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也bye

    因為沒有必勝的把握,不想讓自己兄弟送死,同時也沒想到關羽能成功

    曹操當時起兵不久,身邊除了親戚朋友,戰將並不多,華雄前來挑戰時,曹老闆身邊有戰將6員:李典、樂進、曹仁、曹洪、夏侯淵、夏侯惇。這六位在三國裡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但此時還是第一次面臨大戰的新手,而對面是凶名昭著、剛剛斬殺盟軍幾員上將的華雄,這種情況下實力能發揮出幾成很難說。

    我們還是來簡單說說這六人,看看有沒有斬殺華雄的可能

    曹洪,曹操從弟,日後獨自領兵的戰績也還不錯,但是單挑的戰績不多,和已經年邁的趙雲堪堪打成平手;更主要的是曹洪現在年齡還有點小。祖茂都死在華雄手下,曹操當然不會捨得讓曹洪一個半大小子去冒險和華雄拼殺。

    李典、曹仁。這兩位以領兵、治軍見長,單挑實力一般。

    樂進,以驍勇善戰著稱,卻是五子良將裡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樂進每戰都身先士卒,破袁紹時斬殺淳于瓊,又斬殺了嚴敬,後期還曾逼退過關羽;但是和名將的單挑,在《三國演義》裡只有和東吳淩統的一戰,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最後被甘寧一箭射臉上了......這種實力面對華雄,大概率是白給。

    排除上面四位,還剩夏侯兄弟。這兄弟兩在各個方面都要強於上面四人。只說單挑能力

    夏侯淵能和黃忠打平,應該歸於一流武將。但在虎牢關,夏侯淵還是個經驗值為0的小青年,面對華雄,取勝的把握也不大,沒必要冒險。

    最後就是夏侯惇了,我認為他是有可能殺掉華雄的

    按照小說的說法,夏侯惇和呂布過招,能打上半天,打不過還能活著撤退;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被夏侯惇攔下,雙方一場大戰也沒分出勝負。

    當然,不是說夏侯惇能比得上關羽,關羽也知道殺那六個守將也就殺了,殺了夏侯惇曹操就未必能讓自己走了。但是,能和武聖打得有來有往,能在溫侯呂布方天畫戟下活命,夏侯惇也勉強算得上超一流武將了。

    關羽能秒殺華雄,夏侯惇費點勁應該也能殺得了。

    為什麼曹操沒有派夏侯惇出戰

    我覺得有幾點原因吧

    不願意暴露自己的實力。藉機削弱其他盟友的勢力。死的餘涉和潘鳳也不是等閒之輩,日後也許都會成為大敵,不如現在借華雄的手多死幾個。對夏侯惇的實力沒把握。我們現在討論相當於開了上帝視角,曹操不知道夏侯惇有戰平關羽的本事,也不知道關羽能秒殺華雄,如果知道了可能也就讓夏侯惇去了。當時曹操能知道的,就是江東四大名將之一祖茂,偷襲華雄卻被人一刀砍死,虎牢關前又斬殺了兩員上將,風頭正勁,各路諸侯都不願派上將出戰,曹操肯定也多少有些畏懼,此時的夏侯惇又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或許曹操是想再等等,看沒有人再出戰,或者有人出戰被殺了,再讓夏侯惇去,這樣可以抬高夏侯惇的名氣,也可以多消耗華雄的體力,降低獲勝難度,卻沒想到關羽捷足先登了。為什麼要送關羽一個人情

    這人情不光是給關羽,也是送給劉備的。

    十八路諸侯最多也就是四世三公,而劉備是漢皇后裔,甭管真假,名頭在那。曹老闆看人又準,知道劉關張三人不是等閒之輩。關羽若能取勝,自己則是送了個順水人情,關羽若不勝,也就是一個無名小卒死掉了,沒什麼可惜,還除掉了一個未來可能的敵人。

    還有就是,這可能就是冥冥中的緣分吧,我總覺得曹操第一次見到關羽就很喜歡他,直覺認為關羽能勝,解掉盟軍之危。後來兩個人也發生了很多時期,無論是哪版《三國》的電視劇,我都特別喜歡看曹操和關羽的戲份,不知道有和我一樣的沒。

  • 2 # 流譽後

    呵呵,真是大開眼界!所謂送人情,應該是具有絕對把握,或者說就是自己掌握的資源,不收取任何好處,人人都看得出,是毫不利己的作為。而斬華雄任務是這樣嗎?

    當時,華雄一舉打敗孫堅,這是諸侯聯軍十分看好、給予厚望的啊!先後殺掉鮑信之弟鮑忠,孫堅部將祖茂,又當場殺了俞涉、潘鳳,十幾路諸侯,個個心驚,人人膽寒,大帳噤聲,盟主無言,大有當時就散夥,捲鋪蓋走人的架勢,曹操作為發起人,一個充滿事業心,想著乾點名堂的梟雄,能看著好不容易,才聚集的優勢,就這麼煙消雲散,白忙一場嗎?

    關羽挺身而出,勇敢請戰時,曹操極力支援,正是這矛盾、糾結,複雜心緒的體現。華雄在營外逞威時,曹操並沒有派遣手下去迎戰華雄,他這麼做也是無可奈何,這時的曹操,剛剛起兵,手下只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樂進、李典六員大將。這六將,在後來也有表現,但那是經過無數戰鬥、長期戰場歷練,進步成長是一點點積累。在當時,只能算是民兵隊長,還沒經風雨、見世面,十分稚嫩,不能擔當大任。

    華雄雖然死在關羽刀下,但那是事後才有的結果,曹操不可能預知,當時面對的,是華雄實實在在的威脅。另外,從曹操事後派人,暗中照顧劉備、關羽看,很明顯也有拉攏的意思。那時有點本事的,都在尋覓機會,以及適合自己的老闆,就這個角度,說送人情也有那麼一點。但曹操只是說些好話,撮合各方關係,對曹操來說,比派出親信,冒很大風險,要合算的多。綜合來看,人情主要還是在後面,暗中送羊、酒撫慰,大帳中的斡旋,連一成都佔不到,因為能不能成功,沒一點把握。

  • 3 # 江岸好呵

    董卓進京,名為奉朝廷詔書,實為大將軍何進的指令,不幸的是何進已招致宦官“十常侍”張讓等人所殺,董卓趁機掌握朝廷大權,實施獨裁暴政、燒殺搶掠、肆意妄為,廢除了靈帝立陳留王協為漢獻帝。

    十八路諸侯以袁紹為盟主,齊聚虎牢關,討伐董卓,發動了一場正義的戰爭。董卓部將華雄搦戰,先戰孫堅、斬其部將祖茂,又連斬俞涉、潘鳳兩員大將,震撼各路諸侯。時為公孫瓚統領、劉備手下“弓箭手”關羽上演“溫酒斬華雄”,一舉成名。為什麼各路諸侯手下名將如雲,均未上場呢?為什麼袁術“白眼”反對,而曹操力薦首肯關羽上場一試呢?這就是曹操識人、用人的過人之處,而且曹操思想高度就是不同凡響,對此曹操把這場戰爭看得很清楚。

    另一方面各路諸侯政治、文化理念不同。即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遇到挫折時,常常在一起,不能夠商定和拿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第三方面,曹操深知要想戰勝董卓必須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不能夠拘泥於沉年老舊的落伍辦法,因為自己不是盟主,在軍事戰略部署上,自己沒有發言權和指揮權;那麼在用人上,還是有建議權和推薦權,因此大力支援和主張,“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常規和僵局,突破以職務使用人才方法的“老框框”,為此收到奇效。

  • 4 # 不沉的經遠

    這個可不是曹操做人情,而是對於手下擊敗華雄沒把握,所以只能羨慕劉備手下有關羽了。

    華雄在營外逞威是,曹操並沒有派遣手下去迎戰華雄,他這麼做也是出於無奈。

    曹操是討董卓的發起人,不過此時的曹操還只是剛剛起家,手下只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樂進、李典六員大將。這六將在演義中身手也算了得,在此後的戰鬥中表現不錯,為曹操立下了不少功勞。

    華雄雖然慘死在關羽刀下,不過他畢竟也是連殺聯軍四將,戰績輝煌。特別是華雄所殺的祖茂是孫堅手下的大將之一,和程普、黃蓋、韓當等人並列。程普等三將此後跟著孫堅、孫策、孫權轉戰各地,屢建戰功,是江東元老級的人物,武藝也不弱。像程普就曾經和太史慈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

  • 5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溫酒斬華雄”是關羽初震天下的成名之戰。此戰之前,關羽只是一介小小的馬弓手(只在大興山之戰中斬過一名黃巾軍首領程遠志),此戰之後,關羽堂堂正正地跨入了三國武力排行榜上“超級猛將”的行列。

    董卓進京,橫行跋扈,擅權濫殺,私行廢立,激起朝野共憤。曹操刺之未遂,逃回陳留,樹起義旗,矯詔天下英雄會盟討董,時有十八路諸侯前來赴盟,可謂是兵強馬壯,陣勢巨集大。

    雖然看上去人多勢眾,但這些諸侯卻各懷鬼胎,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完全凝聚不到一齊形成合力。從會盟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勾心鬥角和互相拆臺的行為。

    比如說,在十八路諸侯中,袁術的實力是最強的,他身為南陽太守,坐鎮淮南,統治區十分富庶,交通便利,錢糧廣盛,同時他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後將軍”,擁有合理合法調動轄區內國家正規軍的權力,可謂是兵精糧足。袁術身為袁家“嫡出”,家族中“四世三公”,勢力遍及朝野,關係網眾多。但在會盟時,大家卻推舉時為渤海太守的袁家“庶出”的袁紹為盟主。這就從實際上激起了袁術的疑嫉,分化了袁家兄弟的關係。

    袁紹也很狡詐,他前來會盟時並沒有帶來自己的主力部隊和精兵強將,顏良、文丑這些猛將都不在軍中。他成為盟主,指揮別的諸侯人馬衝鋒陷陣,他卻儲存了實力。同時,他一掌握權柄,就下令讓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奪取了後勤補給的關鍵位置。

    當時長沙太守孫堅尚依附於袁術,軍中糧餉都要仰其鼻息,他急於擺脫這種依附關係,搶先奪取實利,所以主動請纓願為先鋒。而在諸侯中地位比較低的濟北相鮑信人馬最少,實力最弱,他就瞞著眾人悄悄派弟弟鮑忠先一步率兵出發,想搶佔汜水關,想佔些便宜。

    像這樣各懷鬼胎互不信任,如一盤散沙的聯盟,可想而知,戰鬥效率是極其低下的。戰事一開,鮑信和孫堅就都吃了大虧。

    西涼猛將驍騎校尉華雄奉董卓之命,率馬步軍五萬直抵汜水關,抵禦眾諸侯。華雄在城上望見鮑忠率兵在城下搦戰,立即開關迎敵,突然衝了出來,鮑忠措手不及,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孫堅兵馬屯在城外樑東,糧草不足,袁術又故意拖延,孫堅只得轉攻為守。華雄趁夜對其發動突襲,眾軍“鼓譟直進”,打了孫堅一個冷不防。孫堅剛剛從床上爬起來,披掛上馬,就遇到華雄殺至,“鬥不數合”,營中四處火起,亂成一團,孫堅無心戀戰,倉皇而逃,被華雄窮追不捨,部將祖茂也被華雄殺死。

    華雄乘勝到盟軍寨外挑戰,“戰不三合”斬殺袁術麾下驍將俞涉,韓馥派上將潘鳳迎敵,“去不多時”,亦被華雄斬了。諸侯們正陷入面面相覷,無人應戰的尷尬之時,關羽出列請戰,這就有了“酒尚溫時斬華雄”的一段千古傳奇。

    那麼,做為矯詔天下會盟討董的發起者――曹操,他的部將為什麼不主動請纓出戰呢?我們不難發現,實際上在汜水關和虎牢關兩場大戰中,曹操都未發一兵一將,只是在上竄下跳地慫恿諸侯們出戰。咱們來檢點一下當時曹操麾下擁有哪些能堪一戰的部將。

    曹操在陳留樹起義旗起事,最先投奔來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陽平衛中國人,姓樂名進”,另一位是“山陽鉅鹿人,姓李名典”,他們倆是最早到的。隨後,為維護師傅尊嚴而殺人流落江湖的夏侯惇來了,“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會”,還帶來一部分人馬。再後來,曹氏宗族中的曹仁、曹洪兩兄弟也各領千人來到帳下,“二人弓馬熟嫻,武藝精通”。也就是說,實際在汜水關之戰時,曹操有六員可用之將: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

    那這六位戰將中,誰可堪與華雄一戰呢?咱們逐個分析一下他們各自的戰鬥力。

    一.樂進

    在曹魏軍中,小個子樂進是個狠角色,屬於那種膽大手黑話不多的愣頭青型別,平時沉默寡言,不吭不哈,到了陣前總是二話不說第一個低著頭往上衝,“每陣先登”,奮勇突前。

    濮陽之戰,樂進三十餘合與臧霸戰成不分勝負;與于禁聯手夾攻呂布,被呂布打跑;曹軍六將圍毆呂布,樂進也是其中之一;冀州之戰,一箭射死郭圖;徐州之戰一箭射死成廉;汝南之戰中被關羽擊敗;合淝之戰中單騎快馬突襲孫權,刀斷雙戟;合淝之戰與甘寧交鋒,戰不數合詐敗而走;濡須口與淩統五十合戰成不分勝負。

    我們可以看出,樂進雖有兩次斬將記錄,但都是靠的弓箭射殺,平臧霸、平淩統,說明他的殺傷力偏弱,屬於弱一流猛將。這樣的殺傷力很難對華雄構成威脅,而華雄避箭能力極強,樂進與之對戰,毫無勝算。

    二.李典

    在曹魏軍中,李典更偏向於智謀而非勇武。隨曹仁到新野進攻劉備,他屢次為曹仁出謀劃策;隨夏侯惇征戰博望坡,又是他首先發現了敵人火攻之計。

    但李典在陣前廝殺的武藝不及樂進,所以他總是慫恿樂進出戰:羊山衝陣,李典生擒黃巾幗將領黃劭;濮陽之戰,參與六將圍毆呂布;穰山伏擊戰,李典曾經與許禇、于禁圍攻趙雲,被趙雲突圍;出征新野,與趙雲交鋒十數合,自知不敵,敗回陣去;博望坡遇關羽攔截,不敢戰,奪路而走;合淝之戰,暗箭射殺宋謙。

    李典僅十幾個回合就被趙雲擊敗,說明只能算是個強二流武將,這樣的武力值根本無法抵擋華雄。

    三.曹仁

    在曹魏陣營中,曹仁是個具備統兵能力的帥才,能攻善守,獨當一面。他上陣單挑的次數不多:南郡防禦戰,部將牛金被圍,曹仁親自揮刀衝陣,擊退徐盛,救出牛金;突圍時遇蔣欽攔截,曹仁與牛金合力擊退之;南郡之戰,與周泰交鋒,十數合詐敗而走;襄樊之戰,遇關羽攔截,不敢迎戰逃走。

    曹仁的戰鬥生涯以統領軍隊做指揮官,上陣廝殺無一斬殺,也無一擒獲。他的武藝不會強於李典,以這樣的武力值,肯定不是華雄對手。

    四.曹洪

    在曹魏軍中,曹洪是個性情暴躁,思維簡單,控制住自己情緒的年輕猛將。實際上,他腦袋瓜子不如兄長曹仁,但上次廝殺的戰鬥力則強得多:羊山步戰黃巾軍猛將“截天夜叉”何曼,三四十合後詐敗拖刀斬殺之;南皮之戰中在混戰中舞刀亂砍斬殺袁譚;與甘寧交鋒,二十餘合後詐敗而走;與韓當交鋒,三十餘合後詐敗而走;潼關之戰,為救曹操,奮力與馬超硬拼四五十合,漸漸不支;在下辨三個回合斬殺馬超的部將任夔。

    曹洪的戰鬥力還是蠻強,在拼死惡鬥的情況下,能夠硬頂馬超四五十合才落下風,但當時馬超主要注意力是在追殺曹操,而曹洪是玩命搏殺。以曹洪的表現看,他的武力值與樂進接近。但汜水關之戰時,曹洪年齡尚少,抵擋不住凶猛的華雄。

    五.夏侯淵

    在夏侯家族中,夏侯淵是個具有領兵能力的將才。夏侯惇未盲之前,很少讓夏侯淵出陣廝殺,夏侯惇右目中箭盲目後,夏侯淵才逐步走上戰陣第一線:夏侯淵參加過六將圍毆呂布的戰鬥;汝南之戰中斬殺劉備的運糧官龔都,隨後張飛趕到,殺退夏侯淵;潼關之戰中斬殺前來偷營的馬超部將成宜;曾與馬超交鋒,馬超轉而去追擊曹操;漢中平張魯,在南鄭不三合斬殺楊任部將昌奇,楊任出戰,與夏侯淵三十合不分勝負,夏侯淵詐敗拖刀,斬殺楊任;參加過車輪戰龐德,數合詐敗;定軍山與黃忠戰二十合,收兵回營;後來被黃忠突襲斬殺。

    以夏侯淵的武力值來看,與張郃、張遼等接近,屬於一流武將的中等水平。但前期夏侯淵上陣很少,夏侯惇受傷後才漸露頭角。汜水關之戰時,夏侯淵還年輕,出戰華雄雖保命無虞,卻並無勝算,哥哥夏侯惇也不會讓他去冒險出戰。

    六.夏侯惇

    曹魏起事之初,缺兵少將,典韋和許禇這樣的“超級猛將”並未歸附帳下,上陣單挑廝殺,主要靠的就是夏侯惇和樂進。

    夏侯惇屬於“悍勇型”的猛將。無論遇到何種強敵,都敢奮身而戰:滎陽挺槍直取呂布,戰不數合,敗回本陣;戰不數合一槍刺死徐榮;徐州城與曹豹交鋒,狂風忽至;濮陽城外與張遼交鋒,呂布忿然親自挺戟出陣;呂布追擊曹操,夏侯惇攔截,大雨到來,雙方退兵;參與六將圍毆呂布的戰鬥;壽春不三合刺死袁術麾下大將橋蕤;徐州城外四五十合擊敗高順,被暗箭射傷右眼,拔矢吞睛,一槍刺死曹性;下邳誘關羽出戰,十餘合詐敗而走;黃河渡口追殺關羽,戰不十合被使者叫停;博望坡與趙雲戰十數合,趙雲詐敗而走。

    以夏侯惇的表現來戰,其武藝與張郃、張遼相當,但戰鬥勇氣則遠過之,他屬於強一流猛將。 曹軍中唯一有可能戰勝華雄的就是夏侯惇了。

    但曹操肯定不會把夏侯惇派上戰場去的。一來曹操也不傻,憑什麼大家都儲存實力,我要去出頭呢?再一個,這個華雄出場數戰也太驚人了,鮑忠被斬尚不足為奇,“江東猛虎”孫堅都被打敗,祖茂被殺,“驍將”俞涉出去戰不三合就交待了,“上將”潘鳳去不多時也掛了。華雄五戰五勝,斬將四人,從他刀下活著回來的只有一個孫堅。這樣高效的殺傷率也太嚇人了,曹操豈敢輕易讓自己的本家兄弟去冒這個險呢?

    所以說,關羽溫酒斬華雄,一戰揚威天下,在於他本身武力強悍,也在於眾諸侯之間的互相猜疑提防,各懷鬼胎,不肯賣力。

    (本文根據《三國演義》分析而來,與正史無關。)

  • 6 # 凡心似鐵

    那是演繹,就是小說,真實是孫堅乾的,真正的急先鋒,幾次差點就掛了,就是出身不好,要是世家大族出身,孫堅早就南面稱王了

  • 7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其實都是各自有各自的打算,都想借討伐董卓的機會撈點好處,不會全力以赴,把自己的家底都亮出來,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早有稱霸的雄心,不過討伐董卓的時候實力還弱小,他深知,要想成就霸業,必須多招攬人才,個人覺得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目的有兩個,

    第二就是摸清各路諸侯的虛實,看看哪家諸侯有多大實力,什麼樣的人才,為以後統一天下做好準備,有機會的話把人才招攬到自己手下擴充實力。

    所以曹操在十八路諸侯戰華雄的時候沒有派自己的大將出戰,而是把斬華雄的人情給了關羽。

  • 8 # 小四帶您看趣事

    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有疑問,為什麼十八路諸侯討董時,各路諸侯帳下名將無數卻奈何不得區區一個華雄呢?在這裡就要區分演義與正史了,在正史之中,是沒有汜水關之戰的,甚至沒有汜水關這個地方,何談溫酒斬華雄呢?在正史中,華雄僅僅擊敗過孫堅,最後也是被孫堅率軍擊殺的。

    我們回到演義來看,“溫酒斬華雄”可以說是演義這本書中的一段高潮,不僅僅是關羽的成名之戰,更是劉備陣營走上群雄逐鹿舞臺的基石。為了成就關羽的威名,羅貫中不得不獻祭一些無關緊要的人物,也就有了“上將軍”潘鳳,以及“袁術帳下第一武將”俞涉被華雄兩三刀斬於馬下的片段了。

    小四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關注小四,帶給你更多有趣的歷史內容。

  • 9 # 孤罔炎史

    不是曹操送人情給關羽,而是羅貫中要讓關羽露臉,為什麼要先派出驍將俞涉、冀州上將潘鳳這倆虛構的人物?因為他沒法在演義開端就祭出歷史上有名的武將替關公鋪道。

    所以,類似虛構的情節,是不能把人物性格簡單套上去的,而是先看作者為什麼要這麼設計情節。

    1、袁氏爭功

    華雄前來愵戰,袁紹作為盟主自然應該先發言,於是他問誰敢出戰?袁術身後閃出驍將俞涉請戰,結果不三合被斬,眾大驚。這時候韓馥立馬又祭出潘鳳,結果潘鳳很快被斬,眾皆失色

    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三國演義第五回》

    所以有理由相信,袁術事後跟下邊眾將和謀臣開過會,要在下一輪對戰中拔得頭籌。所以,俞涉不等袁術發話就先自請戰,根本就是提前得了袁術的授意

    那接下來又為什麼是韓馥呢?因為韓馥是袁門故吏,說得難聽點就是袁家的狗腿子。袁術戰敗,不光是二袁臉上無光,他這個躲在他們光芒下的狗腿子也一樣難看,所以他便趕緊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將出戰,以圖挽回顏面。只是沒想到潘鳳如此不濟。

    於是,接下來的戲就好看了。

    於是袁紹趕緊給自己往回撈顏面:“可惜啊,可惜啊,我的上將顏良、文丑不在,只要有一個人在,何懼華雄!”

    本來嘛,按照各路諸侯的深諳政治,這時候恐怕得先捧一捧盟主,勸慰一下,然後再做打算。但誰曾想,堂下有位傲氣沖天的關二爺。所以沒等袁紹把話說完,關羽先就忍不住了:“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言未畢,階下一人大撥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好吧,甭管這位面如重棗的九尺大漢是誰,預備人選有一個了,作為盟主的袁紹得趕緊說話啊,於是他先問這是何人。

    說實話,別說關羽當時只是一個馬弓手了,即便是一方將領也輪不到他發言,前邊的俞涉那是得了袁術授意,又是在老袁家說了算的地盤,自然無礙,關羽越過劉備和公孫瓚說話,已經是嚴重越權了。

    所以,聽完公孫瓚對關羽進行的人物介紹,袁術氣得就跳了出來,大喊著讓人把關羽打出帳去。

    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所以曹操趕緊替關羽擋掉袁術,建議讓關羽試一試。又在面對袁紹的質問下替關羽請戰。

    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袁紹曰:“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操曰:“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

    這種說法其實不然,因為在此之前,曹操已經替劉備說過好話了,這時候曹操的人設是很正面的,羅貫中沒必要打自己的臉。

    當時袁紹發現劉關張三人聽聞關東聯軍先後挫敗以後暗自冷笑,便詢問他們三人是誰。袁紹可不是袁術那個二百五,不問青紅皁白就先懟。他得問明白了這三人的出身,才好針對性地治他們的罪。

    諸侯並皆不語。紹舉目遍視,見公孫瓚背後立著三人,容貌異常,都在那裡冷笑。紹問曰:“公孫太守背後何人?”

    因此,戰華雄這齣戲,並非曹操有意讓人情給關羽,而是在一環緊扣一環的故事中,趕著話把功勞讓出去的。同時,這也是為以後曹操對關羽格外欣賞提前鋪好了路。

  • 10 # 天晴愛睡覺

    因為曹操手下沒人打得過華雄,不能白白送人頭;

    爆發力比較高的典韋許褚,這個時候都還沒有被收編呢。

    曹操這個時候的武力值是很差的,不然也不會被袁紹搞來搞去搶了盟主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吃又簡單的素食菜譜?