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酒真是猴子造得嗎?

倘若……真是如此

別人祭祖


酒廠祭祖

誠然,酒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並非猴子造得。

酒,人類文明的產物

關於酒的起源由來。有各種傳說、故事,“猿猴造酒”、“儀狄釀酒”、“杜康釀酒”,這些故事通過口口相傳流傳至今,並無史料可以考證。經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酒並不是人類發明的,而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發現的自然產物,是大自然的傑作。

自然的傑作

酒,是糧食與自然邂逅的意外

人類採集的水果、種子掉落在山洞的巖坑中,熟透的穀物放置在樹洞或者陶罐內,被雨露所侵,受潮後又沒有見過Sunny,這給了自然界中微生物最幸福的溫床,微生物成長繁殖,發酵產生誘人的香氣,生成了乙醇,這就是天然的“糧食酒”。

人類發現了這“神奇的液體”,在其香氣的吸引下嘗試飲用,飲後如痴如幻。於是有意識的去模仿自然發酵過程進行人工釀酒,這便是釀酒的起源。

酒“兒子”讓糧食“爸爸”功成名就

古人類部落以採集和打獵為生。至於種莊稼,打獵和採集為了填飽肚子,人類又不是“狗狗”,怎麼會挖很多個坑把食物埋起來。

何況野生的“糧食”又不如“肉肉”美味(人類已經會烤肉了,吃沒褪殼的水稻肯定不如吃烤肉爽啊)。當時的社會可沒有像袁隆平那樣十年如一日,為了農產為了種子不斷專研的科研人員。因為“酒”的出現,它勾起了原始人類的慾望,出於對美酒的渴求人們發現“酒”的老爹——“糧食”還有點用處,但是採集來的“糧食”不足以滿足人類釀酒的需求,所以人類開始嘗試種植穀物。

以上說法並非胡編亂造,人類學裡這種理論叫“宴享論”。

宴享論:人類為了追求飲品與美食,進而去馴養動物、種植植物。

據考古發現,距今八九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賈湖先民能夠釀造賈湖古酒,他們主要以採集野果與捕獵為生,同時種植一些不用來作為食物的稻穀,專供釀酒之用。

糧食“爸爸”與“酒”兒子爭寵

糧食在古代通常無法滿足人的需求,在沒有計劃生育的年代,生多就容易捱餓。在捱餓與喝酒的選擇上,人類的理性果斷戰勝了感性,歷史告訴我們——爸爸就是爸爸。

歷史上很多朝代都退出了“禁酒令”。

夏朝開國君主“大禹”曾言 “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來警示後世。

但凡歷代“禁酒令”,其目的都是為了“節約糧食”

西漢時期罰錢:三人以上無故群飲者,罰金四兩。

三國時期治罪:劉備素以寬仁聞名,但對於釀酒實施鐵腕政策,凡農家有釀酒工具者一律量刑。

元明時期死罪:元明時期刑法酷嚴,別說私自釀酒,僅種植釀酒用的糯米就會判死刑。

新中國後:提高酒的度數,五六十年代的酒大多都60°以上,也是出於節約糧食的考慮。

“糧食”與“酒”相伴了幾千年,這對父子之間相愛相殺。

酒是糧食的精魄,每一點每一滴都值得珍惜。

今天,我們能坐下來品一杯佳釀,

要感謝我們祖先將酒傳承下來,

要感謝我們的祖國足夠富強,不用為糧食發愁。

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擁有一個和平的祖國;

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年代,而是擁有一個富強的祖國。

我想,當我們每次飲酒的時候,請默唸,我愛我的祖國。

想看更多: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臭豆腐,只聞其臭,不知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