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金融重器——貨幣與房地產。

黑洞的引力,連光也逃不掉。

3月16日,央行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000億元,中標利率為3.15%,與上期保持一致。

3月20日,中國貸款市場報價利率1年期LPR為4.05%,5年期LPR為4.75%,均與上期持平。

當美聯儲宣佈無限量QE時,中國央行卻連續27個交易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在全球降息放水潮中,中國央行並沒有跟上。

為什麼在貨幣刺激空間更大的時候,中國央行選擇了停下腳步?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01

與美國股市一樣,中國樓市也是一個由債務貨幣形成的市場。

有人說樓市是一個天然的蓄水池,這些年央行放的水,全部都流進樓市裡面。

樓市,也是一個創造貨幣的地方。

如果所有人都是全款買房,開發商都是全款建房,那麼樓市僅僅就是一個蓄水池。

事實上,沒有多少人和多少開發商會選擇全款。

大部分人在給完首付之後,通過購房合同申請按揭貸,就能創造2到3倍的貨幣用於買房。

開發商通過開發貸,用小部分的自有資金,或者是空手套白狼的資金,就能創造大量貨幣用於建房。

這一切,僅僅是銀行賬本上的兩筆記賬而已。

在這個賬本里面:

開發商用自有資金120萬元,通過開發貸向銀行借了280萬元,在不計利息情況下,以總價400萬元建了10套房子。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記錄了一筆280萬元的資產和280萬元的貸款。

居民A用3成首付12萬元,通過按揭貸向銀行借了28萬元,在不計利息情況下,以總價40萬元買到了一套房。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記錄了一筆28萬元的資產和28萬元的貸款。

不僅是A,還有BCD....等9人也通過按揭貸向銀行各自借了28萬元,把開發商的10套房子全部買走。

在這個過程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憑空多出11筆記賬,創造貨幣一共560萬元。

02

貪婪,使人變得膽大。

如果開發商拿到居民按揭回來的房款,把錢還給了銀行,銀行就能把開發貸創造的280萬元劃掉。

如果全部居民拿到工資收入,把錢還給了銀行,銀行就能把按揭貸創造的10筆28萬元也劃掉。

事實上,開發商收到全部房款,並沒有選擇還錢,銀行也無法劃掉這筆記錄。

相反,開發商用全部房款400萬元,通過開發貸向銀行再借800萬元,繼續用於建房。

居民A把房子進行二次抵押,獲得一筆貸款用來支出首付,繼續用於買房。

在債務貨幣下,房地產創造了大量貨幣,導致房價不斷被推高。

開發商是賺錢的,居民是賺錢的,銀行也是賺錢的,所有人都想通過債務貨幣體系去創造貨幣。

借回來的錢,終究是要還的。

所有人盤算只要房子賣出去之後,就能把錢還上,還能額外賺到一筆錢。

直到有一天,有人失業了,還不起房貸。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低價出售房子,希望儘快回款還錢。

越來越多的人失業,越來越多人急於出售房子,甚至有人開始斷供棄房。

開發商的房子降價也賣不出去,資金無法回籠導致資金鍊斷裂,無法償還銀行的貸款。

最終開發商倒閉,房地產的上下游企業都會受到衝擊,有更多的人失業。

在債務貨幣體系下,人性的恐慌一旦被放大,就容易導致大量債務貨幣迅速消失,引起流動性緊張。

所有人都在賣資產去槓桿,形成一個流動性黑洞。

現金變成唯一的流動性資產,這就是為什麼美股在暴跌,美聯儲在放水,美元卻在升值的原因。

當一件足夠大的事件導致人性產生恐慌,賣房子去槓桿,是大部分的選擇。

2008年,由於房地產過熱,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導致信用收緊,最終引發次貸金融危機。

加息,就是引發次貸金融危機的那件足夠大的事。

03

房子可以創造貨幣,同樣也可以消滅貨幣。

由於房地產的產業鏈最長,僅僅是刺激房地產一個行業,就等於是變相刺激各行各業。

長久以來,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房地產成為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

經濟下行壓力大,那就去庫存刺激房地產;經濟下行壓力大,那就棚改貨幣化刺激房地產,經濟下行壓力大,那就降息刺激房地產。

在政策的刺激下,樓市成為最大印鈔機,也是最多債務貨幣的地方。

一旦發生信用收緊事件,就能讓大量的債務貨幣從樓市中迅速消失,導致流動性緊張。

最終,引發債務危機。

時間回到2015年,在美國宣佈加息之後,中國就曾經面對這樣一個問題:

保匯率,還是保房價?

中國出乎意料的利用去庫存的方式,把房價和匯率都保了下來,卻導致債務貨幣大幅增加。

與2015年相比,中國巨集觀槓桿率已經上升到245.4%。

作為樓市的主力軍,居民的家庭債務與收入之比也已經上升到99.9%,毫無加槓桿的空間可言。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發展與實驗室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中國迫不得已在2017年開始加息。

同為債務貨幣,人民幣的地位卻與美元不一樣。

一次足夠大的事件,並不僅限於國內事件,也可能是一次國外事件。

如果跟著全球降息放水潮,那麼中國的匯率保得住嗎?

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那麼房地產要面對多大的壓力?

如果債務貨幣大量消失,那麼中國經濟又將面對什麼樣的困難?

3個問題,央行已經用行動給出答案。

停止降息,停止公開市場操作,在香港開展離岸央票操作,都是為了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

任何一次足夠大的事件衝擊,債務貨幣都無法承受得了。

很多人都忘記,2008年中國的房價也近乎腰斬。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走到最後。

最新評論
  • 1 #

    刺激房地產就是刺激背後很長的產業鏈,其實到了一定的規模,這個結論是荒謬的,因為有大部分房子睡覺了,躺在那裡沒有任何裝修,根本起不到刺激消費刺激經濟的作用!

  • 2 #

    因果輪迴.這就是代價.

  • 3 #

    大道理人人都懂,可還是總會有逆天舉措。

  • 4 #

    在中國沒有比房地產更好的防水渠道了

  • 5 #

    空中樓閣,天上的街市,美麗的氣泡,70年產權,終究是一堆鋼筋水泥,終究有破的一天,上的越高,摔得越慘!!時間就是證明!!

  • 6 #

    銀行表上記載280萬資產和280萬貸款,如何收不回來,銀行資產又為多少呢?如果收回來,銀行資產又為多少呢?

  • 7 #

    總會有失靈的時候

  • 8 #

    讓大家買房分擔國外風險

  • 9 #

    不怕,有房有車,有工作,有存款,沒貸款

  • 10 #

    期房買售變相加槓桿...期貨交易風險懂不懂

  • 11 #

    美國人民只用受美元的泛濫,中國人民要受雙重的傷害,

  • 12 #

    已經把對手打趴下了,交閃不殺

  • 13 #

    夜裡尿急 廁所又遠又冷 只好又從床底下午拿出夜壺 用上一用 反正用它三年 我就走了

  • 14 #

    現在大部分地方的房價已經穩定了,如果不是剛需,很容易當接盤俠!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歐美股市普漲,但步調不一;A股迎來反彈,但壓力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