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芒種”這個詞出自《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翻譯過來就是,澤草叢生的地方可種莊稼。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也有記載:“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

芒種是夏季第三個節氣,是天之陽氣與地之陰氣交合之時。仲夏將至,全國大部分地區入夏,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梅雨時節,氣候悶熱潮溼,各地區氣溫升高、溼度變大。

中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

一候,螳螂生;

二候,鵬始鳴;

三候,反舌無聲。

一侯:螳螂生

幼螳螂破殼而出

小螳螂破繭而出,

在廣闊的天地間舉起雙臂,

做起了莊稼的“守護者”。

二侯:鵙始鳴

百勞鳥鳴叫

林中漸漸有了伯勞鳥穿梭的身影,

振翅間,

鳴叫聲貫滿山林。

三侯:反舌無聲

反舌鳥停止鳴叫

活躍了一整個春天的反舌鳥,

慢慢地停止了鳴叫,

悠揚婉囀的曲調,

與春天一起,

留在了人們的回憶裡。

芒種表示仲夏時節正式開始,即將進入炎夏高溫模式。暑易入心,此時節一定要特別注意養生。

芒種·吃苦

芒種氣候以溼熱為主要特徵,既往有脾胃虛弱病史的中老年人、小孩等,更容易出現食慾不振、便溏腹瀉等症狀。“苦夏食苦夏不苦”,適當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蓮子、芥藍、蕎麥、生菜等,對人體大有裨益。

芒種·靜心

“心靜自然涼”,芒種季節適合調暢情志,可以適當地晚睡早起,中午小憩,保持心境平和,寧靜暢達。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平和心態、情志暢達,切忌大悲大喜,惱怒憂鬱,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起居方面,要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Sunny照射,避開太陽直射,以順應旺盛的陽氣,利於氣血執行、振奮精神。中午最好能小睡一會兒,時間以30分鐘至一個小時為宜,以解除疲勞,利於健康。

芒種·飲酸

酸味有助於斂汗、止瀉、祛溼,如酸梅酒、烏梅、山楂、檸檬、葡萄之類,可以祛暑益氣、生津止渴。同時,由於天氣炎熱,人體出汗較多,要注意及時補水,以防脫水和中暑。尤其是,即將參加高考的廣大考生和家長,更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如遇到高溫天氣,最好提前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

芒種·祛溼

芒種到夏至這段時間,是一年中陽氣浮盛,陰氣內藏的階段。此時天氣多雨且悶熱不已,暑氣上升,拉著溼氣一起“為禍人間”。若人體正氣不足,或因天氣炎熱而嗜食生冷,就會導致水溼停滯體內,易受暑溼侵蝕。出現身熱、睏倦、四肢痠痛、口乾、口苦、小便黃、胸悶、噁心等症狀,甚至還會發燒、怕冷怕熱。

溼屬陰邪,特愛傷人陽氣。溼邪入體,經脈執行速度就變得緩慢,消化吸收功能也弱了,大便也不清爽了。脾是最怕溼的,所以溼氣一上身,首先傷到的是脾胃。人體內溼氣太重,會導致口中無味、胃口差、消化不好、大便溏稀。

出汗後不要急著洗澡,以免溼寒侵體。晚上可以暖水泡腳,刺激足部多條經絡,起到祛溼、活血通絡、助眠安神的作用。也可適當做艾灸健脾祛溼。

諺語裡講:“芒種芒種,有收有種。”一方面要收麥子,一方面要種稻子穀子。

古人說:春爭日,夏爭時。農人忙忙碌碌,爭分奪秒,為一年的收成努力。

《易經》雲:“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天地自然有自己的規律,人是自然之子,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應種則種,當收則收。和天地萬物同聲共息,這樣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同樣地,懂得順時養生,才能收穫健康。

#養生# #二十四節氣# #芒種# #節氣養生# #順應生活#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生活中哪些不良習慣會導致尿酸異常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