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對於母基金行業,2019年,是節奏變慢的一年。

隨著《資管新規》及其相關配套細則正式落地,整個私募股權行業募資都受到很大影響,母基金也不例外,設立步伐放緩。中國母基金行業進入了調整階段,這一趨勢延續到了2019年下半年。

從在管規模來看,中國私募股權母基金在管規模的增速顯著放緩。同比增速從2018年底的33%,下降到2019年年中的15%。考慮到入選中國母基金100指數的政府引導基金增長率,其年增長率更是從2017年的83%,下降到2018年的42%,2019上半年增長率僅11.37%。

資料來源:母基金研究中心

大環境之下,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也在調整腳步。

但6年來,它已取得不少亮眼成績。

從2013年至今,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合夥人廖俊霞已帶領團隊管理超過200億元的資產,累計投資150多支基金,間接投資了境內共計超過3000家高成長企業。其中已有超過100家上市或新三板掛牌企業,超過40家獨角獸企業。

宜信財富母基金到底有什麼投資祕訣?

艾問獨家專訪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合夥人廖俊霞,聽她講母基金該如何做投資。

投資環境遇冷,宜信財富母基金保持節奏

一直以來,廖俊霞看的都是長線。

談到如何擁抱近年比較火的人工智慧和區塊鏈風口,她曾表示,宜信財富母基金不追風口,而是做長期價值投資。通過對子基金的篩選和投資,宜信財富母基金在人工智慧領域已經有很好的佈局。母基金會持續關注、研究區塊鏈領域,但目前還未到投資區塊鏈基金的階段。

艾問:宜信財富母基金在成長過程中有什麼經驗想要分享?

廖俊霞:除了投出資金,我們一直試圖從其他方面助力GP。一個是母基金的投資角度比較巨集觀,宜信財富母基金會跟GP分享自己的行業觀察,以幫助他們優化投資策略。另一個是,宜信財富本身有比較成熟的財富管理的背景,有規模龐大的高淨值客戶群體,這些客戶很多本身都是成功的企業家。我們希望未來可以為客戶和GP建立一個生態圈,從而更好地幫助被投企業一起成長。

艾問:宜信財富母基金採用的投資策略是什麼?

廖俊霞:宜信財富的旗艦母基金是綜合型母基金。首先,在頂層設計上,它通過科學、分散化的配置,來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那如何來做分散的配置?通常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方面:

第一,行業分散。不集中投資在某一個細分行業,而是根據整個大股權行業資金流向的不同,來選擇不同行業的配比。例如,宜信財富母基金的投資覆蓋了TMT行業,醫療健康,智慧製造,新消費,節能環保等行業。當然不同行業的比例差別較大,TMT行業比例最高,其次是大健康行業。

第二,對“黑馬”、“白馬”的投資,也有一定的配比。宜信財富是比較敢投“黑馬”的市場化母基金之一。從2014年以來,母基金先後投資了高榕,弘暉、濟峰、創世、愉悅等基金管理人,支援了國內一大批黑馬型基金的成長,積累了挑選黑馬的經驗。

此外,宜信母基金也會選擇不同風格的管理人去進行配置。即包括那些投資“賽道”的管理人,也包括“選人”的管理人,既有投資團隊建制完整,分工明細,投資比較多樣化的管理人,也會有投資採用“狙擊手”策略,小規模的團隊。

艾問:2018年資管新規推出後,整個市場環境變冷,作為市場化母基金,宜信財富母基金壓力大嗎?

廖俊霞:大勢來了,誰都避免不了。今年不論是母基金還是基金,募資量下跌幅度都非常大。得益於龐大的高淨值客戶群體和穩健的資產配置策略,宜信財富母基金受到的影響目前看相對有限,但壓力肯定還是存在的。

艾問:處在壓力之下,宜信財富母基金如何調整募資的策略?

廖俊霞:尋找長期資本,相對控制投資節奏。第一,在募資層面,國內和海外非常不一樣。中國不論是母基金市場,還是整個私募股權市場,都很缺乏長期資本,尤其是機構化的長期資本供給。在今年行業整體的募資壓力下,不論是LP還是GP,大家都更加需要尋找長期資本供給。

機構投資者相對放緩了投資節奏。一方面是自身需要放緩,另一方面是市場環境令你不得不放緩。今年整體私募股權基金的募資速度都沒有那麼快,即使是知名品牌的基金,市場壓力確實挺大的。因此各家都放慢了投資節奏,一家快也沒用,因為整個市場都慢。

十年力爭做到國際一流標準

艾問:母基金行業近些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廖俊霞:第一個變化是行業大起大落。母基金在國內還是比較新的一個行業,十年前大家可能連“母基金”這個詞都很少聽說,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體量很大的行業。新行業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起起落落,2016年國家“創十條”首次在政策層面提到了母基金,行業也由此迅猛發展,但去年資管新規的實施又導致行業資金的供應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第二個大的變化是母基金主體百花齊放。雖然說行業發展時間很短,但我們在短期內看到市場上已經出現各種不同形態的母基金,包括政府引導基金、產業基金以及市場化母基金,參與到其中的主體越來越多元化。

第三個比較重要的變化是投資策略的多樣性。一開始大家做母基金就主要投新基金,也就是"PSD"三種策略裡的Primary,近兩年Secondary和Direct的規模也逐漸起來了,投資策略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多元。

艾問:母基金市場規範化十分重要,但市場好的時候,大家似乎忘了對GP的嚴格標準?

廖俊霞:GP的風格很難一概而論。不同的團隊,採用的投資策略不同。有的GP注重長期能力建設,投資策略始終保持一致。但有的GP愛追熱點,什麼熱就投什麼。對宜信財富母基金來說,注重長期價值投資是我們一直以來不變的方向。

艾問:預見未來,十年之後宜信財富母基金會發展到哪?您本人會是怎麼樣?

廖俊霞:首先,在資金的來源上會更多樣化,向海外的機構看齊。比如說影響長期資本來源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稅收,海外對長期投資徵收的稅收稅賦會低很多,我們非常希望國內也能往這個方向走,更利於資金去做更長期的投資。

在投資方面,國內PSD的策略會逐漸豐富,宜信財富母基金希望在這幾個策略上都有專門的團隊,力爭做到國際一流的水準。

在退出渠道上,希望未來中國市場的退出能夠越來越順暢,才能夠真正的帶來資本正向的迴圈。

從母基金的角度,我們希望在募投管退不同的環節都越來越順利,整個中國的一級、二級市場能夠建立一個正向的,非常正迴圈的生態圈。

對我個人來說,希望十年之後我們的團隊更完善,更多樣化,我能有更多自己的時間。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不再做韭菜!知莊動向,跟莊建倉!跟莊指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