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2020年,庚子年開年不易,也讓我們認識到了健康與養生的重要性。

轉眼間一年又已過半,現在又到了芒種之際。

關於芒種,中國早有出現。

最早出於《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 意思是說,澤草叢生的地方可種莊稼。

芒種

村野風日晴妍,農人刈麥山前。

娘子正烙新餅,只待良人家還。

每年6月6日前後,太陽抵達黃經75度的位置,對北半球的中國內地來說,是農忙的季節。

太陽給予地球的能量,在此前後有一個奇妙的安排。

到了6月,冬春作物可以收割,夏秋作物可以栽種了。這個節點,是農曆的第九個節氣,夏天的第三個。仲夏時節來臨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馬永卿《嬾真子錄》:“所謂芒種五月節者,謂麥至是而始可收,稻過是而不可種。”

東漢鄭玄的解釋是:“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

一收一種,道出了芒種的節氣內涵。

“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芒種謠》如此唱道:

“芒種忙,麥上場,起五更來打老晌。

搶收搶運搶脫粒,晒乾揚淨快入倉。芒種忙,種秋糧,玉米高粱都耩上。高地芝麻窪地豆,雨插紅薯栽稻秧。”

芒種節氣充滿了田間氣息,中國內地各地對此節氣都有切實的總結。

陝西、甘肅、寧夏是“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

廣東是“芒種下種、大暑蒔”。

江西是“芒種前三日秧不得,芒種後三日秧不出”。

貴州是“芒種不種,再種無用”。

福建是“芒種邊,好種秈,芒種過,好種糯”。

江蘇是“芒種插得是個寶,夏至插得是根草”。

山西是“芒種芒種,樣樣都種”“芒種糜子急種穀”。

四川是“芒種前,忙種田,芒種後,忙種豆”。

東北是“過了忙種,不可強種”。

芒種時節炎熱,消耗體力多,人們要注意多喝水以補充水分,要注意養生。

天熱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換,要“汗出不見溼”,因為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

黃淮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可能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一般不是持續性的高溫。在華南的臺灣、海南、福建、兩廣等地,6月的平均氣溫都在28℃左右。

這個時候極容易犯懶昏睡,頭腦難得清爽。

諺語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夏日晝長夜短,午休可助人消除疲勞,有利健康。

芒種15天,是一年中的陽中之陽,陽氣鼎盛。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的作者認為,芒種到夏至陽熱升浮至頂,人體中下大虛。

夏至,陰氣已開始在暗處萌生,就要轉陰了。

《黃帝內經》有“脾苦溼,急食苦以燥之”的九字箴言。

“苦為火味,故能燥也。”

什麼是苦味食物呢?如苦瓜、萵苣、苦菜、苦筍、野蒜、枸杞苗等都屬於苦味食物。

南方的朋友可以喝芒種湯,通心經,清涼度夏。

今天閒七小姐姐就為大家推薦一款消暑的芒種湯——冬瓜苦瓜脊骨湯。

【食材準備】

冬瓜200克,苦瓜150克,豬脊骨200克,蜜棗8克,食鹽適量。

【烹飪步驟】

這款湯,具有清熱消暑、通便利水、生津除煩之功效;適宜口渴心煩、汗多尿少、食慾缺乏、胸悶脹滿、面部有痤瘡者飲用。

苦瓜越老越養心,煲湯要選老苦瓜。

這個湯喝完人會很舒服,有說不出的清爽,但苦瓜性偏涼,吃時應適量。

對北方的朋友來說,其實過夏天也沒有那麼複雜,吃麵一樣能強心補氣。

元代醫家朱丹溪的《茹談論》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沖和之味。”

搞不清自己的體質的朋友,也無須吃保健品,吃點正經麵食就可以補元氣、壯筋骨肌肉。

芒種時節,心氣不足、心血不旺時,在夏天的下午會特別容易疲累,所以中午小憩很必要,中午是心經旺盛的時間,午覺特別養心血。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糖尿病人什麼不能吃?一篇文章全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