敗,從此蒙古便逐漸失去了對莫斯科公國的控制權。

15世紀末,莫斯科公國開始了西征之路,1487年莫斯科征服喀山,同盟了克里亞汗國(也就是克什米爾),並且透過兩次與波蘭—立陶宛聯盟的戰爭獲得了立陶宛的大片土地。1521年,隨著羅斯最後一個諸侯國里亞贊投降,除基輔外,莫斯科公國完成了羅斯統一大業。

從上述內容我們得知,基輔雖然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的首都,然而真正讓羅斯人強大起來的卻是東方的莫斯科。除此以外,早在15世紀,莫斯科公國便將克里米亞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1721年,莫斯科公國正式更名為俄羅斯帝國,而早在14世紀,長期陷入戰亂,並被蒙古人、立陶宛人以及波蘭人輪流統治過的烏克蘭地區逐漸脫離了古羅斯,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等到了1654年,俄羅斯人終於收復了基輔,卻發現這裡早已形成了新的民族,而這也為後來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1783年,俄羅斯正式吞併克里米亞。克里米亞是位於黑海北部一座半島,其北方連線著今天的烏克蘭,而東方則與俄羅斯隔海相望,兩者之間的刻赤海峽也僅有4公里寬。克里米亞具有極高的戰略軍事意義,可以說誰控制了克里米亞,誰就控制了黑海

此後,在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烏克蘭與克里米亞一直在俄羅斯帝國的統治之下。1854至1855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使得俄國一度失去克里米亞的控制權,但在後來的1856年簽訂的《巴黎和約》中,即使俄國戰敗,但最後還是成功收回了克里米亞。

到了1917年,因為在一戰中的接連慘敗,國內社會矛盾爆發,最終導致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爆發,俄羅斯帝國不復存在。在一戰和俄國兩次革命期間,烏克蘭曾實現了短暫的獨立。不過在1917年底,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在西烏克蘭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而東烏克蘭則被波蘭吞併。

時間推移至1939年,根據蘇德之間的秘密協定,希特勒與斯大林先後出兵將波蘭瓜分,東西烏克蘭也就此合併;隨著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發動戰爭的時候,烏克蘭全境被德國攻佔,但1944年,隨著蘇聯的反攻,烏克蘭逐漸被蘇聯收復,二戰期間烏克蘭飽受戰火摧殘,客觀上也使得烏克蘭分裂勢力陷入了最低潮。

在二戰中做出最大貢獻的蘇聯在戰後也獲得了極高的聲譽,各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東歐紛紛出現。由於蘇聯控制範圍已經向西大幅度推進,原來的烏克蘭地區實際上已經不是邊境了,這就導致了蘇聯高層領導人逐漸放鬆了警惕。

1954年,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結成同盟(前文有提及)300年的紀念日上,赫魯曉夫宣佈:將克里米亞地區劃入烏克蘭社會主義共和國中。由於當時的烏克蘭本身就是蘇聯的一部分,所以這一行為對於當時的蘇聯而言說白了就是左手出右手進,也就起個紀念意義。

然而,如果赫魯曉夫在天有靈,看到後來發生的事情的話,相信他一定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而感到哭笑不得。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他的一系列政策使蘇聯走向了毀滅。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了最後一次會議,這次會議宣佈了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了蘇聯的唯一繼承國,其餘14個原加盟國紛紛獨立,且只有一部分加入了獨聯體。

烏克蘭獨立後,根據1954年的協議,克里米亞半島應歸烏克蘭所有。前文說過,克里米亞半島對於俄羅斯的國家戰略有多麼重要,而且明眼人都知道當年那份協議純粹就是鬧著玩的,因此俄羅斯人當然對烏克蘭吞併克里米亞一事給予堅決反對。

後來,由於國際形勢,特別是北約東擴的帶來的威脅等原因,俄烏雙方暫時擱置了爭議,烏克蘭也給予克里米亞共和國一定的自治權,允許其對外開放經濟,並默許了俄羅斯商船可以透過刻赤海峽。

但這不代表烏克蘭放鬆了對俄羅斯的警惕,上世紀末,烏克蘭政府用強硬手段取締了克里米亞憲法,並讓克里米亞政府直接由烏克蘭中央領導。除此以外,烏克蘭還不斷向克里米亞增兵,至2014年初,克里米亞境內已經有兩個軍的兵力,並配有大量現代化軍事設施。

但烏克蘭政府只是單方面從軍事政治方面加強了對克里米亞的控制,反而忽略的人的因素。克里米亞人口成分複雜,目前已有不下20個民族生活在這個半島上。然而其中還是屬俄羅斯族人數最多,約佔總人口數的63%。

由於境內俄羅斯族佔絕對優勢,而且前蘇聯對克里米亞還是十分照顧的,因此克里米亞自歸屬烏克蘭管理的那一天起便展現出了對烏克蘭極強的離心力。而且俄羅斯也從未放棄對克里米亞的爭奪,大量人員從俄羅斯進入克里米亞,並在暗中不斷煽動獨立。

俄羅斯的努力最終獲得了回報2014年2月27日,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了在5月25日舉行公投的決議,後來由於局勢惡化,克里米亞副總理宣佈將公投日期提前至3月16日。接下來,本文開頭所述的那一幕便發生了。

客觀來說,烏克蘭對於克里米亞問題已經給予高度重視了,而且也確實採取了一些措施。然而,克里米亞在宣佈獨立後,卻丟的如此快、如此廉價,讓世人在忍不住嘲笑烏克蘭之餘,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失去克里米亞問題上,烏克蘭為何無計可施?"

首先,如前文所言,烏克蘭對於克里米亞地區的重視僅限於軍事經濟意義,卻對該地區缺乏人性化管理。實際上,民眾之所以反抗烏克蘭,人種問題倒是其次,不得民心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隨著獨立運動發展,烏克蘭政府首先想到的不是疏導問題,反而對當地居民開始進行進行制裁:一次獨立集會後,烏克蘭政府突然對克里米亞地區進行停水停電,甚至停發了退休人員的工資,然而此舉無疑是在火上澆油,原本中立的民眾也憤怒地倒向俄羅斯一方。96%的獨立票率便是烏克蘭不得民心的最好證據。

其次,烏克蘭本身實力弱小,是守不住克里米亞,以及克里米亞丟失後無法奪回的最關鍵因素。說來也是可笑,蘇聯時期的烏克蘭號稱"蘇聯兵工廠",蘇聯解體後,相當一部分的核彈頭都存放在烏克蘭境內,然而如今烏克蘭面對俄羅斯只有動動嘴皮子的本事,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從一個高度擁核國家,淪為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只需要一套腦子進了水的領導班子。蘇聯解體後,雖然懷璧其罪是客觀事實,但是烏克蘭政府被歐美畫大餅畫的多了,竟然真就信了他們的話,把大量的核彈、軍艦以極其廉價的價格賣給了西方國家。

如此向西方大獻殷勤的烏克蘭,歐美國家是怎麼回報他的呢?答案當然是出爾反爾。以烏克蘭馬達西奇軍工廠為例,本來該公司積極融資,發展勢頭良好,但因為該公司有中俄的股份,因此美國以3億美元為由頭威逼利誘烏克蘭政府整改該公司。如今3億美元是否到賬我們不知道,反正馬達蘭奇公司現在面臨的國際官司可不止30億。

迴歸正文,烏克蘭失去克里米亞半島的代價是極其慘重的。從政治上而言,烏克蘭國威大損,這使得烏克蘭人民對自己的國家深感失望。不久,烏克蘭境內便出現了東烏克蘭武裝等一系列叛亂。

從軍事上而言,失去了克里米亞半島的烏克蘭在黑海可用的港口巨量減少,而且所剩不多的港口現在也隨時都會被俄羅斯所封鎖;除此以外,現在的俄羅斯如果願意,其陸軍完全可以從西、南兩個方向進攻烏克蘭,烏克蘭的國家安全度大幅度下降。

在國際方面,烏克蘭在世界的聲譽一損再損,政治上的不穩定使得世界各國對與烏克蘭的交流聯絡越來越謹慎。而且由於失去了克里米亞半島,現在的烏克蘭與俄羅斯出現了領土爭議,歐美國家也就順理成章地拒絕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請求。

當然,巴不得俄羅斯早點滅亡的歐美國家是不會坐視俄羅斯就這麼佔了個大便宜的。當年積極支援科索沃獨立的美國就對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一事表示了強烈的反對。時至今日,美國已經不下十次在聯合國發起讓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的投票,當然了,這些投票均被俄羅斯一票否決。

總而言之,因為歷史淵源、政治糾葛、法律爭端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克里米亞事件變得極具複雜的同時也變得非常戲劇性。對於這件事情,我們國家要做的就是發展好自己,管好自己的事,至於這件事情最終會走向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為何勞榮枝沒留資料依舊被識破?這不是人臉識別是反向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