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早兩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全國大江南北,讓“民以食為天”的國人第一次系統性地認識到了中國的飲食文化。不誇張地說,上下5000年璀璨的華夏文明裡,飲食文化絕對是重中之重。早在舊石器時代的燧人氏時期,由於先祖們掌握了鑽木取火,飲食文化也就應運而生。

到了伏羲那會,一句“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揭示了國人以及開始捕魚食用動物。而到了神農氏時期,伴隨陶製器具的出現,中國飲食文化有了革命性的改變。不過,這些飲食文化僅是停留在飽腹這個問題上,並不成系統。

直到周秦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才脫離了飽腹的低階概念,而菜系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形成。八大菜系裡歷史最悠久的魯菜,便是由春秋時期的齊國名廚易牙所創。

畢竟其他菜系還沒有萌芽,當易牙建立了魯菜後,很快風靡整個中原地區。後來秦王橫掃六合,統一中原,不少中原人遷入巴蜀之地,他們將魯菜糅合了當地的風俗習慣,川菜由此誕生。

說到川菜,就不得不提“醉蝦”,很多人或許會認為醉蝦屬於江蘇地區的紹興菜,其實不然,四川也有專門的醉蝦,名字叫“西昌醉蝦”,且其誕生年代不比紹興菜裡的醉蝦要晚。

做法也是大同小異,將活蝦浸泡在黃酒中,使其喝醉不能動彈,之後蘸上香辛料便可以大快朵頤了。這道菜完全保留了活蝦鮮美的肉質,還能讓蝦肉裡摻夾酒的香醇,可謂十分醉人。然而,蝦肉中含有豐富的鎂,對保護心血管系統大有裨益。不過,就是這樣一道菜,卻一直是中國的一道“禁菜”,這又是為什麼呢?

究其原因,在於醉蝦雖然美味營養豐富,但本質上還是生吃。眾所周知,水產品未經處理生吃,裡面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寄生蟲,其對人體無疑是致命的。

研究表明,淡水蝦身上最容易寄生肝吸蟲,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寄生在人體肝臟內的寄生蟲。其蟲卵進入人體後,一個月內便可發育為成蟲。一旦寄生成功,不僅會引起肝硬化,嚴重時甚至會誘發膽管癌。基於這一點,不少醫學專家發出感嘆“你們如何吃的下去。”

寄生蟲威脅再加上做法殘忍,醉蝦被列為禁菜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這樣一道禁菜,不知這兩年為何傳到了泰國,並且受到了泰國民眾的熱情追捧。

由於醉蝦製作方法簡單,這道菜很快在泰國發揚光大。泰國人吃醉蝦都是用塑料袋直接裝盛,宛如吃冷盤一般。並且泰國地處水系發達地區,蝦類的產量也是相當豐富,因此,醉蝦在泰國街頭可謂是相當常見。因其相當鮮美,還沒泰國人視作佳餚。

由於國內這兩年對寄生蟲病的普及,吃醉蝦的人明顯少了許多。然而,泰國民眾卻吃得不亦樂乎,甚至去泰國旅遊的中國百姓,也會被他們推薦食用醉蝦,著實是出口轉內銷。

而中國飲食文化早就告訴我們,任何食物都講究一個度。但凡過量了都不是一件好事,醉蝦雖然美味,適量食用還是可以的,要是當飯吃,遲早會吃出各種毛病。

當然,隨著中國人民素質的日益提高,醉蝦因為殘忍的製作方式也逐漸被年輕人所摒棄。既然中華的烹飪文化也如此悠久綿長,難道把蝦做熟了再吃,它不香嗎?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小龍蝦別隻做麻辣的,清蒸也很美味,孩子吃了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