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自2019年12月13日-17日,在券商板塊的猛烈上漲帶動下,市場發動了一波快速上漲的行情,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率先突破2019年5月以來7個多月的整理區間。向上突破意味著新的上漲空間的開啟,再加上是券商板塊的引領作用且股市裡“橫有多長,豎有多高”的規律,市場紛紛預測一輪暖春行情即將拉開大幕!

春季行情的由來是投資者一廂情願的預期,還是市場內在力量的執行結果?如果真的有春季行情又有哪些規律可循?

下面讓我來幫你揭曉謎底。

一、春季行情有據可查

首先,從歷史資料來看,春季行情確實是有“據”可查的。

上圖統計了上證指數自2010年以來春季行情的主要表現。

近10年以來,上證指數每年在1-4月份總會發生一波或大或小的春季攻勢,其最大漲幅為2015年牛市的47%階段漲幅,最少的分別是2010年、2014年、2017年的8%漲幅。

剔除2015年最高漲幅47%和2010年最低漲幅8%,剩下8年的平均漲幅為16%;同樣剔除最長時間61個交易日和最短時間10個交易日,剩下8年的平均時間是47.5個交易日。請不要小看上證指數這16%的漲幅,其中很多個股的漲幅遠不止這些,這也是大家為何對春季行情念念不忘的原因,春季投資不僅賺錢的概率大,賺錢的效果也不一般。

最近大家所熱議的2020春季行情自2019年12月3日開始至今歷時28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最高漲幅已達8%,是近11年當中的最低漲幅,與近10年的平均值比較,從時間和漲幅來看當前上證指數均處於春季行情的上半場。

二、為什麼會有春季行情?

其次,讓我們來看一下春季行情展開的原因吧。

春季躁動的促發因素眾多,貨幣環境的變化是決定行情力度與風格的關鍵。每年年底,銀行資金緊張開始控制貸款額度,各行業對資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股市也受此影響多數會出現回撥走勢。年初資金重新變得寬鬆,銀行為了儘早鎖定貸款時間在年初有集中放貸的衝動,從而造成資金面的寬鬆。

另外從投資者行為角度看,大的資金往往在上一年末資金緊張的時進行跨年佈局,待資金面好轉就可以發起一波行情,而個人投資者也會隨著年後政策面的預期向好變得樂觀起來,風險偏好也由此提升,再加上每年常有的年報超預期、高送轉、高分紅等股市自身因素影響,一輪春季行情在多種因素的發酵中孕育而生。

2020年的春季行情也是在巨集觀財政貨幣政策寬鬆,經濟基本面資料走穩的大環境下生根發芽,再加上股市經歷了2019年經濟下行和中美貿易摩擦跌宕起伏的磨礪,歷時7個多月的盤整均線形成多頭排列,從技術上也具備了發動一波春季行情的條件。

三、春季行情的規律

最後 ,讓我們看一春季行情都有哪些規律可以為我所用?統計歷年春季行情後可以發現:

春季行情之前一般都會有調整,2019年9月-11月底便是春季行情前的調整階段;春季行情每年都會有,一般兩個月最常見,今年春季行情至今執行1個月多,還未到兩個月。行情一般在 2 月份最為顯著,從全年的日曆效應來看,2 月的上漲概率是最高的。自 2000 年至 2018 年,上證綜指 2 月份上漲概率達到 78%,遠高於其他月份。(把握這個規律哦,抓住2月行情不放手!)春季行情中金融一般表現最弱,而成長大多會有不錯表現。從下圖可以看出,過去12年一度平均漲幅靠前的板塊有計算機(+13.77%)、電子元器件(+13.30%)、餐飲旅遊(+10.72%)、輕工製造(+10.34%)。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春節後科技股投資方向提前曝光,這份名單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