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18年,中國繼續強化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及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援,有效促進了小微企業、綠色產業和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貿易信貸再創新高,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繼續發揮支援初創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優化營造了良好的支撐環境。

隨著金融業開放穩步推行,金融支援經濟開放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開放經濟金融支援指標由境外貸款佔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比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與進出口總額佔比及貿易信貸規模與進出口總額佔比構成,主要衡量金融手段在促進經濟開放發揮的作用。

2013-2018年開放經濟金融支援具體評價指標

境外貸款餘額穩步上升。

根據人民銀行公佈的統計資料,境外貸款餘額已由2013年底的1.59萬億元提升至2018年底的3.75萬億元,佔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的比重也從2.07%提升至2.64%,在支援“一帶一路”建設,助力企業“走出去”發展,為企業出口商貿、境外採購、跨境投資等經營活動提供了重要金融服務。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及佔進出口總額比重開始出現“雙回升”。

圖3.2.1 2011-2018跨境人民幣結算額及佔進口總額比重

近年來,受到人民幣貶值預期、迴流機制不暢以及離岸人民幣投資標的不多等因素影響,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額有所下降。自2016年開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明顯下滑,從2015年的7.23萬億元下降至5.23萬億元,下降幅度達到27.66%;2017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進一步下降至4.36萬億元,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下降至15.7%。不過,2018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開始出現回升態勢,其中結算額回升至5.11萬億元,佔進出口總額比重提升至16.8%。

貿易信貸規模不斷提高。

貿易信貸主要用於衡量進出口商之間直接提供的信貸,也是反映對外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資料,全口徑外債總額頭寸中貿易信貸與預付款規模整體呈現不斷上升趨勢,2013年底貿易信貸規模為2.05萬億元,到2018年底,貿易信貸規模已達到2.7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也由7.9%上升至8.8%。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老城區新平臺 大資料引良才:遼南首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開園,營口站前區啟用營口“人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