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生活中有很多人會經常出現失眠的狀況,還有一些失眠比較嚴重的人。嚴重的影響了日常學習和生活。

不寐的病因雖多,但其病理變化,總屬陽盛陰衰,陰陽失交。其病位主要在心,與肝、脾、腎密切相關。

1、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宿食停滯,脾胃受損,釀生痰熱,壅遏於中,痰熱上擾,胃氣失和,而不得安寐。

《張氏醫通·不得臥》闡述其原因:“脈滑數有力不得臥者,中有宿滯痰火,此為胃不和則臥不安也。”此外,濃茶、咖啡、酒之類飲料也是造成不寐的因素。

2、情志失常:喜怒哀樂等情志過極均可導致臟腑功能的失調,而發生不寐病證。

或由情志不遂,暴怒傷肝,肝氣鬱結,肝鬱化火,邪火擾動心神,神不安而不寐;

或由五志過極,心火內熾,擾動心神而不寐;

或由喜笑無度,心神激動,神魂不安而不寐;

或由暴受驚恐,導致心虛膽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

《沈氏尊生書·不寐》雲:“心膽俱怯,觸事易驚,夢多不祥,虛煩不眠”。

3、勞逸失調:勞倦太過則傷脾,過逸少動亦致脾虛氣弱,運化不健,氣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於心,以致心神失養而失眠。

或因思慮過度,傷及心脾,心傷則陰血暗耗,神不守舍;

脾傷則食少,納呆,生化之源不足,營血虧虛,不能上奉於心,而致心神不安。

《類證治裁·不寐》說:“思慮傷脾,脾血虧損,經年不寐”。

《景嶽全書·不寐》雲:“勞倦、思慮太過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無主,所以不眠”。

4、病後體虛:久病血虛,年邁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養,心神不安而不寐。

《景嶽全書·不寐》中說:“無邪而不寐者,必營氣不足也,營主血,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

5、腎水不足:腎水虧虛,不能上濟於心,心火獨亢於上,不能下交於腎。

《景嶽全書·不寐》所說:“真陰精血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失眠的調護:

知道了導致失眠的原因,就要想辦法去避免它。這樣才有利於入睡。

《內經》雲:“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積極進行心理情志調整,克服過度的緊張、興奮、焦慮、抑鬱、驚恐、憤怒等不良情緒,做到喜怒有節,保持精神舒暢,儘量以放鬆的、順其自然的心態對待睡眠,反而能較好地入睡。

睡眠衛生方面,首先幫助患者建立有規律的作息制度,晚上11點前入睡,過晚會導致肝血不足。

從事適當的體力活動或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持之以恆,促進身心健康。

晚餐要清淡,不宜過飽,更忌濃茶、咖啡及吸菸。

睡前避免從事緊張和興奮的活動。

注意睡眠環境的安寧,床鋪要舒適,臥室光線要柔和,並努力減少噪音,去除各種可能影響睡眠的外在因素。

聽一些舒緩的歌曲,在睡覺前可以適當的放一些音樂,播放一些舒緩的歌曲,能讓自己慢慢的入睡。

當天的事情當天做,有的人沒完成任務睡也睡不塌實。

躺在床上回想這一天都幹了什麼,明天干什麼,暗示自己,沒什麼事了,該睡覺了。最好不要放過任何細節.這種方法是因為你在回想過程中,視覺和聽覺都會高度集中,從而調節腦部神經到適合睡眠的最佳狀態。

常用中藥:

1、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

2、酸棗仁:養心益肝,安神,斂汗,生津止渴。

3、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

4、柏子仁: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睡前服。

5、遠志:安神益智,祛痰開竅,消散癰腫。

6、茯苓:健脾利水,寧心安神。

7、蓮子:益腎固精,補脾止瀉止帶,養心安神。

8、龍眼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五味子茶:每次取3-5克左右,開水泡,當茶飲。

棗仁粥

原料:酸棗仁60克,粳米400克。

1.將酸棗仁炒熟,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煎熬,取其藥液備用。

2.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再把酸棗仁液倒入同煮成粥。

柏子仁粥

原料:粳米100克,柏子仁30粒,蜂蜜少許,清水適量。

1.將柏子仁用潔淨溼布揩乾表面灰塵,入缽搗爛成蓉;粳米揀去雜質,用清水淘洗乾淨,瀝去水分,待用。

2.淨鍋上火,添入適量清水燒開後,下粳米再次燒開,打去浮沫,加入柏子仁蓉,轉中火煮粥。待煮至米爛湯稠時,離火降溫,加入蜂蜜.攪勻即可食用。

特點:清淡,微甜。

茯苓粥

原料:茯苓粉30克,紅棗20枚,粳米100克。

先將紅棗洗淨,以文火煨爛,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煮粥,待粥將成時調入茯苓粉,再煮數沸即成。

食法:日服1劑,分2次食用。

百合蓮子粥

材料:蓮子25克,百合15克,,大米150克,冰糖適量

1.蓮子去心,洗淨。百合洗淨,瀝乾。

2.湯鍋內加適量水燒開,下入大米、蓮子、綠豆煮開,轉中火煮40分鐘,加入百合和冰糖煮開即成。

棗仁蓮子粥

原料:酸棗仁10克,蓮子20克,枸杞20克,粳米和大米共100克。

棗仁蓮子粥的做法

1.將上述的食材洗淨。

2.共同放入鍋中。

3.加水後煮食。

4.成粥後即可食用。

蓮子百合龍眼湯

材料:蓮子100克,百合20克,龍眼肉30克

調料:蜂蜜適量

1、將蓮子、百合用水泡發;龍眼肉洗淨。

2、鍋中倒入適量水煮開,放入蓮子熬煮,加入百合再煮約15分鐘。

3、關火,加入適量蜂蜜調勻即可。

熱水泡腳法:

醋:在水中放幾勺醋泡腳,對促進血液迴圈和睡眠也有很好的作用。

花椒:用一個棉布包50克花椒,用繩繫緊,加水煮開後用泡腳即可。

食鹽、生薑:在熱水中加一小勺食鹽、生薑50~70克,泡腳半小時左右。泡腳時,可以先把腳放在熱氣上薰,待水溫下降後再將雙腳浸泡在水中,並互相搓擦,直至水涼。薰泡後進行腳部按摩,通常按摩30分鐘左右即可。

紅花、艾葉:容易四肢發冷,血液迴圈不良可改善患者的血液迴圈,改善睡眠效果。紅花、艾葉各10-20克,一週2-3次。

泡腳註意事項:

要注意泡洗時間不宜過長。時長20—30分鐘。最佳水溫在40℃。避免在過飽、過飢或進食狀態下泡,特殊人群不宜泡腳。如心腦血管病人、兒童、孕婦等特殊群體不宜受熱水刺激,最好不要泡腳,平常洗洗腳便可。另外,糖尿病、痛風等病人,不宜用熱水泡腳,可選擇比體溫稍低點的水來泡。

按摩穴位法:人的身體有多處穴位進行按摩可有助眠功效.每個穴位按壓5分鐘左右,也可以幾個穴位交替進行,以穴位有酸脹感為度。

神門穴: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印堂穴:在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

安眠穴:患者取俯臥位或側伏位,安眠穴位於項部,當翳風穴和風池穴連線的中點。

足三裡: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脛骨邊緣。外膝眼下四橫指。

注:長期頑固性不寐,臨床多方治療效果不佳,伴有心煩,舌質偏暗,有瘀點者,依據古訓“久病入血”的觀點,可從瘀論治,請中醫師辯證治療。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老年人如何科學合理的應用多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