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干支歷午月的起始。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農曆書記載:“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

芒種在小滿和夏至之間,是處在轉折期的一個節氣。長其夏至,短其冬至,在芒種期間,太陽將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執行軌跡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晝時間最長的日子也就要到了。

芒種 ,“澤草所生,種之芒種。”——《周禮》

“芒”,指的是有芒作物的收穫。

“種”,指的是谷黍類作物的播種。

從芒種開始一直到大暑,都是一年中萬物瘋長的旺季。從芒種開始,要多多在室外走動,身心的補養會好過以往;千萬不要犯懶,因為如果錯過一天,就有可能錯過一季。

黃帝內經: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交氣萬物華實”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升高,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梅雨時節,天氣潮溼悶熱,盛夏將至,你準備好了嗎?

芒種三候

一候,螳螂生丨小螳螂此時破殼而出。

二候,鵬始鳴丨伯勞鳥開始鳴叫,其聲鵑鵑然。

三候,反舌無聲丨反舌鳥停止鳴叫。

芒種養生9要點

芒種還在五運六氣的三之氣,火氣和寒溼夾雜在一起,成為當下最強的邪氣。寒熱夾雜,易患寒熱相雜的疾病,所以這段時間急性腸胃炎、面板病、胃腸溼熱特別多發。宜潤燥,平肝火,解鬱火。

這個時候雨水多了,溼氣也開始重了。很多人出現了舌苔厚膩、四肢沉重、頭暈噁心的症狀,心氣最容易虧耗。應注意祛溼防暑,飲食調理要以清補為主。

養生重點是養心、養脾。如果心事重重,勞累過度,則心火內生,火鬱於內,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出現感冒等病症。如果心情恬靜,則“心靜自然涼”,就會平安的渡過這一節氣。

要適當地接受Sunny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執行,振奮精神。夏日晝長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這樣可使面板疏鬆,“陽熱”易於發洩。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溼”,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

1、多補水,要午休

芒種時氣候開始炎熱,是消耗體力較多的季節,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喝水應該小口慢喝、不渴常喝的原則,避免大口灌飲。芒種時節,天氣開始悶熱,人容易懶散。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適當午休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

2、藥浴不生瘡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陽熱”易於發洩。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溼”,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洗浴以藥浴最能達到健身防病之目的。建議用艾草餅煮水洗浴,尤其小朋友,用艾草餅洗浴可以驅蚊、治療溼疹等面板病。

3、飲食宜清淡

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洩,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功能的食品。

4、四物湯補血

心血不足的人可以藉助芒種這把“天之大火”來點亮心火,用千古名方四物湯來補血——當歸、川芎、白芍和熟地。可以泡水當茶喝。

5、不吃冷飲,護元氣

芒種時節,天氣炎熱起來,人體內的陽氣浮到表面上,來抵禦外在氣候的炎熱,形成一個外陽內陰,所以我們應該少喝、不喝冰凍的飲料,否則的話就會傷元氣了。

6、防溼邪,要補脾

道醫認為脾是人體後天之本,脾主肌肉和四肢。芒種節氣暑溼盛行,暑溼容易困脾礙胃,表現為肢體困重,倦怠嗜臥。因此飲食上要常吃益氣健脾的食物。如山藥、薏米等,同時注意減酸增苦、調理胃氣。

另外,還可配合按摩補脾要穴——太白穴,對於脾虛相關的胃痛、腹脹、吐瀉、痢疾、月經不調等症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大力指壓該穴還能治療溼疹。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第一跖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每天用力按揉3-5分鐘,可以健脾開胃益腎防暑溼。

芒種的養生重點要根據季節的氣候特徵,在精神調養上應該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惱怒憂鬱不可有,這樣氣機得以宣暢,通洩得以自如。

7、養心肺,應少熬夜

隨著氣溫、溼度增高,這段時間,“熱傷風”、心腦血管疾病、婦科病等都高發,要注意養心肺。有心臟病的人要注意保養,少熬夜,避免緊張,可吃一些養心的食物,如桂圓、麥冬、枸杞,還可以用冬麥5克、桂圓肉5克泡水飲,氣虛乏力者加西洋參3克。

8、芒種飲食

芒種,所謂梅雨,既是雨季,也是梅季。每年5、6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

麥子成熟,由青漸黃,梅子營養豐富,可降脂淨血,消除疲勞,調節酸鹼平衡等養生功效。

新鮮梅子大多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要煮梅。在這多雨的季節,不妨倚著視窗,或者約著好友同坐。聽著池塘蛙鳴,閒煮黃梅,品嚐這消夏佳品。

9、芒種經絡養生

溫胃三法

芒種是驅寒的最好時機,“溫胃三法”治胃病,常練可止胃痛、驅胃寒、養胃氣。

點中脘:中脘穴在身體正中,肚臍向上4寸處,專治胃寒、胃痛、嘔吐、洩瀉。用食指和中指並在一起點按1分鐘,中脘穴處會有熱熱的感覺。經常點按,可以治胃痛,緩解緊張、焦慮。

開四門:四門穴是肝經的最後兩個穴位--章門和期門,左右各兩個,都在乳下肋部,用雙手掌跟推揉兩肋至發熱,就可以打通肝膽經。

揉心窩:心窩是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位置。雙手交疊,用掌跟在這裡按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既保養了胃氣,又能減輕壓力,使心中暢快。

緩解失眠的方法

芒種時節保持一個充足的睡眠,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很重要。夏天白天比較長,中午可以稍睡一會兒,對於疲勞的恢復有很好的幫助。如果失眠的話可以使用下面兩種方法,幫助入睡。

按湧泉穴,降心火:湧泉穴位於腳底腎經上,睡前按摩100下,可引心火下行,促進睡眠。

三毛穴:三毛穴是人體十二經絡之外的奇穴,位於大腳趾有汗毛的地方,睡不著的時候切一片生薑,隔姜艾灸,過一會兒就會有睡意,效果很不錯。

芒種節氣,慎防五病

1、預防心臟病

芒種以後,氣溫高,溼度大,心臟負荷逐漸加重,有冠心病的人要格外注意保養,少熬夜、避免工作過分緊張,生活要有節奏,可以吃一些保養心臟的藥食,如麥冬5克、桂圓肉5克泡水飲。氣虛乏力者可用西洋參3克加桂圓、蓮肉、棗、小米、冰糖熬粥,或常飲麥冬、桂圓、枸杞、菊花茶。

2、防治空調病

芒種時節氣溫高,人們喜歡吹空調降溫。待在空調環境裡過久,會出現頭暈、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如果衣著過於單薄,還會引起關節痠痛、頸肩麻木等症狀,這在醫學上稱為“空調綜合徵”。

導致空調綜合徵的主要原因是寒邪入侵,治宜疏散外寒、清化內溼。道醫認為,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等功效。在空調房裡待得過久,體內的寒氣就會偏重,此時可吃些生薑,發汗後會將寒邪驅除,不適症狀也就消失了。

3、防止口舌生瘡

道醫認為心與小腸相表裡,芒種以後,溼熱內積,心火重,小腸積熱,就會出現小便黃短,大便祕結,口舌生瘡的症狀,這時應就應該少吃辛熱之品,多吃黃瓜、青菜、綠豆。可用竹葉3克、麥冬5克、金銀花3克泡水飲。

4、預防婦科病

芒種時因天氣溼熱重,溼熱內蘊,婦女易患白帶多而黃,應少吃辛熱食物,多吃一些清熱利溼之品,如綠豆、薏米、山藥、白扁豆、粳米等。

5、防真菌感染

潮溼環境是真菌發作的溫床,因此要注意乾燥,經常更換衣服,避開陰溼的環境。

芒種節氣期間,養生就重在“防”字,做好防暑、防溼、防治熱傷風和防冬病潛伏的準備,才能讓我們安然度夏,利於防百病入侵!

— END —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防治,我們該知道些什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